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2016年黔北地区某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变迁

2019-11-29杨智芳陈泽慧陈安林陈先恋杨韦家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万古霉素株数金黄色

杨智芳,陈泽慧,陈安林,周 婷,陈先恋,杨韦家,蔡 甜

(1.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医学检验科,贵州 遵义 563099;2.遵义医科大学 研究生院,贵州 遵义 563099;3.遵义医科大学,贵州 遵义 563099)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ureus)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可引起皮肤软组织、关节、植入物和导管相关性感染,以及肺炎、败血症和各种中毒性休克[1-3]。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出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之后,耐药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一旦感染MRSA菌株,临床治疗尤为棘手,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愈后[4-5]。自1961年英国报道第1例MRSA以来,世界各地不断出现MRSA感染病例,且近年来院内感染MRSA呈迅速上升趋势[6]。为了给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以及防止耐药菌的院内传播,分析我院2012~2016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S.aureus及MRSA菌株的临床分布与耐药变迁,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各科室送检的分泌物、痰液、脓液等标本中分离的菌株,去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重复菌株。

1.1.2 仪器及试剂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VITEK 质谱仪及其基质液,购于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仪、配套鉴定卡和药敏卡,购于法国梅里埃公司。

1.1.3 细菌鉴定及药敏检测质控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均购于上海宝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标本采集和分离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鉴定用1 μL接种环挑取少许单个菌落均匀涂在靶板点位上,立即加1 μL CHCA 基质液,待基质液完全干燥后使用 MALDI-TOF-MS(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 Time of Flight - Mass Spectrometer) 进行细菌鉴定;应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参照2011~2015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判读。

1.3 统计分析 采用WHONET 5.6统计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采用例(n)和构成比(%)对结果进行描述。

2 结果

2.1S.aureus临床标本种类及构成比 在2012~2016年S.aureus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5年共分离3 278株S.aureus,标本来源占首位的是分泌物(45.6%),其次是痰液(17.5%)和脓液(15.4%),见表1。

表1S.aureus临床标本来源及构成比(n,%)

标本类型2012年株数构成比2013年株数构成比2014年株数构成比2015年株数构成比2016年株数构成比合计株数构成比分泌物21741.926142.930847.432845.738048.51 49445.6痰液10219.710517.310716.514420.111714.957517.5脓液9017.49415.59013.88912.414218.150515.4血液5210.0599.76710.3699.68310.633010.1拭子305.8498.1396.045.7314.01905.8穿刺引流液101.991.581.2121.7121.5511.6尿液40.891.560.9182.550.6421.3其它132.5223.6253.8172.4141.8912.8合计518100.0608100.0650100.0718100.0784100.03 278100.0

2.2S.aureus科室分布及构成比 2012~2016年检出S.aureus前5位科室分别是烧伤整形科(14.6%)、儿科(14.1%)、皮肤科(13.2%)、骨科(8.6%)及ICU(5.4%),见表2。

表22012~2016年临床科室S.aureus分布及构成比(n,%)

科室2012年株数构成比2013年株数构成比2014年株数构成比2015年株数构成比2016年株数构成比合计株数构成比烧伤整形10620.57913.07912.210514.611114.248014.6儿科5610.89816.110315.89012.511414.546114.1皮肤科499.5569.29214.212116.911514.743313.2骨科336.4538.76610.2537.4779.82828.6ICU356.8426.9284.3537.4506.42086.3神经科336.4254.1274.2507.0425.41775.4甲乳科356.8243.9324.9273.8526.61705.2门急诊275.2447.2264.0263.6405.11635.0心脑血管科203.9304.9335.1304.2314.01444.4肿瘤科356.8264.3294.5202.8212.71314.0内分泌科112.1254.1192.9212.9192.4952.9泌尿科112.1193.1142.2233.2172.2842.6呼吸科203.9122.0162.5162.2131.7772.3胃肠消化173.3152.5152.381.1202.6752.3其他科室305.8609.97110.97510.4627.92989.1合计518100.0608100.0650100.0718100.0784100.03 278100.0

2.3S.aureus耐药情况 药敏结果显示,2012~2016年S.aureus对青霉素几乎全耐药,5年耐药率均>96%,其次为红霉素(>60%)、四环素(>40%),对庆大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耐药率分别为33.9%~6.6%、21.2%~4.4%、28.8%~9.3%、28.8%~9.6%、18.9%~8.9%,对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为0.0%,见表3。

表32012~2016年S.aureus耐药情况(n,%)

抗生素名称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青霉素513(98.2)587(98.0)631(97.8)692(97.4)752(96.1)苯唑西林513(41.3)587(32.7)631(36.9)691(39.2)752(39.0)庆大霉素513(33.9)587(15.3)631(11.3)692( 9.8)752( 6.6)利福平513(21.2)587( 7.8)631( 5.7)692( 5.2)752( 4.4)环丙沙星513(28.8)587(13.1)631(11.3)692(10.3)752( 9.3)左氧氟沙星513(28.8)587(12.9)631(11.3)691(11.0)752( 9.6)复方新诺明513( 9.4)587(20.8)631(16.8)692(18.8)752(14.8)红霉素513(69.0)587(65.2)631(62.4)691(63.7)752(61.8)万古霉素513( 0.0)587( 0.0)631( 0.0)692( 0.0)752( 0.0)奎奴普丁/达福普汀513( 5.7)587(15.7)631(19.3)689(16.8)744(18.5)四环素513(57.3)587(46.5)631(42.9)692(42.5)752(40.7)呋喃妥因512( 1.0)585( 0.7)631( 0.2)692( 0.1)668( 0.0)莫西沙星106(18.9)582(11.7)631(10.1)692( 9.4)751( 8.9)利奈唑胺106( 0.0)582( 0.2)630( 0.0)686( 0.0)749( 0.0)替加环素105( 0.0)581( 0.0)631( 0.0)691( 0.0)750( 0.0)头孢西丁2 (100.0)14 (42.9)631(36.9)692(39.2)752(39.0)

()外代表药敏试验的菌株数,()里表示检测菌株的耐药率。

2.4 2012~2016年检出MRSA情况 在2012~2016年我院分离3 278株S.aureus中,MRSA为1 156株,占35.3%,见表4。

表42012~2016年临床检出S.aureus与MRSA情况(n,%)

年份S.aureusMRSAMRSA/S.aureus2012年51821541.52013年60819131.42014年65022935.22015年71825134.92016年78427034.4总数3 2781 15635.3

2.5 MRSA的耐药情况 5年检出的MRSA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显示,对红霉素耐药率在80%以上,对四环素的耐药率大于59%,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未出现耐药菌株,见表5。

表52012~2016年MRSA的耐药情况(n,%)

()外代表药敏试验的菌株数,()里表示检测菌株的耐药率。

3 讨论

S.aureus是引发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012~2016年从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出S.aureus菌株数量逐年增多。菌株标本来源以分泌物为首,各年分离率均在40%以上,与文献报道相近[8]。从科室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烧伤整形科、儿科、皮肤科、骨科及ICU等临床科室S.aureus分离率较高。据报道,S.aureus是导致烧伤感染患者死亡及产生并发症最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严重威胁烧伤感染患者的生命[9],主要原因是烧伤患者天然屏障遭到破坏,S.aureus分泌大量蛋白酶和毒力因子,破坏皮肤组织结构,溶解中性粒细胞,妨碍伤口愈合,从而引起创面常见的条件致病菌S.aureus感染,能否有效控制烧伤创面感染,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近5年,在我院分离的3 278株S.aureus中,MRSA检出率维持在30%~40%之间,MRSA对β-内酰胺类、红霉素、四环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临床上应避免该类药物的过度使用;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药物的耐药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近年来我院限制了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的使用,从而使部分药物敏感性得到恢复。尽管我院未出现耐万古霉素的S.aureus菌株,但有研究报道指出,已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S.aureus菌株及对万古霉素异质性耐药的MRSA菌株[10-13]。因此, 密切关注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重视临床科室细菌耐药性及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对减少和预防耐药菌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万古霉素株数金黄色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常规剂量万古霉素治疗后血清万古霉素浓度<10 mg/L的影响因素
非重症感染患儿万古霉素初始稳态谷浓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子午岭细裂槭天然分布及其重要性研究
不同品种苎麻新麻分株力差异比较及其与农艺性状指标的相关性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神经外科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皮肤上皮细胞中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局部应用硫酸钙+万古霉素预防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观察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那一抹金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