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城县西店村乡村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2019-11-29黄卉王玉贵高民

商品与质量 2019年50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发展

黄卉 王玉贵 高民

武城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德州 253300

1 西店村现状

西店村位于德州市武城县李家户镇西南部,距县城13公里。西店村是个传统的农业村,2015年被列入省定贫困村。近几年,西店村通过大力实施扶贫项目、整村推进项目和生态村建设。今天的西店村,集体经济、特色种植健康发展,村容村貌、民风民俗持续改善,实现了产业扶贫和生态靓村的“双赢”。目前西店村已成为武城县特色旅游乡村开发的项目之一,2017年列入国家“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帮扶村、山东省“旅游扶贫村”、山东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功能拓展型“试点村。2018年荣获山东省“美丽休闲乡村”、山东省“森林村居”、山东省委干事创业先进班子,2019年4月,被确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省级联系点,该村也是德州市唯一一个入选省级联系点的村[1]。

2 产业发展情况

西店村迅速发展,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2015年2月,山东省委组织部选派山东理工大学朱玉国进驻西店村开展帮扶工作。“第一书记”的到来为西店村经济发展引来新动能,凝聚起了村两委班子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提振了村民脱贫致富信心。

在“第一书记”朱玉国和村支部书记李福祥的带领下,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外出考察开拓思路,研究办法,结合土地肥沃、水浇条件好的区域实际,提出“美丽西店,生态家园”发展思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及社会资本的支持,以产业促脱贫。

西店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不但发挥了扶贫功能,也壮大了集体经济,通过产业分红、园区务工就业等方式,2017年贫困户每人收入5600元全部实现脱贫。村民平均每人每年的收入增长了6000元,每年产业项目带动务工人员100余人,人均年收入20000元以上。

3 经济效益情况

通过对西店村特色产业项目进行调查,综合种植效益和发展前景分析,目前西店村发展的特色产业分为两大类:

3.1 运行发展好的产业

一是“龙峰桃”项目,该园区占地200亩,2017年建设,种植龙峰桃2.2万株,新建钢管结构桃树春秋大棚5个,每个占地1250㎡。龙峰桃属早熟品种,色泽鲜红艳丽,果形漂亮,耐储运,货架期长,甜度可达到14.8度,是应季水果里甜度最高的,由于不使化肥,不打农药,用的是酵素菌腐熟的牛粪加上秸秆、红糖、麦麸制作的天然有机腐熟肥,口感特别好,非常适合采摘,市场潜力和空间度大,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一般大田种植成熟期在6月下旬,盛果期每亩可收益1-1.5万元,大棚五一前后上市,每亩收益3-4万元。二是“三红梨”项目。占地100亩,三红梨嫩枝紫红、花粉红、果熟艳红,该品种皮薄而脆,含糖量12.2度,北方6月底至7月中旬果实成熟,盛果期一般亩产3000kg,盛果期每亩可收益1.8万元;三是绿色豆芽生产项目,每天生产5-10吨,有定点销售渠道,每天纯利润1000-2000元。

3.2 发展一般的产业

一是西府海棠苗木种植项目,苗木培育周期长,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原来购买的15-25元/棵的苗木,经过多年培育,现在市场价仅售30元,离预计销售80元/棵价格相差很大。二是中草药种植项目,中草药种植主要采用林下套种的发展模式,品种有射干、知母、沙参等,由于无法机械化做业,用工多,价格波动大,该发展模式经济效益不是很理想[2]。

4 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4.1 运营资金压力较大

农业项目普遍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需要长期经营才能见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及技术保障才能正常运转。例如龙峰桃采摘园已建成三年,固定资产(苗木、大棚、园区道路等)投入约160万元,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00万元,每年运营成本约70万元(包括土地流转费、工人工资、肥料农药等),三年累计投入210万元,其间通过土地经营权证贷款90万元,个人信用担保贷款20万元。运营资金压力非常大。今年龙峰桃基地可实现盈利,2022年预计收回投资成本。

4.2 规模小、品牌意识薄弱

西店村特色产业较多,发展重点是龙峰桃、三红梨采摘园项目,但面积仅300亩,其它产业比较零散,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品牌仅注册“梨公红”一个商标,宣传力度和知名度不高,农产品销售以传统销售为主,市场开拓能力有待加强。

5 建议

5.1 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扩大产业规模

发挥技术、管理等优势,通过产学研合作,试验示范开发适宜本地的优良品种,建立本地化技术方案,开展种苗提供、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等全方位服务,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创新联农带农为农服务机制,发挥“领头羊”作用,以点带面,带边周边农民发展高效特色产业,规模发展到1000亩以上[3]。

5.2 实施绿色发展,强化品牌建设

坚持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水肥一体化和酵素菌腐熟肥技术,实施生态绿色种植,减少农药化肥用量,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积极申报无公害或绿色食品认证,注册培育2-3个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价值,快速提高产品宣传度和影响力。

5.3 加强仓储保鲜,融合产业链条

为促进产业发展和消费双升值,要加大产地“最初一公里”保鲜建设,通过冷链物流仓储保鲜,解决农产品集中上市、供求失衡、损耗率大的问题,同时与加工企业对接开发精深加工新产品。畅通产销平台,发展“互联网+农产品”,打造西店村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形式创新性进行农产品营销,利用休闲采摘、农家乐、垂钓等方式,推动“特色产业+生态旅游”,实现全环节升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发展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海归“新农人”投身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千年黄芪花开正浓——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打造特色产业品出“道地”药茶滋味
河北加快推进细化实化县域特色产业振兴措施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