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模式创新之借鉴
——以绵阳市为例
2019-11-29杜燕
杜 燕
(川北医学院 体育部,四川南充 637100)
1. 前言
四川省作为我国网球大省,几十年间,为我国国家队输送了大量的优秀运动员,且在各项赛事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了稳固四川省青少年网球在国内的地位,需大力发展青少年网球运动,储备新生代后备人才,不断输出大量的优秀选手。目前,四川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开展呈现出地域间的严重不平衡性,主要资源仍集中在中心城市成都市。但部分非中心城市青少年网球运动竞技实力突飞猛进,发展势头强劲!培养出一批非常优秀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为提升四川省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全面提升四川省青少年网球运动的综合实力,应积极鼓励及支持非中心城市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同时省内其它非中心城市在资源不均衡的条件下借鉴开展较好的非中心城市发展模式,也有利于扩大青少年网球运动人口基数,促进人才的选拔及运动成绩的提高。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学者的著作和期刊资料,了解省内及省外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
2.2 实地考查法:到绵阳市开展有青少年网球运动培训的学校进行了实地的考查,为本文提供具体参考。
2.3 访谈法:根据本题的研究目的及任务设计了针对绵阳市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模式、学校的场地设施情况、在校参训群体、资金来源情况等问题,对该项运动的教练员及相关管理者进行了访谈。并对访谈回答进行总结提炼。
2.4 综合分析法:通过对文献资料、实地考查及访谈中得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后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最后有效结论。为四川省其它非中心城市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开展提供借鉴价值及指导意义。
3. 结果与分析
3.1 目前绵阳市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水平
对于网球运动的具体发展来说,后备人才是其整体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关系到的是网球运动的时代化创新与发展,而近年来,绵阳市作为四川省的非中心城市,其青少年网球群体发展迅速,青少年群体参训群体近千人,竞技水平也在不断得以提高,如表1:
由上表可知,在2010年成都市的竞技实力属于绝对强势方,但绵阳市经过多年发展后,在2018年省运会中,绵阳市虽金牌数少于成都但奖牌总数已经赶超成都市,说明其发展速度相当迅速且卓有成效。
3.2 青少年网球运动得以高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在对绵阳市进行实地考察及访谈后的分析发现,其青少年网球运动得以高速发展有以下几大原因:
3.2.1 尝试“体教结合”培养模式
在省体育局和绵阳市体育局的共同大力支持下,在绵阳市南山中学率先开展了青少年网球运动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该模式是在学校选拔运动基础较好的后备人才,利用体育课和晚上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在校内实行文体并行推进,使文化课的学习和专业的网球训练在时间安排上能够相得益彰。同时学校属于九年义务教育一体,有完整的基础教育阶段升学系统,运动员在进入中学后依然可以边读书边接受专业网球训练,运动成绩好的运动员可以选择进专业队,其余运动员也可以通过网球高水平测试或者特长生的方式考取普通高校和体育院校,有效解决了传统培养模式中的运动员“学训”矛盾和“出路难”问题。
表1
3.2.2 优质的教学硬件实力及影响力
绵阳市在确定走青少年网球运动的“体教结合”发展道路之后,于2009年在南山中学校园内建成了八片国际标准的网球场及相应的配套设施,为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和网球运动训练提供了优越的硬件环境。并且在绵阳市教育局的全力支持影响下,绵阳双语学校也随后修建8片场地开始了青少年网球培训,而绵阳东辰也即将着手修建网球场地进行网球特长生训练,绵阳市的校园网球场地设施日益增多,从整体上大大提升了整体的校园网球教学场地设施硬实力及影响力。
3.2.3 有省领导重视及高水平教练指导
绵阳市南山中学于2012年成功申办了首届中国中学生网球比赛,吸引了全国28个省市共280余名前来运动员参赛,而南山中学代表队也在此次比赛中获得了4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促使绵阳市的青少年网球运动“体教结合”的发展模式得到了省上的进一步重视与推进,省网管中心已经把南山中学作为省青少年网球运动二队的训练基地,由四川省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委派专职资深教练员前往指导。
3.2.4 私人企业入驻网球培训市场促进体教结合模式再创新
通过南山中学的体教结合模式试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后,不仅刺激了绵阳市其它中小学对网球运动项目的开展,同时也吸引了私人企业入驻绵阳市青少年网球培训市场。四川省网球培训中心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化网球培训机构,以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在绵阳市开展青少年网球培训,其资金投入的方式在于:如果部分中小学有意愿开展网球培训工作但是学校自身硬件、软件条件不足,那么该机构可以为该类学校免费修建网球场并提供网球师资,以体育课的形式进行网球教学。如此,学校没有多余负担,同时更加便于培训的开展以及培训市场的开拓,使绵阳市的体教之路资金来源多元化,全面创新了运动员成才培养模式。
3.2.5 积极为运动员打造输出渠道,吸引优质生源
从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出路来看,南山中学已经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建立了紧密人才输送合作关系。与国内数十所重点大学签订了“网球优质生源基地学校”的培养协议,为大学培养人才的同时也为网球特长生搭建良好的升学平台。此外,国外许多大学也十分欢迎有网球特长的学生,这也为学员的出国留学做了良好铺垫,为学生创造“多元成才”的渠道。有如此优质的教学资源,不仅得到了本地学员家长的积极支持响应,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其它地市州的网球优质生源。
3.3 对绵阳市发展模式的借鉴分析
通过上述对绵阳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的具体分析后可以看到。其青少年网球运动能够得到快速发展,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借鉴:
3.3.1 打破传统、创新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体制
绵阳市在省内率先进行改革走“体教结合”发展之路,在打破原有传统体校的金字塔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改进,突破现有资源限制扩大了运动员的培养基数,使青少年网球运动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大力发展、参训人数得到大幅提升。
3.3.2 重视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拓宽输送渠道
在运动员培养过程中,运动员都是在学校内进行学训双轨并进,有利于在培养运动员竞技素质的同时,也为运动员的更好输出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同时积极拓展各类输出渠道,解决了运动员与家长的后顾之忧,增强了家长的支持力度。
3.3.3 重视宣传的同时积极增强自身的软硬件实力
结合目前发展现状可以看到,绵阳市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也在积极对本市青少年网球运动进行大力宣传,绵阳市南山中学更因此吸引了许多地市州优秀的运动员,绵阳市许多中小学都开始了网球场地建设,并有联合各大高校培养网球教练团队入驻,场地建设较完善,教练资源丰富。
3.3.4 积极开展相关比赛,增加本土运动员参赛机会的同时提升自身名气
绵阳市南山中学成功申办了首届中国中学生网球比赛,奠定了其中学生网球团体的地位,在积极承办比赛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展市内的网球比赛,其本土的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参赛机会较多,并且因为承办的各级各类比赛较多、成绩较好,在省内的名气也非常高。
3.3.5 增加领导重视程度、引私人企业入驻培训市场
任何运动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投入,而绵阳市在为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的不懈努力过程中。不仅积极寻求发展创新争取到领导的重视,同时引进社会企业进行投资入驻培训市场,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推进体教结合模式的深化发展。
4. 结论
四川省各地市州想要在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情况下发展本地青少年网球运动,可以借鉴该项运动开展较好的部分非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而通过分析后发现绵阳市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培养体制的创新、资金的多渠道引进、以及提升自身的软硬件实力等条件,其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扩大青少年网球运动参训人口基数,保障人才的选拔及输出体系,以此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而个体实力的提升也能更好的带动四川省整体青少年网球运动实力的进步,为储备新生代后备人才,稳固及提升四川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做出质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