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师互动方面存在问题研究——基于NSSE-China调查问卷

2019-11-29付向红史永涛

科技与创新 2019年24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问卷课堂

付向红,史永涛

生师互动方面存在问题研究——基于NSSE-China调查问卷

付向红,史永涛

(安阳工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通过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获得了学生在校期间关于学业挑战水平、生师互动、教育经历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等方面的教育活动情况。其中,生师互动方面得分较低,通过分析生师互动题项和得分较低的原因,提出了从教师层面和学校层面进行改进的措施。

学习性投入调查;生师互动;问题分析;NSSE-China

NSSE(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是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的英文缩写,是从学生投入各项有效学习活动的程度来体现大学教学质量的调查项目,其结果为判断在校大学生如何度过在校时间以及学习收获如何提供依据。NSSE秉承“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全新理念,设计了5个关于有效教育活动的标杆,即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学业挑战水平、生师互动、教育经历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NSSE-China是“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2007 版原版问卷的汉化版。本研究采用NSSE-China调查问卷对A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三学生的学习性投入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1 学习性投入情况调查研究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于2018-03开始,在土木工程专业大三的2个班级共116人进行了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归类和筛选,剔除因信息填答不全或同一个选项连续出现的无效问卷,将有效问卷112份中的信息按照标准格式通过软件SPSS19.0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

1.1 学习性投入描述统计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分别得出问卷主体部分五大指标的平均值,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五大指标得分与总体学习性投入得分情况(单位:分)

指标名称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学业挑战水平生师互动教育经历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总值 均值42.1740.52746.355.8211.8

由表1可知,在五大指标中,仅校园环境支持度方面的得分超过了理论均值50分;教育经历丰富度比较接近理论值;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和学业挑战度得分基本相同,但离理论值有一定距离。而生师互动得分仅27,说明生师互动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以下仅对生师互动方面进行探析。

1.2 生师互动构成题项及得分情况

生师互动水平的主要题项和得分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生师互动构成题项得分情况

题目均值/分 3c学习表现得到任课教师及时的反馈(口头/书面)41.5 3e和任课教师讨论分数或作业31.97 3f课外和任课教师讨论课堂和阅读中的问题30.6 5a和任课教师讨论自己的职业计划18 5b和辅导员讨论自己的职业计划15.3 5c和任课教师讨论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问题19.7 5d和辅导员讨论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问题17.7 5e和任课教师一起参与课程以外的工作23.1 13d在课程要求之外,和教师一起做研究44.56

从题项上看,生师互动除了在课堂上和教师的互动,学习表现得到任课教师的反馈之外,更多的是课外和任课教师的交流,而且所交流的内容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教师一起做研究,还包括参与课程之外的工作,和任课教师讨论自己的职业计划、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当然其教师也包括辅导员。由表2可知,在生师互动水平方面得分均小于理论值。

得分最高的是在课程之外与教师一起做研究(44.56分)。这是因为学院每年开展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建筑模型竞赛和结构模型竞赛等一系列的课外研究活动,这些活动均有指导教师。近几年新进的一批博士带领学生进行科研也是该项分数较高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学习表现得到任课教师的及时反馈,这一项得分较高(41.5分)。在课堂提问和作业的批改中,教师会给予评价和评语,学生能得到教师对其学习努力程度和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反馈。

除了期末考试之外,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章节测试、课后作业等,这些平时成绩一般是教师单方面给的,没给学生讨论的机会。当学生在作业中遇到问题时会向教师请教,和任课教师讨论作业较多,所以此项得分处于中等。

与任课教师一起参与课程以外的工作得分较低,而与任课教师、辅导员讨论自己的职业计划、人生观、价值观得分最低,说明教师在课外和学生的接触较少。

2 生师互动方面存在问题分析

良好的生师互动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生师互动为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和高素质的教师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所以就大学在生师互动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找出解决方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1 教师在生师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2.1.1 课堂上的生师互动

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讲授知识,所以目前大部分的教师授课方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即使在采用设问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设问往往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而是直接给出答案。在对学生的提问中,很少针对学生的答案给予点评和鼓励。教师也很少留出让学生提问的时间和机会,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很少有时间展示自己。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或学习上的表现关注度不够。认为自己的职责主要是教书,育人责任交由专职辅导员。所以在课堂上以讲授自己的知识为主要任务,不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对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没有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上课玩手机、抄作业的学生没有采取措施制止和惩罚,对上课迟到的学生不闻不问。

2.1.2 课余时间的生师互动

在生师互动的题项中,更多的是考察课余时间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情况。所以教学互动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的生师互动,更多的是课下师生关于学术、情感的交流,对于人生观、世界观的探讨。课上的50 min与学生的互动是有限的,学生在生活中、在情感上、在职业规划方面都会遇到问题,而课下与学生的交流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这些问题。但目前教师的任务主要在课堂教学上完成,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进行的活动很少。从教师客观层面看,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师生比例严重超标,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多。除了上课还要备课,书写教案、讲义,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参加院部的其他活动。另外,教师评职称主要看科研发表论文情况,所以教学之余教师将精力用在了科研和书写论文方面,基本没有时间和学生课余进行交流。

2.2 学生在生师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2.2.1 学生缺乏互动参与意识

由于受到师道尊严及中小学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敬畏或害怕的心理,到了大学也很难敞开心扉和教师交流,更不敢对教师的观点进行反驳。生师互动大多表现为被动听从式的互动。

2.2.2 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主要目的是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后的人生规划很少有教师或家长给予学生指导,还有些教师或家长错误地告诉学生考上大学后就一劳永逸了。在高压紧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产生厌学情绪,加上大学生活更多的是靠自我的管理,所以考上大学后学生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又不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放松了学习,沉溺于游戏或手机,上课时成了低头一族。

学生对教师在课堂内外布置的作业,比如课前的预习或资料搜集、课堂上的探讨和练习、课后的作业等不能及时完成,甚至对教师产生反感情绪,即便教师准备充分,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也不能形成良好的生师互动。学生懈怠的学习态度往往也会使教师失去积极性,破坏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基础。

2.3 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学校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考核中,主要考虑的是教师的课时量,没有考虑生师互动状况,尤其是课下的生师互动,没有办法量化。学校这种定量的评判标准,忽视了教师在育人方面的投入,忽略了考核、评价对生师互动的引导作用。

高校扩招严重影响了师生比例,导致生师互动不佳。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急剧上升,专业班级人数由标准班30人上升到接近80人,个别专业由于教师资源紧缺,合班上课,人数高达150人以上。在这样的大班上课,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和学生进行互动。

3 增强生师互动的策略

3.1 教师层面

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教师要把“教书育人”当作一种高度的责任和信仰,在把自己的知识和学问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要传授思想文化和精神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下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学生做朋友,以平等的态度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学生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充分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和感受。在关注、理解、信任学生,关怀和爱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必然会建立一种精神上平等的交往关系,并因此而产生融洽的沟通氛围,从而促进互动。

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要将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改变为以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要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设计教学,采用设问、提问等方式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鼓励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对内向性格的学生多关注,点名提问,提高其认可度和自信心。对学习懈怠的学生给予展示自我的机会,当获得教师和学生的称赞时,会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要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对专业知识进行钻研、学习和理解;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因为教师是靠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所以要能够清晰明了、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的学识和见解;要有崇高的品德、素养和精神。学生喜爱、仰慕并渴望接近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以及信赖,在教学中更愿意配合教师,与教师产生互动。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注重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将学生吸引到自己身边来,让其自愿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要进行经常性的专业教育。学生在入学之前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很少,入学之后仅在入学教育中进行一次专业教育,而在课堂上教师主要讲授专业知识,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很少,导致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认识不足,学习动力不足。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专业教育,并结合实际,使学生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学习动力解决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提高了。

要打消学生和教师交流的障碍,营造一种自由、民主、轻松、平等的文化氛围。只有在平等交往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摆脱思想包袱,才能积极主动地和教师交流,而不是盲从与畏惧。对于学生的一些学术质疑要敢于面对,并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和想法。只有学生从心里对教师产生认同感,才能充分展现自身个性,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见解与看法,达到师生课上课下真正的互动。

3.2 学校层面

要将课上的师生互动纳入到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中。对教师的考评不仅仅在教学的量上,更注重教学的效果。在教学督导项目中添加生师互动的条目并加大生师互动所占的比例,引导教师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建立师生学习交流例会制度,每周举行一两次,每次10多人,例会可以不拘形式和内容,既可以是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生活中碰到的困惑,还可以是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例会,教师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当前的情况、倾听学生的呼声,对学生而言,也是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将这种交流例会安排在学生的课程表中,既是学生的必修课,也将课余的生师互动纳入了教师的课时量中。

[1]吴珊.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的调查研究——以S大学为例[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2]杨春瑾.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3]朱洪娇.苏州大学本科生学习性投入调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4]史静寰,文雯.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10[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1):4-16.

[5]王世嫘.学习性投入对大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收获的影响[J].济宁学院学报,2019,40(1):91-98.

G424

A

10.15913/j.cnki.kjycx.2019.24.005

2095-6835(2019)24-0013-03

付向红(1966—),女,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等。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问卷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