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对策研究
2019-11-29包天花
包天花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有效传承与弘扬的必要性、重要性愈发凸显。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提升人文素养、继承文化遗产等普遍意义,也担负着推动蒙古族民众的国家认同以及文化认同等特殊使命。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多所蒙古族中小学生汉语文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在教育主体、教学过程、教学评估多个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要推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弘扬,应当从提升学习主体兴趣,建立健全语文教学评估体系,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建立多方合作机制等几个角度尝试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汉语文;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10-0163-0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人文素养,也直接影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基础教育领域愈发意识到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课程标准的设置到教育理念的树立再到教学实践无不体现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通过查阅中国知网,我们发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是语文课程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在大量的研究文献中关于少数民族汉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的篇目却只有寥寥几篇。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针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汉语文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关涉到学生人文素养以及传统文化保护问题,还关系到民族团结、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应当引起普遍关注和重视。鉴于此,本文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尝试分析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现状,并根据蒙古族中小学汉语语文实际情况提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与路径。
一、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现状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教育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几代中小学汉语语文教师及相关教育、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在汉语文教学理论上有所建树,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笔者在赤峰市、通辽市、锡林浩特市、兴安盟地区多所中小学就汉语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自我评价等开展的访谈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蒙古族中小学生普遍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能够把学习汉语和自己未来理想相联系;迫切希望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但自主学习、合作式探究式学习能力较差。从教学效果看,东部区中小学生汉语听说能力较好,西部地区显示弱势;农牧区中小学生汉语水平整体上低于城镇中小学生。自2008年“民族考汉”MHK实行(即在新疆、内蒙古、青海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的以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为指导,针对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考生,专门以考察汉语交际能力和运用汉语工具完成学习的汉语水平国家级测试),内蒙古地区高中阶段蒙古族青少年的汉语学习兴趣点、文化累计等方面出现一些变动。
总体来看内蒙古地区中小学汉语教学一直稳定中持续发展,注重汉语基础学习,充分体现出汉语的实践性和工具性。与此同时,通过调查、访谈我们也不难看到当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忽视人文素养教育,特别是对中国古代经典诗文重视不足,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学的学习和借鉴受到局限,甚至直接影响了历史、地理等科目的学习。下面我们分别从教材建设、教育主体、课堂教学、配合机制方面呈现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现状。
(一)教材具有民族特色
教材选文丰富、编排系统,具一定民族特色,基本能满足蒙古族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角度看,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教材选文较丰富,次序合理,符合第二语言学习循序渐进的科学规律,同时又有民族特色。从选文内容看,内蒙古地区通用的各级汉语文教材都具有丰富传统文化精神和传统文化知识。在2017年版的《义务教育蒙古族学校教科书·语文》即内蒙古东部区通用初中汉语文教材中,有介绍中国传统的琴棋书画艺术的选文如《书法界泰斗——王羲之》《二泉映月》《徐悲鸿小传》,也有对国粹京剧的展示——《独具风韵的脸谱》,还有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如《故宫》《秦兵马俑》《莫高窟》等等。另外,《将相和》《草船借箭》《齐天大圣》等选文则是对中国文学经典的選编与展示。2008年版的《蒙古族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汉语》共有文言文选文26篇,其中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篇目如《已亥杂诗》《咏煤炭》《春望》等,也有歌颂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进取精神的篇目如《观沧海》《为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长歌行》等,也有展现重义轻利、诚信等儒家精神的篇目如《世说新语二则》《饮酒》等。在传统文化知识方面,这一套教材也蕴含也教为丰富,比如《迢迢牵牛星》《关雎》对古代青年男女恋爱民风民俗的描绘,《陋室铭》《醉翁亭记》对古代集会、交友文化的展现,《行路难》《岳阳楼记》对中国地理、气候的文学书写。总体来说,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教材对中国传统文化选文较为系统,内涵亦较丰富,基本能够满足传统文化学习需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套教材中,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渗透,《成吉思汗陵》《清代数学家明安图》《气势宏伟的诗篇——蒙古族英雄史诗》等篇目对蒙古族历史、文化的书写与呈现,使得教材更具民族特色,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及知识储备有待提升
学习主体有学习需求,但能力不足,教育主体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及知识储备有待提升。汉语文教学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主体主要包括学生和老师两个群体。学生角度看,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学习需求,但学习效率不高,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生大多对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但当前课堂教学多以串讲、翻译等为主,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求精神,且缺乏课外拓展。另外,由于“民考汉”政策的推行,家长和教师普遍认为古诗词学习没有实际意义,所以没有形成供给和具有可持续性的学习氛围。从教师角度看,汉语文学科教师均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也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但由于自身局限以及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缺乏深入的探索。通过课堂观摩,笔者发现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师基本能够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讲解教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选文及知识点,但很少进行文化拓展。
(三)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模式相对滞后
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课堂教学角度看,教师能够基本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内容,但在课上主要以串讲传统文化知识点为主,例如对古代文言虚词的讲解,对古代传统习俗描述性阐释等。应当说上述课堂教学目标的规划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蒙古族中小生汉语实际应用能力,符合第二语言学习的定位要求。与此同时,我们知道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文教学并不局限于一般性的第二语言教育,而是国家共同语的学习,具有填补不同族群间语言和文化缝隙的功能和作用。汉语文对中国古诗文的讲授如若只局限于知识点,而缺乏文化探源和文学审美性感知,不仅不利于蒙古族中小学生对汉语文化的深入理解与运用,也会影响两个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四)学科历史悠久,教学资源整合不足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汉语文教学开展较早,且内蒙古地区蒙汉杂居程度较高,大多数学校本着“语文随处可学”态度,对汉语文教学资源的投入偏低。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各个中小学汉语文教师具有的资源仅是教材和教师参考书,没有相应的教具和语文功能室。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在教师培训和深造方面,汉语文学科普遍参与度较低。有些教师也曾有开展传统文化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意愿,但学校及家长均不愿提供相应的支持。这一现状,与“民考汉”政策下,传统文化特别是古诗词不纳入考试范围有重要关联。另外,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生多来自农牧区,家长多为农牧民文化认知有限,所以也影响到教学资源的整合。
二、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对策思考
根据上述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蒙古族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以及对汉语的深度理解与运用。基于此,笔者立足学习情况结合实际,尝试提出一些策略,以期为汉语文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更多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推动蒙古族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
(一)重视理论学习与引导,加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目前关于民族地区汉语文教学的传统教育问题研究相当少。汉语文一线教师及相关教研人员如若能积极学习传统文化教育理论,并结合教学实践展开相关科学研究,不仅能够增强汉语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也有益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另外,有关方面如地方政府、文化事业单位应当积极组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方面的讲座、展演、文化节等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强化蒙古族大众的传统文化认同感,从而为学校汉语文教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支持。从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看,在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中,蒙古族师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区和周边地区有效资源,深入挖掘本地区潜在的传统文化,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例如蒙古族传统剪纸艺术、草原生态文化等等。此外,在信息化时代,也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拓汉语文教学所需的传统文化资源。比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一文时,可从互联网搜集中国其他地区传统建筑的图片与视频资料,从而比较中突出江南园林讲究和谐、虚实相生文化内涵,同时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整体特点加以把握和感知。
(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专业素养,着力古诗文教学方法变革
想推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首先,汉语文教师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观念应当有所调整,即树立正确的“言”“文”观,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其次,为提高专业素养,汉语文教师应积极参与专业培训,主动阅读经典书籍,并善于从社会生活中积累。最后,也是颇为关键的是,古诗词、文言文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在古诗词、文言文学习方面仍然沿用传统的断句、正音、解词、析使句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无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渗透。笔者认为汉语文教师应当以文化“教化”为教学宗旨,在课堂教学设置中将文言文的“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元素,有机统筹,采用诵读法、情境教学等引导学生感知文化、感受文化;也可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将中原汉民族传统文化与蒙古族游牧文化进行比较,从而进行文化整合;也可采用写作教学的方法,延伸文化教育。也就是通过对古诗词、文言文的改写,激发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创作,有效链接起文言文教学和写作教学。另外,教师课外可适当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如读书会、情景剧表演、诗词诵读比赛等等,为传统文化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建立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相适应的汉语文教学评价机制
我们从调查中发现,目前内蒙古地区汉语文教学评价机制主要是以分数为衡量标准,以学生笔试为主要形式。这种评价标准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汉语文素养,也无法满足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方面能力的要求,更无法保证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保护。鉴于此,我们应当建立与传统文化教育相适应的汉语语文教学评价机制。第一,明确教师在汉语语文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目前传统文化并不在汉语文考试范围内,所以只有汉语语文教师在汉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而非考试附庸,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学中得到有效渗透。第二,重视学生在汉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学生是汉语文学习主体,教育对象,因此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也应当成为汉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当中重要指标。第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除教师和学生外,教学专家、家长也应当成为汉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当中的一环。第四,提倡发展性评价。传统文化教育是有利于学生整体性的发展的,如若能将这导向融入汉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无疑传统文化教育会得到应有的重视。最后,汉语语文教学评价机制应该扩大范围。蒙古族汉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提升蒙古族学生汉语文运用能力、文化素养,并促进国家认同。因此,除知识性考察外,学生的思想认知、领悟能力等无法量化的因素也应以适当的方式纳入汉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推动汉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
综上,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现状来看,当前已取得一定成绩,为内蒙古地区培养了大批蒙汉兼通的双语人才。但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和困难,为有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当持续关注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刘占泉.汉语文教材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林晨.语文新课程与教学论[M].呼和浩特:呼和浩特,2004.
〔4〕内蒙古教育出版社汉文教科书编辑部.蒙古族中学高级汉语教科书[M].呼和浩特:内蒙古民族教育出版社,2001.
〔5〕内蒙古教育出版社汉文教科书编辑部.蒙古族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汉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民族教育出版社,200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