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信息集锦
2019-11-29
穷物理
在猿类成为两足动物之前
近期《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了在德国发现的一种此前未知猿类的化石。这种猿类大约生活在1160 万年前的中新世,为人们了解猿类在成为两足动物之前的情况提供了新线索。目前已有很多观点被提出来解释古人类两足行走和类人猿悬挂移动的起源,但是一直缺少化石证据。比如,有一种观点认为古人类两足行走源于一种四足动物将双足立于地面,类似现存的猴子;或者源于一种更倾向于悬挂动作的四足动物——和现存的黑猩猩最为相似。德国图宾根大学的Madelaine 及同事描述了一种新的猿类——Danuvius guggenmosi,其化石肢骨保存完整。作者认为这块化石样本证明了一种新型体式行为,他们称之为“延伸型肢体攀爬”。这种猿类应能够借助上肢悬挂在树枝上。但是,它们和长臂猿或猩猩等其他猿类还是有不同的,它们的后肢可以伸直,实现直立行走,而后者在移动时不会像使用前肢一样过多使用后肢。这只猿还拥有可以抓握的大脚趾,意味着它用脚掌走路。
(Nature 自然科研微博)
一块古代“口香糖”检出古人全部基因组
从一块被咀嚼过的古代“口香糖”——桦树沥青样本中,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考古学家汉纳斯·舒欧德及其同事得到了一名5700 年前、名为“Lola”的女性古人类的全部基因组。根据多个基因的遗传变异发现,Lola 可能有着深色的头发、黝黑的肌肤、蓝色的眼睛。研究团队认为,相较于斯堪的那维亚中部的狩猎采集者,她与欧洲大陆西部的狩猎采集者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研究团队对桦树沥青中发现的非人类古代DNA 也进行了分析,检测到具有口腔微生物特征的细菌物种,包括一些已知的病原菌,如与牙周病有关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此外,测得的DNA 序列还能对应一些植物和动物,如榛子和野鸭,这可能是之前一餐的残留。
(张梦然编译,《科技日报》2019年12 月17 日)
知文明
中国古代初期城市的营建考察
从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前后开始,黄河中游、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超大型聚落,如石家河聚落群、陶寺城址、良渚遗址群等,它们在各自所在的考古学文化中居于中心地位,是中国古代初期城市的代表。作者以石家河聚落群、陶寺城址为例,讨论了二者所代表的两种城市营建形式,其中石家河聚落群的营建是以城为中心、向周围随机扩展的形式;陶寺城址的营建则具有明确的初始总体规划,即宫城(宫室)居前、其他功能区居后的总体安排,它代表了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化圈的城市规划思想,并对后代的城市规划有深远影响。
(牛世山、杨婧雅,《江汉考古》2019 年第5 期)
中国先秦时期的水晶制品
先秦时期水晶制品的发展以春秋晚期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现的水晶制品数量很少,分布极为零散;第二阶段,春秋晚期水晶制品在北方地区开始大量出现,战国时期已成为相对较多见的一类饰品。齐都临淄地区是水晶制品使用的中心地带。水晶制品以制作各类配饰为主。水晶的较晚使用可能与其物理特性及加工工艺相关。
(唐锦琼,《东南文化》2019 年第5 期)
读天下
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在上海召开
12 月14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大学承办的“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在上海大学召开。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城市化与全球化的考古学视野:人类的共同未来”。论坛主要目的是:评选和表彰过去两年(2017—2019)全球范围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评选强调新思想、新理念,有创新的实质性发现和研究;促进对历史上全球化及城市化的跨学科和比较性研究;推动不同国家和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积极交流、合作,并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协力应对城市化及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在论坛开幕式上,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白简恩被授予“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史前克罗斯岛城市化与全球化的萌芽、库尔土丘考古发掘、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等10 个考古项目被授予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奖·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东南亚青铜技术起源与金属贸易等9 个考古研究项目被授予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奖·考古研究成果奖”。
在为期4 天的论坛中,与会学者就各自研究课题进行了160 余场主题演讲,并在上海大学和上海博物馆为在校学生和社会公众带来丰富多彩的公众考古讲座。
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 白简恩
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奖·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10 项)
1.史前克罗斯岛城市化与全球化的萌芽:爱琴海地区公元前三千年的第一次信息革命
伦福儒、迈克尔·博伊(英国剑桥大学)
2.安纳托利亚国家的出现与巩固:库尔土丘的考古发掘
费克里·库拉寇格鲁(土耳其安卡拉大学)
3.早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全球化:克拉地峡系统和多元的历史
贝纳妮丝·蓓琳娜(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4.非洲撒哈拉以南玻璃的考古研究英国剑桥大学 阿比德米·巴巴洛拉
5.圣胡安堡与帝国边界:贝里遗址所见的殖民历史过程
罗宾·贝克(美国密歇根大学)
6.多瑙河下游皮尔曲勒红铜时代的莫谷拉戈加纳土丘遗址
斯文德·汉森(德国考古研究院)
7.卡劳洞穴和吕宋人的发现
阿尔曼·米亚雷斯(菲律宾国立大学)
8.苏格兰奥克尼群岛布罗德加的尼斯遗址
尼克·卡尔德(英国高地与群岛大学)
9.15 世纪秘鲁北部沿海儿童与骆驼的大规模献祭
费伦·卢汉(秘鲁特鲁希略国立大学)
10.地下奢华: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
杨军(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奖·考古研究成果奖”(9项)
1.东南亚青铜技术起源与金属贸易
托马斯·普莱思(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2.本土悠悠:拉奎玛达和墨西哥西部7 世纪至14 世纪的全球化
本·尼尔森(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
3.远非原始:亚马逊对世界考古学的启示
爱德华·奈维斯(巴西圣保罗大学)
4.东北亚黑曜岩溯源研究:史前交换与人群迁徙的实证
雅罗斯拉夫·库兹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地质与矿物研究所)
5.大津巴布韦城址的科技考古与城市研究
沙德雷·奇瑞库(南非开普敦大学、英国牛津大学)
6.人类协作演变的考古学研究
查尔斯·斯坦尼(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
7.土耳其青铜时代赫梯文明都城考古:博阿兹考伊—哈图莎什遗址
安德烈亚斯·沙赫纳(德国考古研究院)
8.中欧北部巨石遗存与社会:繁荣与萧条、等级与权衡、以及景观的社会内涵
约翰内斯·穆勒(德国基尔大学)
9.奥梅克文化:中美洲最古老文明的研究
安·赛弗斯(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贾昌明,国家文物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