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作物生产技术和提高产量的有效策略

2019-11-29韩安红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提高产量策略

韩安红

摘 要:中国的农业以后一定是往现代化农业集约型生产方向转变,农民通过土地获得基本收益,企業或者农业大户通过流转土地实现规模化生产盈利。这是传统农业的层次 另外一方面,是农业和物联网、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如何帮助农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证农作物的产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刚需。本文从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举措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农产生;提高产量;有效;策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农业种植活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重视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国家。中国人对于土地,对于农业,对于粮食的渴望与狂热是一种融于骨髓中的情感。农业稳则农民稳,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下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

农业作为我国第一支柱产业,农作物的产量是该国长期和长期人民幸福生活的保证。农作物的产量,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民的经济收入以及我国的经济物价等因素。近年来,我国粮食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我国农作物产量在逐年升高,但仍然有一部分是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的。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经济的。其中,主要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热量、水源、自然灾害等,而经济因素包括科技、农业基础以及劳动者的个人原因等。

因此,要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最直接简单的办法就是选择当地适宜的农作物优良品种,因地制宜,千万不能抱着别人萝卜我偏白菜的思想,现在是信息社会,要坚持抱团创市场,还应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不能一味追求产量,应该更注重质量。做到产量与质量双赢,才是真正的高产。

二、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举措

1.整体优化农作物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坚持品种优先,质量保证,品牌引导,引导种植业结构;要因地制宜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注重质量、规模、品牌创建和市场拓展,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特色农业的市场占有率。

由于我国许多地区的严重缺水,整体环境气候过于干旱,在干旱条件下,许多作物不能成活,更不可能有很高的产量。因此,在相对干旱区域种植时,要选择可抗旱性,较好的种子,以此来保证整体的产量平稳。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整个作物结构,通过杂交或诱变等多种手段培养抗旱品种,这样培育出来的品种,不仅可以在干旱地区种植作物,而且相对产量比较稳定的。

2.利用科学绿色的化学药品来改善农作物的产量问题。目前很多农作物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栽培与灌溉施肥,我们可以通过一定量的化学物质来提高作物所需的肥料和营养,不仅可以使作物通过化学物质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可以利用化学物质区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等。另外,通过对土壤使用一些绿色的化学药剂,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虫、抗病能力,改可以改善土壤养分和肥力,帮且农作物锁住水分,减少作物蒸腾,保证作物根系的水分流失。这也是保证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方法。

3.定期适当的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施肥。现在在我国很多农民都有存在一个误区,为了提高作物的产量,大量的使用增产化肥,最后造成的结果是,不仅不能使作物产量提高,相反的还会造成一些副作用。大量的化肥使用,和大规模单一栽培都导致了土壤的退化。害虫发展出了对杀虫剂的抗药性,造成农作产的产量逐年减少。针对于这种于情况,就需要农民正确合理的使用化学肥料,作物不能适应突然变化导致低产量或枯萎。只有注意合理施用化肥,才能真正补充作物所需养分,提高作物生长速度和高产效果。

4.综合科学的治理农作物防止其受到病虫害因素影响。许多地区的农作物,特别是干旱地区的农作物,每次都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干扰,病虫害会造成农作物的水分和营养的流失,严重影响作物的健康生长,而且许多作物易受白粉病、青立枯等常见病害的影响,特别是蔬菜这类的农作物,极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定期检查,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每隔一段时间,我们要喷洒一些农药来预防和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并仔细管理作物的生产状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做出调整。

5.科学的利用新的生物技术创新农作物的产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物技术已经运用到提高农作物产量当中了。通过使用生物农药来控制农作物的产量,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技术。目前我国提倡绿色种植,种植绿色食品,过去农民大多数都采用农药喷洒的,许多有害成分残留在农作物上,导致我们所食用的农作物中含有药物残留。在新时代,农民要积极的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改变传统的种植观念,形成可持续、健康的农业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必须进一步加强种植技术。要不仅要注意每个时期作物的生长,还要综合考虑作物的环境和土壤结构,进一步优化作物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条件,加强对农作物的研究,作物的生长没有更好的杂交,作物的抗性增强;科学施肥是早期预防,相信中国的作物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蓝小燕.探析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丰收途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 , 28 (S1):49.

[2]刘金华.气候因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与解决方法[J].农技服务, 2017, 34 (22) :141.

[3]张萍.我国农作物栽培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J].农家参谋,2017(20):62.

猜你喜欢

提高产量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试论青稞种子加工技术
明晰转型发展理念 为产业规模化铺路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