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21题(2)问的解法探析
2019-11-30■
■
解析几何在高中数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高考题还是竞赛题中都有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圆锥曲线题每年高考必考。其题型多,变化大,计算量大,区分度较高,导致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失分较多。它充分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笔者最近做完2019年全国Ⅱ卷理科的21题,发现该题无论是计算量还是思维量对学生都有很高的要求,相较于前几年的全国Ⅱ卷高考解析几何题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对其第(2)问的解法进行了研究探析,以期开拓视野。
题目已知点A(-2,0),B(2,0),动点M(x,y)满足直线AM与BM的斜率之积为记M的轨迹为曲线C。
(1)求C的方程,并说明C是什么曲线。
(2)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C于P,Q两点,点P在第一象限,PE⊥x轴,垂足为E,连接QE并延长交C于点G。(i)证明:△PQG是直角三角形;(ii)求△PQG面积的最大值。
解:(1)
(2)(i)方法1:设P(x1,y1),G(x2,y2), 则Q(-x1,-y1),E(-x1,0)。设过PQ的直线方程为y=kx,则P(x1,kx1),所 以,则过GE的直线方程为由消去y得故x2,-x1为方程的两根,则所以y2=所以G点的坐标为所 以kPG=即kPQ·kPG=-1,所以PQ⊥PG,则△PQG为直角三角形。
图1
评注:接近官方解答,通过设过原点的直线y=kx,将P,Q,G三点的坐标用关于k和x1的式子表示出来,这里笔者没有将x1也用k表示,因为会加大计算量,而x1最终会约掉。然后将PQ,PG的斜率用关于k的式子表示,利用斜率之积为-1可得出结论。此法符合学生思维,但是在计算坐标时容易出错。
方法2:设过Q(x1,y1),G(x2,y2)的直线方程为y=kx+m,则P(-x1,-y1)。由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E,所以,即联立消去y得(1+2k2)x2+4kmx+2m2-4=0,由韦达定理知,
评注:此法是笔者第一次看到此题后最先想到的方法,因为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会遇到“过圆锥曲线上一已知点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求这确定两点的直线过定点”的问题。所以很自然地想到设过Q,G的直线与椭圆联立,然后得出韦达定理。要证明垂直,可以利用向量找出关于x1,x2的表达式,进而将韦达定理代入得到关于k和m的关系式但是通分后发现其分子无法合并为0。这样又不得不再去想办法寻找关于k和m的关系,最终由代回椭圆方程,找到关系式m2+8m2k2-4k=0,这恰好就是目标式子的分子。此法计算量和思维量更大,考场上估计也有同学会使用这种方法,最终陷入了死胡同里而无法得分。所以,惯性思维有时会影响解题!
方法 3:设P(x1,y1),G(x2,y2),则Q(-x1,-y1),E(-x1,0),由P,G在椭圆上,则有两式相减可得,化简整理得,即又因为kGQ=kEQ=,所以,即得kPQkPG=-1,所以PQ⊥PG,则△PQG为直角三角形。
评注:此法在考场上应用为最佳,计算量和思维量都较前两种方法小,但是同学们可能不一定能想到,因为同学们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大多会去设直线与曲线联立,利用韦达定理等常规操作。较少会想到利用我们熟知的“点差法”,设而不求,整体运算。同时三角形PQG有一条边过原点,也满足我们所熟知的“椭圆第三定义”,该定义在教材中以例题的形式呈现。可见,同学们在高三的备考复习中对教材的把握是很关键的,毕竟高考的命题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
(ii)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