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立医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2019-11-29江西省万载县中医院
江西省万载县中医院
内部控制就是医院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帮助医院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医院的管理效果达到预定目标,而对医院的各种组织及部门进行调控和监督的过程。在县级公立医院环境中,一个县级公立医院的内部监督审计部门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水平及前进方向,由于内部控制审计能否真正体现价值,主要表现在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治理环境是否完善,监督手段是否存在问题和执行监督审计时是否有有效的执行力等。所以,一个县级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审计部门是否可以构建完善对县级公立医院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而且,医院内部控制审计若能够有效实行,有利于县级公立医院的财务战略的提供和领导层对战略目标的转变,这也就更加证实了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审计完全影响了本单位前进方向和目标制定角度。
一、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时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不足
在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下,县级公立医院的领导者的理念意识决定整个县级公立医院的前进方向和制定的发展战略,而每个县级公立医院都存在的内部控制部门是为县级公立医院的领导部门提供宝贵意见的部门,若县级公立医院的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知能力不足,无法意识到内部控制部门的重要性,就会导致整个内部控制部门无法真正的工作,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县级公立医院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部门,但是该内部控制部门可能是不健全的,可能是没有任何工作能力及工作效用的,这就导致了县级公立医院构建了一个虚设的内部控制部门。我国县级公立医院最为重视的是医院的业绩是否好看,医院的病人有没有更好的治疗环境。县级公立医院领导层,若不开拓自己的视野,不理解和学习新的医院工作进展方案,仅仅是在明哲保身,这样的结果是没有办法为医院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这样没有有效工作能力的内部控制部门建立以后,是无法为县级公立医院的各部门进行有效管理,没法有效的配置医院资源,会出现医院内部信息泄露,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这样的结果对每个县级公立医院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所以若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就会使县级公立医院缺乏必要的医院资源风险防范意识,内部控制部门对财务,后勤以及医疗等部门没有严格监控,也就使得县级公立医院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医疗问题,最终影响的是县级公立医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的是国家整体经济形势。
(二)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的县级公立医院作为县级的专业医院必须要建立起合格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才能够促进行县级公立医院的工作有效进行。所以从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角度来讲,县级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工作包括:监督县级公立医院财务会计部门工作人员对财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职能,控制后勤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对医院资源的配置,管控管理会计部门对县级公立医院提出比较合理的前进方向等。然而,我国县级医院内部控制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理解能力不足,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不够,致使内部管理控制出现漏洞。在该情形下,县级公立医院内部管理部门的构建不能仅靠几个工作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大量专业人士对县级公立医院所处的大环境进行分析,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从根本上解决县级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问题。而且,由于在构建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部门时,许多工作人员都是从财务会计部门调过来的,就使这些工作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不够充分。而且我国进行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部门招聘时,是没有进行专业能力测试的,大家都是统一要求,统一考试题目,没有专门的步骤来判断该人员是否能胜任该职位,这就导致了我国县级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监督部门的员工的综合能力较差。
(三)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工作方法落后
我国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才刚起步,与其他国家相比还不够完善,许多县级公立医院是建立了内部监督控制部门。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执行制度或工作管理方式,就使得县级公立医院会缺乏重要的内部控制机制,最终引起县级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信息泄露,医院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无法为本单位管理层提供真实有效的经营指导方针等问题。这样看来,县级公立医院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部门,县级公立医院提升了对内部控制的理解程度,也招聘了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才,但是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力度的不够,就使建立的内部控制部门形同虚设,最终会引起县级公立医院会计系统发生紊乱以及出现严重的经营问题。在国外的一些国家在对医院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评价时,一般选择的都是内外部监督人员共同对医院进行控制,而我国却没有建立起这样的意识模式。所以,我国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依旧是不健全,不完善的,无法将内外部会计监督相结合,不能统筹规划医院监督职能,也就导致医院的发展模式出现紊乱,不能为医院病人提供更为良好的医疗环境。
二、县级公立医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一)增强县级公立医院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县级公立医院整体部门构造越来越趋近合理化,而内部控制部门更是整个县级公立医院的重点单位。在这个异常重视内部控制部门工作的年代,县级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部门都是医院核心力量。所以若要维持整个医院构造的合理化,保障县级公立医院的财务信息不会泄露,保证医院的整个行为规划都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就必须要建立合格的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部门。因此,在该条件下就必须重视县级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部门的重要性,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理解能力。我国县级公立医院经常打表面牌,县级公立医院的工作效率高,表面文章做的好,医院病人的感受好,那么该县级公立医院的各个项目都是好的,是合格的,正是由于这样的事情出现,更导致了我国县级公立医院的长期危机,使县级公立医院建立的内部控制部门流于形式,不会真正的对本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监督,对医院资源进行管控,对医院没有真实效用。不充分发挥内部控制职能,就无法更好地发挥县级公立医院的监督的职能。尤其是现代管理者的理念意识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已经在县级公立医院中实行。所以强化县级公立医院管理者的理念才能再推进下属工作人员的观念更新。当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提高以后,才能带动医院各部门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强化内部控制意识,为县级公立医院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再就是积极地构建起合理的内部控制部门,建立起专业性的内部控制部门后,才有利于内部控制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监督控制工作,确保县级公立医院披露信息的真实性,才能保证各部门真正有效地利用医院资源,最终使县级公立医院管理者依据管理会计部门提出的建议对县级公立医院的发展战略进行相应调整,做出最为合理的行为,更好地为医院病人服务,促进我国医院建设的和谐稳定,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的突飞猛进。
(二)提高我国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在这个社会大形势下,县级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部门所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重视内部控制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否有真正的胜任能力,这就要求县级公立医院在重视领导层理念更新改造的同时,强化内部控制部门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着重提高现有的内部控制部门人员的专业素养,对现有内部控制部门的人员进行培训工作,让这些工作人员的自身能力不断完善,提高内部控制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理解,提高内部控制部门工作人员对财务部门工作做出合理的分析,保证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部门对医院资源的合理配置,还要提高内部控制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使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部门有足够的能力与其他各个部门进行沟通。最后要对内部控制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关于控制监督管理方面的定期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注意到每个人存在的漏洞,进行点对点指导,单独解决每个人存在的问题,让他们的综合能力都有质的提高,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淘汰完全不合格的工作人员,让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部门的能力始终保持较高水准。其次是招聘新工作人员,引进新鲜血液,在招聘新工作人员时要加强招聘要求,测试他们是否有专业胜任能力,进行一些关于内部控制知识能力测试,吸收有能力促进县级公立医院发展的工作人员。最终在新老员工的相互配合下,保证县级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工作都有效进行,县级公立医院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三)完善公立医院的内外部监督能力
县级公立医院的内外部监督都对本单位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在县级公立医院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理念提升,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增强,县级公立医院必须要重视构建内外部控制监督体系,只有内外部监督部门能够和谐统一才能共同促进县级公立医院发展。这就要求县级公立医院先将内部监督控制落实到县级公立医院实处,而不是建立一个形同虚设一般,起不到任何作用的监督部门。当县级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后勤人员及管理人员出现错误时,就要对错误人员进行恰当的处罚,避免过重引起的人员恐慌或过轻没有惩罚效果。其次是要依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方式进行严格控制,实时关注事务所的审计进度,严禁出现“人情审计”现象,当事务所出具了审计报告及附注时,及时公布审计报告及附注,保证审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最后还要发挥政府监督的职能,在政府人员的监督下,真正保证县级公立医院的工作进程,使县级公立医院有和谐稳定的发展条件。
三、结束语
进入到新的经济时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要逐渐完善起来,才能够应对当前时代面临的问题。本文就对县级公立医院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决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