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景意境春作浮云秋作雨

2019-11-29陆彦

旅游 2019年7期
关键词:楸树小景盆景

陆彦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缩影,是集园林、文学、绘画艺术于一身的造型艺术,也是我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把大自然引入庭园中的盆景雏形,至唐宋隆盛,而“盆景”一词是在明朝确定下来的。盆景是活的艺术品,它虽由人作,宛自天成;它以小见大,以微见著,“一峰则太华千里,一勺则江湖万里”“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它诗情画意,气象攫人,置于厅堂时可领略山林古木之趣,摆放书室满溢川溪放旷之境,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人生生活中,盆栽是不可或缺的艺术消遣。”

纳须弥于芥子

一场大雪,让花楸树把他的盆景宝贝们全部端进了屋。

花楸树,本名吴俊伟,湖南人,距离曾国藩的老家只有一个小时车程。从中国美术学院非盆景专业毕业后,做起了盆景。住在富阳,面对青山,“春作浮云秋作雨”。遗憾的是,因为人类的扩张,附近好多小山都被粗暴地炸没了。

花楸树从大学时就开始做盆景。盆景是他绘画之外表达自我的一种新的艺术方式,承载了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小小的容器里,装下了大盆景才有的万千气象,甚至,比大盆景还要变化多端。就像醉拳,没有定式、没有套路,只有神意。绘画、摄影、音乐、舞蹈都可以是灵感来源,苔藓、枯枝、怪石、玻璃罐都可以是素材,镊子、插花工具、电钻都可以使用。

“10年前,在技术细节上就已经达到现在的水准了。”他说。

这10年,在意境上不断升华,现在,在国内盆景界“文人树”这一块,花楸树自信,“在对盆景的精神层面追求和探索开拓上,我们不是做得最好的,但是也没人比我们做得更好。”

做好了两盆小景,他会邀友共赏:“像不像昆曲《西厢记》里情郎爱妾,水袖常舞,依依惜别?”或者问你:“有没有嫦娥起舞,飘然升仙之敦煌美感?”或者对景赋小诗:“水为龙世界,云是鹤故乡。南柯少年事,遗梦到蓬莱。”

做出来的小景与写的小诗漂亮,做的过程辛苦。“夜半斫小景,围炉到天明。流萤画秋叶,浊酒湿华裘。”通宵做小景,冷了,边烤火边做。“流萤画秋叶”是想象,“浊酒湿华裘”是写实。做得累了、困了,喝杯小酒提提神,暖暖身吧!做得太辛苦了,他会总结,“几个小时的布局调整差点没把我尬死。”“枯山水就是一种看起来简单,做起来要人命的东西。”耐心地调整每一枝桠,亲手捧放每一把泥土。不停地寻找与调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对待每一盆小景,像对待一位君子。

文人树与素仁格

打开花楸树的某宝店铺,发现店主原来真的是诗人。“这里只卖两种东西:美丽的植物和温暖的诗。”他的名字花楸树,即来源于诗人海子的一首诗,《致秋天的花楸树》。他为每种植物配了美丽的情诗。

有时也需要动用机器给石头打孔。这时,写诗的艺术家秒变大力水手。

终究是艺术家,花楸树造了个字来形容自己做盆景的旨趣:左言右心,意思是以左右双手言心中所想的手艺人。

“素仁格是我唯一敬佩的国内盆景流派。”花楸树说。他认为,文人树的精神在于清逸之趣。素仁格的精神在于禅意,是大喜大悲之后归于平淡的枯寂,哀而不伤,如清风抚秋月。文人树诉说的是自己,素仁格盆景有大量留白,把自己置身于整个世界中,表达的是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素仁,俗名陈素仁,嘱法于广州海幢寺,1962年圆寂,终年68岁。素仁和尚曾侨居佛山,与岭南盆景艺术家一起组建了名为“玄社”的盆景会社。素仁的作品形态高挺清瘦,风格孤拔清雅。他曾在《我对盆栽艺术独创风格的尝试》一文中写道:“我爱自然,我不爱过分用人工造作的自然。我的盆栽的风格,与别人不同之处,就在这点。”请他进一步阐述自身盆景的文化追求和素仁格之间的关系时,花楸树说,他很尊重禅宗的修行、意志的坚定和普渡众生的慈悲,但回归到自我本身,他对自己的定位还是一个具有道家传统的文人,追求的是道家的“成仙”,并非禅宗的“成佛”。他最终想达到的,是能在道家哲学的理论基础上,能升华出一套新的盆景美学,一套能和素仁格相提并论、分立山头的盆景,“只是素仁格的山已成,而我还在塑這座能和他对立的山而已。”

从盆景读到匠意

有一次,花楸树在路上捡到一支被绿化施工挖出来丢弃在路边的小南天竺,枝干弧度美妙,饱满的素仁格气质立现。虽然树已遭丢弃多日,几乎干死。因为枝干实在好看,他就带回来,竟然种活了。

花楸树喜欢音乐,摇滚、爵士、中国古乐均有所涉及。一次,他遇到了中阮演奏家冯满天。“和冯满天的展位邻着我觉得是有机缘的,我和他对美的观点都一样,表达的纯粹是自我感知。他可以一边弹一边吟诗,一边即兴起舞。至于乐器,它与植物一样,完全只是一种手段。君子不器,不被手艺本身、门派类别所约束,才是真我的展现。”平时,他会打开一首爵士,邀一盆小景一起听。

“经营盆景也是一种修行,所谓‘云在青天水在瓶,作者下笔抒此意,观者见此生此意,如此而已。”他说。

盆景之美离不开观赏者和盆景匠人,看花赏木、品石观苔中有生命的苍劲和永恒,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也有澹而有骨、疏而有气的内在品质。工余闲暇之时,不妨转身暂别嚣尘,足不出户,沉浸在一方盆景,在静谧的绿意间,在嵯峨的青峰上,在或精巧雄健、或古拙绮丽、或清秀远俗的微缩气象里,流连忘机。

猜你喜欢

楸树小景盆景
让“对不起”成为持续的承诺
请客
桌上盆景(外一幅)
松坪沟小景写生作品赏析
借书风波
楸树
萝卜盆景
柚子,变变变
幸福一日
致秋天的花楸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