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

2019-11-30袁嵩许文锐

现代计算机 2019年27期
关键词:工科校企人才

袁嵩,许文锐

(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430065)

0 引言

从社会需求角度来看,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更加垂青于工程实践的本领。所以对于新工科建设,实践教学无疑是达成这一建设要求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针对软件系统的工程化开发实践,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抽象的软件工程知识,运用所学到方法和技术来开发软件系统,并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感悟,积累经验,提升能力[1]。

新工科建设给予了软件工程专业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即以培养精英型软件工程人才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开展产学合作,实现以人才为中心的办学制度[2]。今天,软件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在新工科背景下,为软件产业培养人才的软件工程专业应当重新审视自我,认识到自身教学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国家软件产业创新实践型人才稀缺的现状下,软件工程专业更应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1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现有的问题

软件工程专业在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于以下几点:(1)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创新积极性

传统的软件工程教学方式以教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任课教师负责所有的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环节,教学负担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且不能与其他相关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理论而忽略实践,考试成绩作为了唯一的课程评价标准,学生也没有足够自我发展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感觉内容抽象枯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那么对于实践中的创新活动就更加缺乏积极性。

(2)实践教学具有封闭性

在现行的实践教学中,还是保持着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因此,学生所获得的支撑实践的教学资源基本全部来自于老师,而难以从其他的渠道得到可靠的信息。这种封闭性就导致现有的实践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学生所进行实践的项目可能也缺乏前沿性,导致实践教学并不能很好地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

(3)工程教育思想不足

目前在软件工程的专业教育中,还没有把工程教育的理念当作根本,尚未将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作为必定的任务。在各项考核、教学、实践培养中都有忽视创新培养的现象。大多数学生都以考核过关作为一门课的终极目标,因此往往只追求理论知识考点而忽视了工程本身所需的实践能力。

(4)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软件人才必须能够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新工科建设对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精英的软件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学校与一线企业的合作教学非常重要。但如今高校的校企合作教学进行得并不够深入。往往高校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交给企业来做,将评判成绩的权力下放给企业后就不再过问,仅仅最后回收企业的评分,并且在实践过程中高校与企业没有太多交流。这样往往导致学校的理论教育和企业的实践教育结合不紧密。

(5)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现在高校中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课时较多,实践课时相对较少,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像是理论型人才并非工程型人才。学生大多学习理论知识,对于实际技术并不熟悉,无从谈起实践与创新,难以成长为工程型人才,这与新工科建设对软件工程专业的目标与方向不符。

2 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目前,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重点还在于课本,学生学习的大多还是理论性的知识。但在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最被看重的是在具体工程项目中用优化的方案解决问题,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的传授,还应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求[4]。基于目前存在的问题,软件工程专业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的思路如下:

(1)加强实践教学的地位

当前的教学重心仍然在理论教学上,处于较边缘地位的实践教学应当得到合理的重视,实践教学计划应该像理论教学计划一样拥有全套的、长时间的计划。平时的实践课程不应该只是理论课程的附属课程,更应该独立开课考核。本科后几年的实践应当要与社会接轨、与企业接轨。对实践考核的重视程度至少应当提升到与理论考核相等的程度上。如此就可以把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重心从理论教学转移到实践教学上。

(2)明确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定位

当前模糊的人才培养定位应该明确为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定位,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同时,应该增强本科学生对于工作交流和工程设计的能力培养与考核,将学生的培养计划全力导向工程型人才,不以培育科学家的方法来培育工程师,满足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3)加强教学活动的社会性与开放性

在新工科建设提倡“产学结合”的今天,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与企业的关系比以往更加密切,不能持续当前企业与学校浅层次合作的状态,必须加深两者之间的紧密合作。尽可能将企业的业务评定标准作为实践课堂的评定标准,用企业安排工程的方法安排实践任务。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堂应当开放,应该学生自主寻求资源,不应过度依赖教师。实践应导入多方力量,特别是企业的指导,以促进软件工程专业的多元化教学。

(4)鼓励创新

软件工程专业应重新审视原本以考试成绩为主的教育思路,在创新成果上多加重视。最好形成以创新成果为成绩,以创新成果为标杆,以创新成果作为考核的鼓励创新模式。除了体制改革以外,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也应跟上,主要还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会创新,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改革举措

(1)采用多样化教学调动创新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这些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提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创新的积极性。

MOOC 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是网上在线的多人交互课程。在MOOC 中,学生能获取比以往更多的知识。比起更新换代缓慢的课本资源,MOOC 教给学生的知识更新,更加前沿,能够更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已经成立了CMOOC 慕课联盟,各大高校实现MOOC 化教学并不困难。

现在,翻转课堂已在全国一部分中小学实行,高等教育作为更加开放自由的教育,也应该学习借鉴。在翻转课堂上,学生占领了课堂的主体地位,需要更积极的态度去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对于创新的思考也会随之变多。

(2)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当前的实践教学中,学校与企业的接触面不够大,对于彼此的教学计划并不了解。因此,在传统的教师队伍中,应该加入企业导师的位置,让校企之间的教学深入交流、深入融合,学生平时的实践教学也能够达到企业的标准,与社会生产接轨。在教师团队中,不仅要有学校教师负责理论和验证性实验,也要有企业教师教授企业级开发。理论教学、动手实践、企业级开发三个方面都要硬。

除了校内学习外,目前出现了顶岗实习这一新的实践方法。让学生在企业中完全负责一个岗位,独当一面,能够促进学生迅速地熟练业务,把自己所学的东西融入工程实践中,从而成为创新实践型人才。

(3)鼓励订单式培养,做开放式的实践

教育部自2014 年起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意在搭建校企对接平台,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5]。

企业可以采用订单式培养,即用自己的人才理念和招聘计划来培养本科生,让本科生在毕业以后可以回报企业。高校可与对口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向一个特定方向培养人才,毕业后为企业的方向服务。这种方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并且始终与企业最前沿的方向接轨,解决了封闭性实践的问题。这样培养的人才一定能将知识熟练运用到工程实践中。

(4)制定以工程思想教育工程型人才的方案

以培养工程型人才为目标,开展教学时要贯彻工程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四年中的实践项目要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可以采用迭代的思想来安排:

第一年,进行认知性的实习,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掌握怎么样的能力,为将来四年的实践学习做准备。

第二年,着手课程设计的工作,即关于整个课程理解和掌握的综合任务。在此项目中,学生会认识到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不同,力求能够融会贯通的使用平面化的一般知识,将其变成自己的操作经验。

第三年,开始大型的综合性项目,结合几乎所有所学,力求贯通知识,不让知识成为碎片化的东西。

第四年,开始企业级的项目,提早认识生产前线的态势,努力锻炼成为工程型人才。

4 结语

在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分析了软件工程教育存在积极性难以调动、人才定位不够准确、实践活动封闭、校企合作不足等问题后,提出了提高实践地位、明确人才定位、开放实践活动、以创新为导向进行教学的思路,并给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以期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创新能力强的精英型软件工程人才。

猜你喜欢

工科校企人才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人才云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