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次贷危机与对华启示

2019-11-29

活力 2019年11期
关键词:次贷抵押危机

(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昆明 650000)

一、危机概况

(一)美国贷款简介

在美国抵押贷款市场,判断贷款人的标准是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偿付额占收入的比率( DIT)和抵押贷款占房产价值的比率(LTV)。次级抵押贷款,简称“次级贷款”“次贷”,指DIT超过 55%、LTV 超过85 %的贷款人的房贷。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二)次贷危机概况

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全称为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开始,经过2007年,到2008年达到高峰,直接造成美国金融市场的大崩盘。

二、历程回顾

(一)酝酿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房屋信贷机构开始降低贷款门槛,进而形成了比以往信用标准低的购房贷款。进入21世纪后,美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2000年到2004年利率从6.5%一路降到1%,这驱使着次贷在美国的欣欣向荣。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2005年到2006年,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次级贷款人本就是低收入者,在此背景下还不了贷款,索性不要房子,于是出现了比较高的违约率,贷款机构大面积坏账,次贷危机由此爆发。

(二)扩散

具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将单体的次贷整合“打包”,制作成债券,给出相当诱人的固定收益再卖出去。次级债进入债券交易市场后一度“不俗的表现”,使投资者淡忘了它的风险。但是,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贷贷款人还不起贷时,就掉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美国的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和金融创新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美国的债券自然卖到了全世界。当风险冒出来,就脱不开“连带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买了美国次级债的国家,就要被迫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埋单”。

(三)转移

信息不对称使次贷衍生产品的投资人对评级机构有相当高的依赖度。可是,评级机构只能用建立在历史数据之上的计量模型来推算违约概率。一旦房价、利率变化,模型原有的假设条件不复存在了。造成股市动荡的另一个力量是对冲基金。次贷危机出现之后,特别是2007年8月3日,贝尔斯登宣布暂停赎回3只按揭贷款对冲基金,立即造成股市恐慌,引发骨牌效应。2008年1月到2月,一系列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已经放缓,衰退几率上升,美国股市和全球股市跌声一片。可见人们对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忧虑和明显的信心不足。

(四)发散

美元贬值是美国政府转嫁和化解次贷危机的一种有效手段,此次信贷危机很可能标志着美国作为全球经济最终消费者的局限性。2007年和2008年,随着美国实际贸易赤字缩减,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为正值;同时,美元贬值所造成的通胀只要在美国人尚可承受的范围内,通胀也会发挥积极作用。基于此,美国政府纵容了美元不负责任的贬值。油价和金价的上涨与美元贬值有直接关系,而美元贬值则是美国在出现次贷危机后挽救经济的手段,由此可以判断,油价、金价的上涨,间接地受到了次贷危机的波及。

三、原因分析

(一)政策惯性强大,经济结构畸形

美国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这场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该政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内容包括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等市场的干预,推行促进消费、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的经济政策等。金融市场方面,房地产价格泡沫是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住房价格的大幅下跌造成了危机的扩散和深化。在货币方面,长期的低利率环境是危机爆发的政策性原因,这一行为极大促进了美房地产业价格的狂涨;2004年6月,美国利率进入加息通道,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对次贷危机产生了致命的影响。在实体经济方面,美国宏观经济的失衡是危机爆发的结构性原因。美国居民的低储蓄和高负债产生了过度消费的倾向,催生了包括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在内的金融市场繁荣和房地产泡沫。另一方面,消费主导型经济特征下消费率的趋势性上升以及美国国内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造成严重的国内失衡。

(二)次级抵押市场,存在先天缺陷

第一,次级抵押债券价格对违约率极其敏感,次贷客户大多来自社会底层人群,很难保证及时还款。第二,次级债券的稳定收益存在一个基本假定:即使违约率上升,房价的上涨也足以弥补违约率上升带来的损失,这忽视了房地产市场本身的波动性。第三,按照美联储对次级债券的定义,次级债券在发债机构破产时清偿次序相对靠后的证券,这意味着投资者在实质上承担了发债机构相当大的经营风险。第四,次级抵押债券的生成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流动性释放、信用倍增、放大资本市场风险的过程。

(三)国家放松监管,真空地带广阔

自里根政府执政以后,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加恩-圣杰曼储蓄机构法》(1982年)、《1987年公平竞争银行法》以及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等众多立法,将银行业与证券、保险等投资行业之间的壁垒消除,从而为金融市场的所谓金融创新、金融投机等打开方便之门。

危机爆发前极低的融资成本和次贷相关产品的赚钱效应吸引了金融机构,他们想方设法提高金融杠杆以赚取利润,大力推广场外衍生品交易。与此同时,对冲基金、评级机构和私募基金等市场参与者同样未纳入监管范围,形成了巨大的监管真空地带。

(四)为求高额利润,整体丧失理性

投资者个体进行经济决策时,从众心理强烈,在行为金融学中被称为“羊群效应”,这使某一资产在经济繁荣被过度投资而形成泡沫,又会在泡沫破裂时产生抛售行为而加剧危机。随着美联储连续降息及房价上涨,贷款机构一方面向房地产商提供贷款,支持房地产开发;另一方面,降低购房贷款条件,扩大贷款需求,出现了严重的过度信贷。贷款机构为分摊风险和回收资金,通过投资银行将贷款资产证券化,衍生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使资产泡沫进一步扩大。受利益驱动及技术因素的影响,评级机构给次级贷款和衍生品做出了高评级,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使投资者只关注于收益,市场情绪过度高涨。

四、危机影响

(一)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国内股市的动荡剧烈而持久,政府出马来挽救股市或者整个金融市场,这反映出美国经济的不可逆转的低迷状态;其次,由次贷危机引爆的美国金融危机,不仅给美国金融业造成重击,而且给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都造成影响。

(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美国的次贷危机可能产生心理蔓延,特别是房价的重估,比如英国、西班牙等国更容易受到房价泡沫破灭的打击;另外,因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剧下降必然将损害其他地区的经济。

(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鉴于中国各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和盈利能力,对整个银行体系的直接影响有限;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时,国际资本很可能将安全性作为首要目标,从而进一步转向中国市场寻求庇护,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也难以有效缓解;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将加剧中国资本市场风险。

五、对华启示

(一)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贷市场启示

第一,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次贷危机中汲取教训,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尤其是政策变动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重视房地产价格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第二,我国的房贷实行的主要是浮动利率贷款,加息会加大原有贷款者的偿贷成本,应尝试按揭贷款从浮动利率向固定利率的转变,使贷款人在贷款初期就锁定风险,也使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减少牵制和顾虑因素。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启示

第一,拟定保证金融稳健运行的各项应对预案,建立完善国际金融危机检测及应对工作机制;第二,加强对中国房地产金融的监测,改进房地产金融服务;第三,必须不断优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结构,分散风险;第四,监管机构应该要求金融创新产品发起人进行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防范的能力建设,建立符合相应风险管理需要的贷款准备金,完善金融创新的监管体系;第五,为规避投资国的政治风险、民族主义威胁的产权安全风险,在选择投资国别时,必须做好对投资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的评估,并了解投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及投资项目的资信等状况,并按照投资国的不同国情来确定不同的投资方式;第六,中国必须要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管理,完善针对资金不同流入渠道的管理措施,防范投机资本大规模流动对我国经济造成大的冲击。

(三)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政府监管启示

第一,我国监管部门应认真汲取次贷危机教训,采取具体改进措施,切实提高判断能力和监管能力,确保我国经济金融运行的安全。第二,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只有信贷资产信息披露完整、准确、真实,投资人才能据此做出理性的判断,监管机构才能实行有效监管,应强化发行机构和受托机构信息披露不实的责任。第三,我国应引以为戒,建立完善的资产评估标准体系,采用科学的评级方法,提高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注重培养和建立一支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改善信用评级机制,增强信用评定的可信度;第四,在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期,房地产业已经积累了较为严重的风险,货币政策对此应高度关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地考虑调控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政府不要轻易对危机提供救援,避免道德风险的滋生。

猜你喜欢

次贷抵押危机
《民法典》时代抵押财产转让新规则浅析
俄藏5949-28号乾祐子年贷粮雇畜抵押契考释
动产抵押登记办法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停电“危机”
债主“巧”卖被抵押房产被判无效
“危机”中的自信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蔓延和教训
《资本论》对当前金融风暴的解读
透过金融危机看衍生品发展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