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微表情符号接受主体的后现代审美心理特征研究

2019-11-30黄秋芬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

数码世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表情符号主体情感

黄秋芬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数字娱乐消费环境中,不管是能够进行消费的商品还是行为都越来越具有可视化,动态扩展的电子窗口也使人们的思维跳跃到非线性状态,互联网中的语言表达行为也逐渐变成一种符号化的形式。网络中微表情符号是一种网络文化对现实的模拟,其主要以“聊以生存”作为主要的构建意义,扩展了“身体在场”的面对面交流模式,从而使得“虚拟世界”的符号不再局限于传播者所传达的意义,而是能够清晰地指出想要展示的多样化现实社会形态。

1 微表情符号的含义

人类最为良好的交流方式就是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但是除去语言的交流以外,非表情的身体符号也能够良好的表达人类相应传递的信息,以此来达到沟通的目的。微表情是一种身体语言的符号,通过脸部肌肉的改变能够产生各种表情,并且能够在这些表情中展现心理的想法。微表情是一种心理学的名词,主要是指利用表情向他人展现自身内心的情感。微表情是一种暂时的、无意识的面部表情,当人们想要隐藏某一种情绪时,就会产生这种表情,因此微表情也称作为“应激微反应”。而微表情符号是一种集凝固表情和肢体动作为一体的网络虚拟图像语言,它主要通过模拟人类的情感,并在网络中广泛使用。微表情符号在网络中具有较多的姓名,如:QQ 表情、网络表情符号等,但其本质是相同的。

2 寻求新的视觉享受,具有一种“存在感”的期待

在消费文化中,视觉的极为突出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西方传统文化中,视觉和形象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更具精神性。哥尔斯密学院社会学教授斯科特 •拉什(Scott Lash)在其著作《后现代主义社会学》中对话语、形象文化实行了深层次的对比和分析。并利用以下图表来进行展示:斯科特 •拉什的分析总结了现代社会形象文化的本质特点:反形式、反权威、反理性、娱乐等。并且这种“形象转向”、“视觉转向”使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良好的完成了“视觉中心主义”和“视界政体”。并且,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有关科技的商品应用性能趋于同质化,转变了传统的主观审美方法。人们在消费某一种商品过程中,通常都会忽视了对商品性能的选取,而是越来越注重商品的外在形式。

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曾经说过,视像快感的时尚消费给人们到来的是视觉上的冲击,而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微表情符号是极为“奇观”的后现代艺术样式。其对视觉快感的追求是人类的生活本能之一,只要感觉适应了,它们就能产生快乐。没有必要用心灵去理解客体、主体和自身的“有意义的形式”和生命张力,这是快乐更具有本能的重要原因。微表情符号的接受者将“景观”意象的审美充当是主体在语境中相互作用的“主体间性”活动,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对话不断地相互改写,从而在主观心理机制下形成一种新的“临场感”审美期待。

微表情符号作为一种后现代艺术,以其视觉特征为主要特点,利用夸张的动感、幽默的造型和斑斓的色彩能够为人们带来良好的心情。这些小小的表情符号也是视觉符号的传递,就像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尔-贝尔所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后现代主义的图像和视觉文化主要通过形象的方式进行全球流通,有相关学者认为微表情符号通过虚拟的模拟人类情感和思想,并进行传播和应用,是在互联网中进行社会文化的体现;是面对目前现代化发展背景下的另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凝固了表情和身体动作的虚拟形象姿态。

3 “非理性”消费

微表情符号接受主体的求异心理主要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举措。而互联网积极鼓励人们进行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使得人们自身的消费欲望能够得到满足,并把它伪装成一种具有意义的行为。微表情符号主要表达的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情致”。黑格尔和别林斯基认为,“情致”的模式只能经过意象及其系统来进行表达。在网络微表情符号中“虚拟的情境”,主要是和自身想象中“打人”的场景极为相似,并且是随机的、短暂的,因为它拥有了多样化的形态并具有常驻性,能够使人们进行反复观看。在接受主体进行欣赏的环节中,伴随“双重对话”的进展,网络微表情符号传达的“情感”(通过“共同的激情”体验)与观赏者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激情”体验)不期而遇。在日常生活中,情绪往往对于表象具有一定的依附作用,并且让一定的表象能够成功的唤醒某一种情绪的因素。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能使人们得到舒适和宣泄,利用网络的虚拟场景来释放感情,极为情感的体现,并且展示了接受主体的后现代心理审美特点。

在2010年的9月,美国的数据工程师弗雷德 •班奈森就根据《白鲸记》创造出了表情符号版的《白鲸记》这本书,并且这本书成功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进行收藏,是首部收藏的作品。有关的评论家认为,这本书能够充分符合时代的创新,它将普通文本中复杂情感表达利用“情致”符号进行展示,能够适应受众人不同的心理需求。另外,著名的反社交网络发明者容杰克为了能够良好的满足人接受主体的求异心理,他利用表情符号将大量的人物形象变成引人注目的前卫表情符号,具有夸张、有趣,甚至精心制作的效果。但是,当大量的人类聚集在网络中,这些匿名的人们对于表情符号具有不同的兴趣焦点,虽然他们会对某一个特定的微表情展现极大的热情,但是这种关注的接受力度通常都会逐渐衰弱,显示出一种非理性的倾向,并很快消失。虽然微表情创作人员是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上不断捕捉人们的兴趣爱好,但是往往都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4 “浅阅读”的流行

毫无疑问,人类生活的支离破碎和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而“快餐式”的“浅阅读”成为了人们的首选。并且“浅阅读”的发展趋势说明了我们是在大量信息冲击下和支离破碎的时代背景下的压力和无奈。然而,微表情符号具有娱乐性、即时性和感性的特点,完全可以满足现代人对感官的刺激、快餐化深度简化的审美需求。并且简单的过程可以唤起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简单记忆。这往往只需要从一个极为复杂的事物中选择一个能唤起生动记忆的标记或特征。因为微表情符号在一定程度上为接受主体节约了较多的时间以及精力,并且自身也展示出了无深度的特征。一方面,微表情符号自身的意义深度消失,并对接受者具有很强的感官刺激;另一方面,主体的审美取向也更加重视娱乐和即时得到的审美感受。并且,谷歌曾表示,将按照各个国家应用的语境、语调和面部表情对语言实行合理化,使得使用者能够清楚了解表情符号的意义,使其能够大量在屏幕中得到展示,以此来反映出人们的求简心理。

5 结论

当人们对哗众取宠的表演缠身倦怠感的时候,就会追求冷漠;当人们对社会上大量辅的完美身体产生厌倦的时候,怪异和丑陋将会受到欢迎的,但没人能准确预测下一个轰动一时的微表情会是什么样子。有些人尽其所能去吸引别人的注意,但却做不到,有些人的不经意行为被抓住,各种网红由于缺乏意义支持而迅速失去存在价值,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更新的身体符号。

猜你喜欢

表情符号主体情感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微信表情符号写入判决:你发的每个表情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
论碳审计主体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世界表情符号日
何谓“主体间性”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