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陶艺塑像作品形态研究
2019-11-29◇刘斌
◇刘 斌
一、陶艺塑像作品形态的夸张风格
2008年第六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魏华作品《新公仔》(图1),胖胖的坏男孩儿形象成为作者的代言人,十分接地气地表现了广东生活中的小屁孩样貌。其塑像的风格特征就是“野”,与当下石湾公仔的商业化趋势形成强烈反差,进而通过塑像的形态、泥塑的手法、思想的表达等不同方面建构起这样的艺术风格,所以陶艺塑像的风格是物质性、技法性和观念性的多方面整合。魏华将自己的生活感受通过陶艺雕塑的语言概括成最初的艺术形态,随着创作自信心的积累、创作经验的丰富,运用雕塑的造型手法结合陶艺的粗犷的特征在人物形体上大胆夸张与取舍,成功突破了石湾陶塑人物造型的传统模式,别出心裁地塑造出野性的《新公仔》形态,眼睛、手、脚等细节的形态都省略,凸显头部和生殖器的荒谬与怪诞,一副大智若愚的智者姿态,其本质上是一个没有脖子的孩童形象;同时期的孩童雕塑有陈文令的“红孩儿”系列,作品形态是瘦瘦高高的男孩子造型,红色的色彩具有超强的视觉冲击力,彰显出红孩儿的嬉笑、童年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批判的现代雕像风格,被评价为21世纪初的雕塑界最神奇的一朵小红花。两者在作品风格方面相比较而言,魏华的作品更加夸张,概括和取舍,更具有内敛的审美特征,由内而外地抵挡艺术商业化的浪潮,坚挺陶艺的纯粹性本源。
时至今日,魏华的艺术创造力没有停息,其塑像作品的风格依旧很“野”,更加崇尚当代文化视野的实践,类似于魏华这样的青年陶艺家的作品的艺术风格逐渐成熟稳定,艺术思想和审美取向得以展现,这些青年陶艺家将艺术能量传递下去,不仅让陶艺家本人收获艺术的果实,而且让陶瓷艺术的学术研究更为充分地论证陶艺作品的多样性与创造性,甚至让今后的陶艺爱好者创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陶艺作品。
二、陶艺塑像作品形态的趣味美学
2012年第八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上获奖的李慧娴的陶艺雕像作品《后三聚氰胺现象》,这样醒目的名称着实吸引大家的眼球,作品根据当时社会热议的“假奶粉”事件,以陶瓷艺术的语言展现作者对“假奶粉”事件的看法,提倡自然的母乳喂养,怡然自得的妈妈们都在给自家娃喂奶,主题鲜明地展示了“三聚氰胺事件”过后,妈妈们和宝宝们都过上了以往有爱的生活,作品因此给人以崭新的认识。李慧娴是中国香港人,任职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她的陶艺塑像作品被贴上了“胖胖的休闲式样人物”的标签,与魏华的获奖作品类似,都属于公仔系列,她的作品形态更具有群体性、公共性和趣味性等美学特点。正如梁启超先生在他的美学理论中提出“美学的核心就是趣味或者情感性”这样的著名论断,李慧娴的陶艺雕像就是趣味十足、以情动人的例证,她的作品趣味的源泉是丰富的生活,她把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凝练成某一场景、某一群人、某一主题,进而生成陶艺家特有的人文情怀,这其中轻松而愉快的因素构成陶艺雕像的趣味美学,从创作主题到独特视角,再到陶艺独有的造型手法、艺术语言等不同方面,最终诠释了《后三聚氰胺现象》这群抱娃的妈妈的强烈的幸福感。
另外,其他作品《众乐乐》 《头头是道》等,都是胖乎乎的具象人物雕塑,生动地表现了当代香港人的生活状态。这些公仔直接把观众“萌翻”了,上千度高温烧造的胖乎乎麦肤色,充盈着陶艺雕像的朴实浑厚,它们既不是大国工匠的精品,也不是信手拈来的随性,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萌萌哒”,都是港男港女的生活写照。这其中的陶艺塑像处理手法是四肢结构浑圆、手脚造型概括,无意间显现的是一种平平淡淡的简约趣味,潜移默化地传达着爱的主旋律。
三、陶艺塑像作品形态的文化传承
2016年第十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双年展获奖作者安之堃,他是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众多学子中的一员,其获奖作品《同学胸像之潘洋》,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雕像的内敛含蓄朴素之美,虽然是现实生活中同学的胸像却表现出佛性的特征,特别是眉弓处眉毛形体的高度概括,以及双目低垂俯视的慈祥姿态,嘴唇、口轮、耳朵等形态的塑造还是现代学院派雕塑的写实手法,现成强烈的古今对比与融合,十分切合双年展的“拓新”主题要求。安之堃熟练运用当代陶艺材料语言,开拓了传统泥塑艺术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东方艺术特有的含蓄的文化意识,而且符合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安之堃年轻有为,做出了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一直以来都在默默坚守自己的艺术道路,到2018年的作品新鲜出炉,有《卓哥》 《阿国》等人像作品,其中的《卓哥》摆出一副力士的S形动态,给人雄壮威武的感觉。其借鉴了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造像中哼哈二将的艺术手法与夸张表现力,创造性地将我国古代佛像人物的内在气质与当代人像的时代风貌完美融合,是中国传统泥塑艺术的一种成功的穿越,获得雕塑艺术圈内的一致好评,切实做到了活学活用与实践创新。
我们在面对如此生动而充满情感的作品时,内心也许会流露出些许的羡慕、赞扬或者亲切,似乎联想到我们身边也有类似这样的同学或朋友,也有过类似的生活情景,只是我们没有用相关的艺术语言表达出生活中这些再熟悉不过的形象,因为熟悉而习惯,又因为习惯而不以为然,甚至麻木,进而影响创作素材的选取,干扰艺术才能的发挥,所以我们的生活感知力决定了我们作品的命运,这就是审美感受对艺术创作的作用。进一步讲,安之堃作品创作的背后是一个艺术修养沉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安之堃不断感悟生活的冷暖情感,经历亲朋好友的怀疑不解,面对不时出现的各种选择,加入些许的雕塑语言,将形体塑造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小人物陶艺创作方面的佼佼者。艺术的道路总是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做陶艺雕像的人万万千,其中上千人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特质,数百人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融入了各自不同的理念、文化、感受、性格和背景等,有力地丰富了陶艺事业的发展路径,拓展了陶艺雕像的未来前景。
安之堃坚持将中国传统泥塑语言运用到现代陶艺塑像创作中,来表现身边的人物形象,坚守陶艺的纯粹性,在泥与火的流转之间体味传统文化的深厚意味,不仅创作主题明确,而且创作内容丰富。深受江南文化熏陶的安之堃不知不觉在杭州默默坚持了八九个春秋,崇尚陶艺创作过程的他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作品风格,那就是单纯、简练而充满中国传统趣味。正如齐白石老先生所说:“学我者死,似我者生。”艺术作品的创作必须要有个性、有独创性,才能发展下去。
四、结语
陶艺塑像作品的创作没有固定的外形约束,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比较自由,在分析完三位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阅历的陶艺家之后,我们欣喜地发现了陶塑作品的创作规律,那就是兴趣广泛地找寻创作主题,对社会生活的批判、赞扬、扩充等艺术主张,日积月累地坚守创作过程,运用概括、夸张、内敛等表现手法形成作品风格,戒骄戒躁并锐意进取,实现社会审美意识到艺术思想的过程性表达。三位陶艺家的作品分别展示出夸张风格、趣味美学、文化传承等不同艺术特性,从《新公仔》的眼神到《后三聚氰胺现象》中妈妈的棕色斑点连衣裙,再到《同学胸像之潘洋》的发际线,这样的学术研究过程可以发掘出陶艺塑像形态语言的多样性,让我们在经历丰盛的美的洗礼的同时,发扬青年陶艺家们一往无前的艺术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