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栌的播种育苗技术与园林应用研究

2019-11-29郭如刚

绿色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步道多菌灵整地

郭 赞,郭如刚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李子园林场,甘肃 天水 741005)

1 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已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建设生态良好的优美环境,离不开绿化观赏树种。下面介绍一种我国重要的观赏树种——黄栌,以供参考。

2 生物学特性

漆树科(Anacardiaceae)黄栌属(Cotinus) 黄栌(CotinuscoggygriaScop.)落叶灌木,高度可达8 m,树冠呈圆形。单叶互生,长3~8 cm,宽2.5~6 cm,无毛或仅下面脉上有短柔毛,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羽状脉,6~11对,先端分叉,叶柄长1.5 cm,无毛,无托叶。花杂性,大型圆锥花序顶生,萼片披针形,花瓣5,长圆形。果穗圆锥状,长5~20 cm,成紫色或绿紫色的羽毛状。核果小而干燥,肾形,熟时红色,花期4月,果期6月[1]。

3 生态学特征

喜光,耐荫,耐寒,耐干旱瘠薄,耐碱性,不耐水湿。多生长于海拔1500 m以下的向阳山坡及沟谷两旁,多为栎类的下木,为主要灌木。在小陇山林区的南部林场广泛分布[2]。

4 繁殖方法

黄栌的繁殖多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用分株和根插繁殖。

4.1 选地

育苗地最好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平地或者缓坡地,土壤以含砂土地最好,砂土地通透性能良好,容易生根。切忌选择土壤粘重内涝地块。所选地块要靠近有水源的地方,以便于灌溉。

4.2 整地

培育壮苗首要工作就是整地,整地不仅能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而且具有有保墒蓄水、翻埋杂草残茬、混拌肥料及消灭病虫害等作用。整地时间以3月上中旬为宜。育苗地选好后于播种前,深翻土地,施足腐熟有机肥,每亩施基肥3000 kg,并施30~50 kg复合肥,均匀地撒到地面上。播种前3 d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g/m2进行土壤消毒;每亩施80 kg左右硫酸亚铁以防幼苗立枯病;用50%辛硫磷800倍液1亩施200 kg以消灭地下害虫[3]。深翻30 cm左右,整平耙细作床,床宽1.2 m,低于步道10~15 cm,床面要平整,捡尽草根、石块。床间之间步道留30 cm,方便进行灌溉、拔草、施肥。

4.3 种子采集

母树采种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生长健壮、结果早;二是品质好,无病虫害。等果实变为黄褐色即成熟时应立即采收,防止因果实成熟遇风容易将种子吹落,种子采集后要风干、去杂质、过筛精选清除秕粒。干燥阴凉贮存4个阶段。

4.4 种子处理

黄栌的果皮坚硬,必须在播种前进行种子预处理,处理过程包括3个阶段。第一阶段一般在1月上旬将种子加入清水,用手揉搓洗去种皮上的粘着物,过滤清除秕种。重换清水并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或多菌灵用来杀菌消毒并浸泡3 d后捞出,然后将细沙和种子以2∶1的比例混匀后贮藏于阴凉处,让其自然结冻进行低温沙藏处理。第二阶段是2月中旬选背风向阳、地势干燥处挖深约40 cm,长宽约60~80 cm的坑洞,将沙种混合物移入坑内,上覆10 cm左右的细沙,中间插秸秆蒿草通气,坑的四周挖好排水沟,以防积水。催芽阶段要经常翻动,适当洒水并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种子霉烂。第三阶段是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子萌芽率超过25%即可播种。

4.5 播种

黄栌育苗一般以低床为主,南北向作床,苗床宽1.2 m,床面低于步道10~15 cm。播种时间段北方以霜冻结束为参考,其他地区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宜。播种前3~4 d进行土壤消毒并灌足底水,待水落干后按行距33 cm,拉线开沟,将种沙混合物稀疏撒播,1亩用种量6.5 kg。下种后先覆土1.5 cm左右,轻压整平进行地膜覆盖。

5 田间管理

5.1 灌溉与排水

苗木在生长的前期灌水要充足,但出土后20 d以内要严控灌溉,在气候不干燥的情况下,尽量少灌或者不灌,间隔时间视天气状况而定,10~15 d浇水一次。后期应控制浇水,提高抗逆抗倒伏的能力。尤其是雨季,应提前挖好排水沟,防止积水而导致根系腐烂。

5.2 间苗、定苗

黄栌幼苗应适当密植保持植株稳定笔直。早期间苗在苗木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后期间苗在叶子相互重叠时进行,去除长势不好、病虫害、机械损伤和栽植过密的幼苗,所留健壮的幼苗即是定苗,且株距以10~15 cm为宜,补苗应在阴天或傍晚进行。

5.3 追肥

追肥应“少量多次、先少后多”。幼苗生长前期以N、P肥为主,苗木速生期应以N、P、K混合肥为主,苗木硬化期以K肥为主,停施N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提高苗木抗寒越冬能力。

5.4 松土除草

松土是为防止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透气性和透水性,除草是避免草与植株之间竞争营养及水分。因此,除草宜早不宜迟,两者之间应同时进行。

5.5 病虫防治

黄栌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立枯病、白粉病等。

蚜虫防治:提前消除虫卵,可在早春刮除老树皮及剪除受害枝条;蚜虫爆发时,应选择喷洒40%氧化乐果、50%马拉硫磷乳剂或40%乙酰甲氨磷1000~1500倍液。

黄栌立枯病防治:清洁苗圃地卫生,及时处理病株,喷洒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喷1∶1∶120倍波尔多液,以10~15 d为1个周期进行喷洒。

白粉病防治:主要是预防和防治相结合,发病初期喷洒1次20%粉锈宁800~1000倍液;或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3~5次。4月中旬在地面上撒硫磺粉1~1.5 kg/667 m2,发芽前在树冠上喷洒3波美度石硫合剂[4]。

6 园林应用

黄栌在小区、人行道、公园等地都有栽培,历来被文人墨客比作“叠翠烟罗寻旧梦”和“雾中之花”,故黄栌又有“烟树”之称,黄栌的茎、叶、花、果实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黄栌花后久留不落的不孕花的花梗呈粉红色羽毛状,在枝头形成似云似雾的景观,更是让人拍案叫绝[5]。

黄栌既可群植成林,也可单纯成林,还能与其他红叶或黄叶树种混交成林,具有极高的景观价值,尤其是在北方园林树种相对单调的大背景下,黄栌在城市绿化中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

猜你喜欢

步道多菌灵整地
多菌灵在果园白三叶青贮中的降解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海南省健身步道现状调查研究①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鹅卵石
步道砖掩饰不住此路的由来(外一首)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