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2019-11-30张镜洪

科技与创新 2019年12期
关键词:执行力管理制度电力企业

张镜洪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高要供电局,广东 肇庆 526100)

电力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给人们带来方便、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电力企业属于高危性产业,一旦对其中的安全风险等没有加以预防和处理,就会诱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电力企业要重视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使其在发展中不断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提升执行力水平,促进整体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 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概述与必要性

1.1 概念

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就是利用现有的制度、技术资源等来实现目标控制的目的,以实现预期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升其安全发展水平。从长远来看,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执行力是实现电力企业安全、长远发展的保证,能够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1.2 必要性

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高危性,使得人们在使用电力资源的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执行具有必要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提高运行安全性,降低安全风险,减少电力安全事故,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高速发展。我国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几乎每年都有安全事故发生,因此,从根本上重视电力安全管理,并严格落实其执行,实现电力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2 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2.1 人员因素

在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中,最直接的因素是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和专业技术不高,前者导致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忽略安全问题,存在违规和不当操作,导致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而后者主要表现在相关人员在电力安全管理中不能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较弱,对操作流程不熟悉甚至出现操作错误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

2.2 制度因素

电力企业对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视不足,存在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等情况。电力企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国家相当重视电力行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来进行电力安全管理,但是很多电力企业对这些制度的落实与执行不足,使得很多制度细则没有严格落实到位,影响了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导致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2.3 结构因素

电力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在过程、对象、结构等要素的要求下进行,电力企业的每个参与者都应该积极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要求,落实各种制度。但是很多电力企业人员在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中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岗位作用,使其在安全管理中具有盲目性与随意性,影响了其执行效果。

2.4 监督因素

监督机制也是影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执行力的重要因素,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为电力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提供重要的监督保障,保证其执行力度。监督机制还可以对相关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形成制度约束,提升各种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3 提升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对策

3.1 提高全员综合素质水平

我国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提升应该注重电力人员素质的提升,人员素质的提升既可以提高其专业水平,也可以使得相关人员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在操作中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因此,电力企业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培训会,向员工传递安全管理相关知识,使得相关人员具有极高的安全管理素养,提升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另外,电力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完善培训制度,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性,科学安排培训时间、培训内容等,使培训工作更为严谨,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电力企业创造价值。

3.2 贯彻执行电力安全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不断完善电力安全管理制度,并在日常的工作中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电力安全制度的落实既需要员工的安全意识与专业素质,也需要相对完善的制度保障作为支撑。电力企业要科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使每项制度与规范都能够充分适应行业与企业的发展情况,并保证员工能够易于接受。在制度的制订中,应该充分划分员工的岗位职责,做到职权明确,提高执行力。在日常的工作中,要适当地落实奖惩制度与责任制度,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其操作的规范性。首先,要为人们创造安全的用电环境,例如在线路的架设上、电气设备的安装方面,架设、安装地点最好不在人们的日常活动范围,减少人们的触电风险,实现以人为本。其次,要实行精细化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严格执行交接班、巡回检查、设备定期试验轮换等制度。

3.3 监督系统的优化与预防工作

电力企业监督系统的优化与预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监督机制的优化可以实现整体电力系统内部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监督,及时发现电力运行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要严格根据自身的岗位职责与整个系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问题处理的效率,并根据已有的经验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完善电力管理制度。监督制度的落实主要是为了保证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实施,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另一方面就是要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使电力企业上层管理者随时掌握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情况。

3.4 加强电力安全管理的基础夯实工作

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生产设备与技术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为安全设备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提供重要的保障,因此,电力企业也要加强相关的基础夯实工作。在日常的运营与管理中,建立安全管理标准制度,提高设备、技术操作的规范性,积极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电力企业还要重视电力设备管理,注重日常的检查与维护,避免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使电力设备可以可靠、稳定运行,为安全管理执行力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4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电力资源在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性的日益突显,国家与企业越来越重视电力安全管理,尤其是电力管理执行力,在日常的生产中,电力企业要注重对其影响因素的控制,制订相关的解决对策,提升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促进电力企业稳定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执行力管理制度电力企业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论提高制度执行力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儿子,未来需要你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