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语篇体裁的投射
2019-11-29霍文博
霍文博
【摘要】《小狗包弟》的语篇主体通过叙述作者家里一只叫“包弟”的小狗的不幸遭遇,再现了那段动乱的社会状况,深刻表明了作者敢于解剖自我、热切盼望理性归来的精神和愿望。纵观该语篇的布局,作者为了突出强调这一主旨,在结构的安排上巧妙运用了语篇体裁的投射,使自我剖析的笔锋更加犀利,反思的哲理意义也更加深邃。
【关键词】语篇;语篇体裁;投射;功能语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小狗包弟》是巴金先生感怆于那个是非颠倒、近乎全民疯狂的非理性年代而创作的一篇悔过与反思的散文佳作。该语篇的主体通过叙述作者家里饲养的一只叫“包弟”的伶俐可爱的小狗在动乱时期的不幸遭遇,再现了那段人性沦丧、祥和缺失的社会状况,生动、深刻地阐明了作者敢于解剖自我、热切盼望理性归来的精神和愿望。纵观该语篇的整体布局,作者为了突出、强调这一主旨,在结构的安排上非常巧妙地运用了语篇体裁投射的手法,从而使得自我剖析的笔锋更加犀利,其反思的哲理意义也更加深邃,为这一段人与狗之间的平凡经历赋予了不平凡的道德意义。
所谓语篇体裁的投射,是功能语境研究中常常采用的一个专业术语。其大体含义是,在阅读学视阈下,某类文本无法按照传统意义上的纯粹语篇体裁进行归类。也就是说,该类文本常常是将两种语篇体裁的特征有机糅合在一起,而以一篇完整文章的面目出现。这种情形如果从语篇体裁的逻辑语义关联角度解读,便可称作语篇体裁的投射。而《小狗包弟》文本结构上的特异性、巧妙性就在于它具有鲜明的话本特色。这一点体现在文章的开篇,对传闻中艺术家与隔壁人家小狗故事的叙述起到了话本里“入话”的作用,继而引出了作者和小狗包弟之间那段令人心酸叹惋的往事,突出了语篇的主旨。由此可见,故事和叙事散文构成了《小狗包弟》语篇体裁的投射模式。
通常情况下,语篇体裁的投射有方式的投射和内容的投射两种类型。
一、方式的投射
语篇体裁的方式投射基本模式为“引语+报告”。如果从话本的角度去解读,引语相当于入话,报告则属于正文。这种划分方式主要是针对《小狗包弟》语篇的形式特色而言的。《小狗包弟》的引语讲述的是一位艺术家和他邻居家一只小狗的故事传奇。作者有意使用“听人讲起”“据说”等推断性词语,强化了引语的故事色彩,从而为正文张本、蓄势。这里引语作为初始语境的承载,其作用相当于楔子,它能够让读者对接下来的语篇产生某种程度的期待,并起到渲染气氛、诱发读者阅读正文兴趣的作用。相比之下,报告则是引语的投射和变式。《小狗包弟》的报告由艺术家和邻居小狗的故事生发开来,自此情节也由单一变得繁复。尽管是一篇叙事散文,却有着小说般的情节结构:开端,交代小狗包弟的来历;发展,叙述作者与包弟七年的相处经过;高潮和结局,忍痛别离;尾声,是作者的悔过与反思。由此可见,报告是构成语篇的主体,也是揭示语篇主旨的关键所在。
作为语篇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引语和报告之间的关联要素有的是时间,有的则是空间。正是关联要素间的这种联结作用才使得语篇的故事链衔接紧凑。从语篇的内容看,《小狗包弟》引语和报告之间的关联要素是时间。恰是社会动荡的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将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艺术家的故事和作者本人的经历这两个孤立的事件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了投射关系。此外,邻居家的小狗与包弟、艺术家和作者其身份之间的连通性,也将引语和报告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语篇组合成为了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进一步揭示出这场人间悲剧的普遍意义。
二、内容的投射
在内容上,投射主要涉及两种样式:思想投射和话语投射。
一般说来,心理过程内容的投射可称作思想投射。其认知的基础是生命个体的生活经历或经验。可见,思想投射不是任意而为的。它应当根植于生命个体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及与此相关的知识或见解。据此,我们认为,作为源域的引语和目标域的报告之间,势必存在着认知上的整合。《小狗包弟》在其引语中讲述了艺术家和隔壁人家小狗的故事,说明狗会为人的不幸遭遇而悲伤,这就由兽性升华到了人性的层面。联系报告内容,作者对待包弟的心态及做法,则说明了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人性极易被扭曲湮灭,有时甚至会达到人性不如兽性的程度。进一步讲,这也就是《小狗包弟》的引语和报告在思想投射上所构成的一种悖论:狗比人强、人不如狗;狗就是狗,人不一定就是人。这里将引语和报告有机结合起来的桥梁和纽带是两个事件之间的逻辑语义关联。通常情况下,在内容上引语和报告之间有的是相似关系,有的是类推关系,有的是角色关系,有的甚至是语用功能关系。
《小狗包弟》的思想投射主要体现的是角色关系。也就是狗与狗、人与人以及人与狗之间角色的认同与际遇的高度相似性。话语内容的投射一般称作话语投射,它通常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等三个方面的要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惯用术语来表述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感受。语言的这种功能也称经验功能,它和逻辑功能一起组合成了概念功能。一般说来,概念功能反映的是人们对外部世界或内心世界的体验与感悟。这便是话语投射过程中所涉及的概念。语篇的题目“小狗包弟”,从短语的构成成分上讲,属于同位短语。其中,“小狗”用来标明身份属性,“包弟”尽管是“斯包弟”的客观音译,但经过简化处理后,明显包含了作者喜爱的情感取向,表明了人狗之间的亲密程度。从报告的内容看,作者是有意将小狗看作家庭中的一个成员。然而,出于人类的本能,在“小狗”和“包弟”的顺序安排上,还是遵循了感知原则。这样做的目的,首先突出的是狗的动物属性,其次才强调它和作者的关系。由此可見,标题本身便隐约透露出人的自私意识。由艺术家邻居的那只无名小狗,到作者家里的小狗包弟,随着概念由遍指到特指的投射,人性的弱点也随之赤裸裸显现出来。
观照《小狗包弟》的引语和报告,在话语投射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些许不对称性。从理论上讲,投射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系列固定的本位对应。从表面上看,《小狗包弟》中的引语尽管是在讲述艺术家和邻居小狗的故事,但其实故事的主角是小狗,艺术家只是陪衬。这里通过艺术家所受到的非人待遇,突出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兽性竟然高于人性的社会现实。而在报告中,主角则变成了作者本人,小狗包弟反倒成了陪衬角色。这里通过包弟的悲剧际遇,刻画出了人性的低劣。这种投射的不对称性,深刻折射出时代的荒谬。之所以如此,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判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纵观整个语篇,《小狗包弟》反映了生命个体最深处的张力,即理性意识。这也就是说,作者通过叙述自己和包弟的生活经历,再现了将人类置于动物之上的初始过程的不合理性。因此,小狗包弟的不幸,恰恰说明了人的这种自我意识与定位的谬误。在那特殊的年代里,狗为人而悲,人又为狗而愁。狗非人,竟具备人性,人非狗,却有诸多逊色之处。可见,推理在话语投射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小狗包弟》里,它将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整合起来,共同完成了对语篇主旨的表述。
参考文献
[1]常晨光,陈瑜敏.功能语境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