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工作室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研究与实践——以广东高职院校为例*

2019-11-29李孟冰梁成全

科技与创新 2019年24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专业

李孟冰,梁成全

设计工作室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研究与实践——以广东高职院校为例*

李孟冰,梁成全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教师社会服务活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依据广东高职院校设计工作室及社会服务情况现状调研,分析工作室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现有途径。以近年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建筑装饰工作技术专业设计工作室为例,通过系列项目的实施来提升教学团队社会服务能力,介绍具体做法及取得的一些成就,期望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教师社会服务;广东高职院校;设计工作室;师资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教师社会服务的责任感,鼓励教师在服务社会中提升业务能力。近年来,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形势在不断变化,高职教师的实践及社会服务能力越来越受重视,因此,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更显得尤为重要。

1 广东高职院校工作室现状分析

广东省教育厅明确要求,各地市教育局、有关高校、省属中职学校,各工作室专家团队成员所在学校要积极为工作室建设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和支持工作室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工作室校企合作培养骨干教师的新模式、新途径,及时按要求组织开展教研和培训,由此可见广东省大力支持高职院校工作室的工作。

专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通过设计工作室平台达到提升的形式,在当今高职院校的设计类相关专业中得到广泛运用,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目前,高职院校开展设计工作室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学院主持,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安排专职教师负责日常管理和项目跟踪,流程系统或由企业名师带领组织;教师建立个人设计工作室,选拔几位优秀学生,教师引进设计业务;教师利用学院提供的空间注册设计公司;大师入驻学院设计工作室;高职院校发展的一对一的师徒制等。对于资深级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工作室与政府、知名设计企业等有合作关系,工作室平台广阔、项目资源丰富,已有一套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院校给予各方面大力支持,且已产生丰富的创收,为社会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然而更多起步较晚、资历尚浅的高职院校,目前虽然表面有设计工作室,但多停留在形式上,没有成熟的管理模式,院校不能给实际的经费支持。

2 工作室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现有途径

在探索和实践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方面,结合本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创办的设计工作室,对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现有途径进行分析。

2.1 组织教师培训、进修

高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社会服务意识较弱。相对而言高职院校的教师更注重个人的发展,比较看重自身职业晋升,高职院校应利用内部晋升政策激励教师自我发展的欲望,并大力增强教师社会服务意识。高职院校可通过培训、进修来提高教师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

在培训政策方面,一方面,要强化教师社会服务理念,提高教师社会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要确保培训内容可以切实增强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为给青年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应更加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锻炼和实践机会。

2.2 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基础平台,特别是高职教师,大多没有到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去实践和学习,难以掌握最新最实用的技术。专业团队系统深入地开展对行业、企业的调查研究,了解当今社会本专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发展趋势等是提高社会服务质量的关键,并将其与教学人才培养实际要求相结合。

专任教师可在校企合作中了解企业动向、设计潮流方向,也有机会参与设计实践项目,甚至利用假期直接深入到企业内部学习等。通过以上措施不仅使专任教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迅速提升自我专业水平,还对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2.3 设计工作室平台

设计工作室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锻炼平台,也是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教学组织模式,通过实践项目,提高教师的实践设计能力,并为社会服务,是高职教师实现社会服务的重要基础。教师参与设计实践项目能够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为专业团队建设打下牢固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水平。因此利用设计工作室平台,对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作用如下。

2.3.1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升项目开发能力

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较弱,教师基本都是从学校走进学校,没有实践锻炼,更不用说项目开发能力。而随着教育改革,职业院校不断扩招,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的周课时工作量大,同时要求教师担任班主任,并进行课题研究,教师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到企业去学习实践,无法去了解行业趋势及新技术。因此,创建工作室平台来解决这个矛盾是比较正确的选择。设计工作室将团队全体专任教师集聚起来,共同交流与学习,在提升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教师的交流接洽能力,并通过提升专任教师项目开发能力,促进教师实践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奠定基础。

2.3.2 引进企业骨干专家,完善工作室师资结构

随着社会高学历人才比例的不断增高,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时对学历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高职院校对教师学历的要求最低为硕士,部分学校要求博士学历且有留学经验。为适应创新创业型人才,高职院校不仅重视高学历学位,对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各高职院校对人才引进出台了相应政策措施,进行人才招聘时,不仅关注高学历,也采取特定方式吸引实践能力较强的企业骨干专家,以全职或兼职的形式加入到教师团队中。这种形式一方面可完善教师整体的师资结构;另一方面在企业骨干专家的引领下,缺乏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对自身提高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有利于提高团队的整体专业水平。

2.4 指导技能竞赛

高职院校的技能竞赛获奖情况是高职院校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评判指标,对提高学院的声誉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设计类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大多为企业实际工作内容。虽然职业技能大赛的参赛对象是学生,但是对专业指导教师实践技能的考验。教师通过指导职业技能大赛,为打造、建设专业团队奠定了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为激发专任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和兴趣度,各高职院校对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并给予相应层次的奖金鼓励。以实际物质吸引教师,逐步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更加注重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3 广东高职院校设计工作室对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实践

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华职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设计工作室为例,介绍该校通过实施系列项目提升教学团队社会服务能力时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一些成就。

3.1 设计工作室专业团队

为积极响应国家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目标,学院于2015年成立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设计工作室,近几年在不断壮大,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3.1.1 项目承接

自成立以来,工作室团队与广州春秋设计有限公司等联合完成工程项目的接单、设计服务,承接如深圳惜园文化有限公司的大田世居设计项目等,共计8个项目。另外,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攀登计划”项目于2019-04立项。实践项目承接是提高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最直接的因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2 一体化教学

团队教师以设计工作室的实践项目为载体,结合自身专业理论知识,整体融汇教学环节,更好地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实际角度出发,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和兴趣度更高,也得到了学生对团队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肯定。

3.1.3 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注重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成为能为社会带来服务的技能型人才,社会服务已经作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把社会服务作为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向指标,把社会服务作为设计项目课程和项目教学内容的载体,将社会服务融入教学模式改革之中,专业团队教师尝试走出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走进实践场地进行实践教学。

3.1.4 技能竞赛

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团队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荣获广东省建筑制图识图二等奖、三等奖,第四届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优秀奖等荣誉。

3.2 院校支持

3.2.1 技能培训

学院为团队专业教师提供各类技能培训机会,先后参加广州Revit建筑实战培训班、高职教师创新创业时间专题培训(国培)等技能培训。

3.2.2 下企业兼职

学院为团队专业教师提供下企业兼职学习机会,假期期间教师根据需求下企业进行社会服务能力培养,根据累积的兼职时间,学校给予资金奖励。

3.2.3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为打造创新创业专业团队,2019年华职学院创建产业孵化园,计划吸纳50家孵化企业入驻。且目前正在建立建筑装饰材料实训室,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建筑材料。

3.3 取得的主要成效

3.3.1 密切了校企合作关系

工作室团队与广州市谷林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联合承接建筑、园林、室内工程设计项目,为广泛开展社会服务搭建了平台。

3.3.2 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8个项目先后入孵,在省级专业技能大赛中履获佳绩,就业率、就业质量在省内领先。

3.3.3 拓宽了科研立项范围

专业教师均参与、主持科研课题。通过提高专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两年以来,工作室教师团队共承担与教改教研或社会服务相关的省级科研4项,院级课题2项,并取得专利2项。

3.4 存在问题与思考

3.4.1 增强社会服务意识

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对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十分重要,各高职院校应对专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理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组织开展增强社会服务意识的专项培训、完善社会服务意识的评估体系。而教师可结合自身专业能力及优势,更好地处理教学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

3.4.2 扩大团队建设

高职教师社会服务团队建设对提升服务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团队建设分中可引进一些兼职或全职的行业、企业专家或骨干。这些专家或骨干具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可带领校内缺乏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参与项目,使校内专任教师更具正确的方向,并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提升自身实践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提高整个专业团队的社会服务能力。

3.4.3 校企深入合作

目前,虽然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十分重视,但实际上学校、行业、企业的合作更多还是表面上的,相互依存度并不高,只有校企深度合作,共同探索资源共享,共同进行社会服务,才能达到有效的双赢合作。

[1]徐晓星.高职院校教师设计工作室建设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2(4):190.

[2]周锡飞,许辉.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对策研究——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6(29):66-68.

[3]杨柏青,解振宇,王建东.提升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2(11):136-137.

G647.38

A

10.15913/j.cnki.kjycx.2019.24.009

2095-6835(2019)24-0022-03

李孟冰(1990—),女,湖南临湘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设计学、创新创业教育。梁成全(1989—),男,甘肃白银人,硕士,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广东省高职教育建筑与房地产类专业2017年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设计工作室的高职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以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编号:JZQN201709)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专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