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19-11-30农婷百色学院
农婷 百色学院
引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发展成为当前比较尖锐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的缓解并逐步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就需要学生、高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就高校层面而言,不仅需要在大学生毕业时加强对其就业指导和尽可能提供较多的就业信息,帮助学生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最重要的是高校应当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用性,促使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进而有效解决其就业问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因此,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构建以就业为向导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1.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在专业基础实践阶段,一方面,高校需要建立课程教学实践类型,在教学实践中加深学生对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践的主要内容可以是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进行上机实践;时间就需要跟随课程教学时间而定。另一方面,高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将专业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充分了解岗位需求,了解专业对口企业的运行形式和信息化建设,为就业打好基础;实践形式可以是专家讲座,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为学生提供具体岗位的见习机会等;实践时间可以是在学期期末进行。
其次,在专业设计实践阶段,实践类型可以是课程综合设计和社会调查实践。前者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专业性、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通过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对专业理论的掌握程度和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这一类问题训练可以在学期期末进行,作为考查学生学习成果的一部分。后者是为了让学生运用所学对企业的管理现实进行社会调查,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市场需求,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进行企业的选择、调查内容的设计、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调查报告的分析,加强学生综合分析和设计能力的同时,了解企业的岗位人才需求。社会调查实践的时间安排一般在暑期进行。
最后,专业综合实践阶段。这一阶段的实践类型可以是创新实践和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高校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可以通过举办创业设计大赛等形式进行,让学生在创业设计中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管理能力等各方面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的能力,提高其岗位适用性。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是培养大学生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一般在最后一学期期末进行。高校可以帮助学生到合作办学单位进行培训和毕业实习,在实习期结束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基础,进而促进学生满足就业市场需求。
2.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专业基础实践阶段要理清实践教学课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出现基础理论知识的前后颠倒影响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各种课程内部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教师在设计基础实践环节时一定要注意课程的内在联系,满足知识的递增规律,使其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第二,在专业设计阶段注重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类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一些课程如信息组织与检索、经济统计学等实践教学需要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些课程如电子商务等实践教学需要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三,在综合实践阶段,一是需要注意增加综合性实践环节的设计,如学校创办创业设计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等,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二是高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从而为学生创造更良好的实践训练环境。加强校企合作,可以让企业内部优秀的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师,其能够以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在实际环境中体会就业岗位的专业需求,从而明确实践方向,提高就业能力。三是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设计、验收以及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严格的过程管理,帮助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从而加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总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实践性及专业性较强,高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注重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