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思考*
2019-11-29汪文萍冯思佳
汪文萍,冯思佳
湖南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思考*
汪文萍,冯思佳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通过分析湖南省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结合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澧县、双峰县三个改革试点的实践经验的同时,总结了全面推进深化水利改革的工作建议,对之后开展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小型水利工程;水利改革;管理体制;创新机制
水资源短缺、水利设施薄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加之频发的水旱灾害仍威胁着国民财产安全。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于2011-01-29正式颁布。湖南省作为全国首个水利改革试点,率先拉开了水利改革的序幕。通过对试点的改革探索,湖南省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1 湖南省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体制机制滞后
管理体制机制滞后主要表现在:①基层领导更换频繁,导致改革缺乏动力,协调缺乏手段;②我省水资源相对丰富,除季节性缺水外,水资源供需相对稳定,水权交易缺乏市场需求,缺乏严管水资源的对策;③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不清,权责不明,建成后缺乏维护资金。
1.2 资金投入及融资力度不够
资金投入及融资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①地方财政困难,无法配套改革成本和相关费用,经费安排上难以保障;②行政事业性规费征收不足;③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融资平台,没有筹措到资金用于改革发展。
1.3 乡镇水利站规范化难
乡镇水利站所在的机构、人员、队伍素质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乡镇水管站基数大,整改规模庞大。我省财政从2013年开始,每年拿出1 000万元用于乡镇水管站规范化建设。按照30万元/站的标准,一年能解决30个左右。而从我省乡镇水管站2 200多个的总数来看,要完成全部乡镇水管站的规范化建设周期长。
2 各试点水利工程改革经验
2.1 常德市鼎城区的探索经验
2.1.1 常德市鼎城区基本情况
全区目前共有小型水库166座,22 kW及以上固定小型电力机埠有331处,小型闸坝有420座,小型塘坝有17 908口,年蓄引提水能力为5.3×108m3,有效灌溉面积为3.463 2×108m2。
2.1.2 主要经验
2.1.2.1 加强水资源管理
全区已成投资3.35亿元,解决了71.77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建成集中供水跨乡联村工程83处(千吨万人水厂23处),单村工程32处,联户和分散供水工程46处。乡镇政府所地自来水全面覆盖,自来水通村率达到9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建立了农村饮水维修养护基金,成立了水厂维修养护站,建立了水质检测中心。
2.1.2.2 创新管护模式
明晰水利设施产权,并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全区4个堤垸,3个水库和3大电排由区直管;其他水利工程按规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管护。
进一步健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政府引导、民办公助、以奖代投、先建后补”的建设管理机制。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实行民办公助。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实现一村一会的要求,截至目前,鼎城区共成立了30个农民用水户协会,覆盖30个乡镇527个村,有28 269户受益,管理灌溉面积达6.159 2×108m2。
2.1.2.3 资金筹措及保障措施
资金筹措主要有上级投入、区级财政支出、经营老板投资、受益农户投劳投资等,保障措施主要有:①区政府支持争取上级投入;②区政府对各类工程管理进行年终考核,按考核结果发放管养费;③以奖代补,多投入多补助;④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2.2 澧县的探索经验
2.2.1 澧县基本情况
全县5大类小型水利工程共70 769处,其中小型水库147座,中小河流及堤防115处,小型水闸1 629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68 104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774处。其中产权国家所有的297处,镇级、村级受益户及社会投资者所有70 472处。
2.2.2 主要经验
2.2.2.1 拓宽经费来源渠道,鼓励投资
经费来源渠道主要有:①财政投。国家所有的297处小型水利工程已按养护标准纳入县财政预算。②社会捐。各乡镇用水户协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向所在区域效益好的企业、社会能人等募集管护经费,政府进行奖补。③群众筹。村集体所有的农田水利工程,按“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由村用水户分会牵头,按群众自筹和财政奖补1∶2的比例筹集。④社会投资者所有的水利工程由投资人筹资管护。
2.2.2.2 明晰工程产权、多种形式落实管护主体
澧县明晰工程产权、多种形式落实管护主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为改革的先行试点梦溪镇4 806处小型水利工程发放了产权证、管理权证和经营权证,明晰了工程产权,明确了管护责任,共发放产权证书1 500本,签订管护协议2 256份。②建立小型水库管理专项资金用于小型水库日常维护管理及守护人员工资等经费开支。③采取委托管理、用水合作组织管理,承包、租赁、股份合作以及骋任管理多种形式落实管护主体。
2.3 双峰县的探索经验
2.3.1 双峰县基本情况
全县辖16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94个行政村,35个居委会,总人口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5万人。县域面积1.71×106m2,现有耕地4.462 2×108m2,其中水田3.663×108m2,全县各类水利工程共有75 000多处,为全国55个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之一。
2.3.2 主要经验
2.3.2.1 落实四道程序
双峰县积极落实四道程序,主要过程包括:①调查摸底。通过深入调查摸底,掌握全县75 000处水利工程的类型、运行状况、作用发挥等详细情况,确定纳入农村小型水利管理体制改革范围的工程57 000万多处,为全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打下了基础。②制订方案。县水利局组成工作组,深入各乡镇进行专题调研,分别召开了乡镇、村干部代表、村民代表和工程管理人员代表等多个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尤其是倾听村民和基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呼声。③确权发证。在对全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进行摸底调查、分类定性、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确定工程产权。对相关信息公示无异议后,再颁发权属证书。④选定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按照“宜包则包,宜卖则卖,宜租则租,宜股则股,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原则”进行改革,形成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2.3.2.2 狠抓四大保障
双峰县狠抓四大保障,具体做法为:①主要领导抓改革,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其他领导共同抓,水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②“两种方法”抓效率,两种方法即业务培训及宣传动员,全县共举办各级(含村级)业务培训班921期,参训人员15 520人;共召开群众会10 000多次,印制下发宣传资料60 000份,印刷宣传标语1 000多条,编发工作简报12期。③务实创新抓试点,通过青树坪镇的改革试点,探索出“调查摸底—制定方案—确权发证—选定模式”的工作方法。④攻坚克难抓推进,出台了《双峰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办法》《双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双峰县小型水库管理办法》《双峰县中小河流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推进改革。
3 对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几点思考
3.1 深化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
湖南省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创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因地制宜推行水利工程代建制、总承包等模式,实行水利工程专业化、社会化建设管理;强化水利工程质量安全与市场监管,加强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监管能力,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护制度,根据事权划分,明确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建立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水利工程管护制度。
3.2 创新农村水利发展机制
湖南省积极创新农村水利发展机制,具体做法为:①创新农田水利组织发动和建设机制。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项目扶持等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强化规划引领和约束作用,县(市、区)人民政府以县级水利规划统筹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建立省、市、县三级农田水利建设财政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受益群众筹资投劳、相关团体个人捐助以及社会资本投入的多渠道筹措机制。②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总结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经验,加快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明确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③推动农村水电管理创新。推动水能资源开发权有偿出让,强化市场在农村水能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3.3 健全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机制
同时,湖南省努力健全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机制,具体做法为:①加强乡镇水利站建设。开展乡镇水利站标准化建设,配备必要的办公场所、技术装备、交通工具。②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依托小农水重点县、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农村水利项目,加快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推动农民用水户协会制度化、规范化建设。③强化基层水利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水利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在乡镇水利站等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中推行持证上岗制度,明确岗位要求,实施按岗聘用。乡镇水利员等基层水利员需定期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发证上岗。建立“首席水利员”制度,在基层水利员中选拔一批基层水利技术领军人才,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基层水利服务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1]李晶.湖南省加快水利改革试点的经验与启示[J].水利发展研究,2016(1).
[2]钟玉秀.对加快推进基层水利改革发展的思考[J].中国水利,2012(3).
2095-6835(2019)05-0115-02
F426.91
A
10.15913/j.cnki.kjycx.2019.05.115
汪文萍(1969—),女,湖南常德人,硕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结构、建筑材料检测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湖南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4C0744)
〔编辑:严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