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与科技传播需要遵循的共同原则
2019-11-29刘晨
刘 晨
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就新时代中国教育做出的重大部署,是我们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奋斗纲领。这份重要文件极大地鼓舞着全国教育工作者,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如何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具体落实与各级教育机构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教育教学改革与科技传播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部署同样适用于科技传播。可以说,每位教师都应该是一位合格的科技传播者,每位科技传播者都应该是一位合格的教师。
1 立足“大”
当代的特征是什么?由于不同的立场与视角,人们可以提出多种概括,诸如全球化、和平发展、科技主导、人才竞争,等等。但是恐怕大家都有一个切身体会,那就是人们的眼界宽了,心胸广了,说话也远异于过去,一个中小学生开口是国外、闭口是未来,姑且称之为“大”的时代。
现代社会每一位教育或媒体从业者都面临挑战:是您教育学生还是学生教育您?是您向受众传播还是受众向您传播?笔者初为教师,心存觳觫,向前辈请教,一位恩师曾说:当学生提出你不懂的问题时,千万不能说自己不懂,只能说不要着急,我以后告诉你。这既保持尊严又没有说谎。可是现在哪位教师敢用这个法宝?如果您不幸使用,学生就会认为您既不渊博更不诚实。人不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教学经验也有它适用的范围,科技传播更是面临着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脑袋啊!
目前全国近1 600 万教师。传播界仅仅负责采访的持证记者就有20 多万,加上编辑等相关人员,至少翻一到两番,其中的科技传播者需要时时追踪最新的科学论文、最新的技术进展、最新的知识创新、最新的冒尖人才,辛苦备尝。面对学生、受众或期待或怀疑或嘲讽的目光,我们怎么办?
问题很尖锐,答案却简单。每位教师、每位科技传播者,都要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那就是“大”——大教育、大科技传播。教师授课是教育教学,学生讨论也是教育教学;专业课程是教育教学,兴趣阅读也是教育教学;言传是教育教学,身教也是教育教学;文化传承是教育教学,推陈出新也是教育教学;纸质学术刊物是科技传播,网络媒体也是科技传播;采写受众喜欢且听得懂的科技新闻是科技传播,用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受众参与也是科技传播;科学家的精彩演讲是科技传播,科技产品的说明书也是科技传播。教育无处不在,科技传播无时不有。每位教师都应该自觉地定位自己是科技传播者,每位科技传播者都应该自愿地定位自己是教师。如此一来,这两个领域从业者的眼光、胸襟、格局不就“大”起来了吗?
2 依靠“真”
教育教学与科技传播都是老老实实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伪。
自从鸦片战争起,中华民族就开始顽强抵御帝国主义,这既包括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也包括对西方近代教育教学与科技传播的“大胆拿来”。新中国成立近七十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学前教育到博士培养,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各类人才。全国从事科技创新的研发人员总量连续6 年稳居世界第一位。2018 年我国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总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世界知识产权高度评价中国的创新能力。虽然美国政府毫无道理地打压华为公司,华为公司的营业收入额仍然持续增长。
但是必须看到,我们教育界也有许多老困难没有解决,又出现了某些新毛病。如前不久关于中国高校不讲条件地以增加留学生比例来标榜所谓“国际化”。为什么要这样呢?教育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往往是由科技传播批评而引起社会关注。教育教学与科技传播通过这个例子从反正两个方面说明,我们必须将“真”放在第一位,“实事求是”的“是”就是规律,而规律必须是真规律,不能为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背真向伪。
需要说明的是,有意背真向伪者毕竟少数,对于这类有意者,主要是制度约束与法纪惩处。就一般意义讲,更多的更普遍的也是更要强调的是如何从教育教学与科技传播上避免?我想应该强调我们的教育教学内容与科技传播必须严格地依靠真相、真知、真见,教育教学与科技传播要特别重视提升学生与受众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自战国时代重视自然科学的墨家式微,历代统治者倡导的儒家文化严重违背孔子本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就是为科举、为出人头第、“朝为读书郎,暮登天子堂”。说穿了,传统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统治者提供官僚后备军,这也是中国近代落伍的重要文化根源。认真、求真,这是教育教学和科技传播的力量所在。可是近些年,实为“伪装”却名以“包装”的手法不但在金融等虚拟经济领域风生水起,多少实体企业也被其误导!教育教学作为百年大计,怎么可能一口吃一个胖子,怎么可能引一个人才就立杆见影?科技传播同样有这样的弊病,如果静下心来,将一个时期大家蜂涌争抢吸引受众眼球的科技成果捋一捋,有多少弄虚作假?有多少夸大其词?不能说出于好意就可以随意拔高,不能以受骗为由开脱自己。毛泽东同志告诫我们,“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比如关于盖茨、乔布斯退学创业的宣传充满多少传媒,成为青年人的励志桥段。个别例子永远有,但绝不应该将这种小概率事件夸大为规律,没有多少技术积累却奢谈创业,不是无知就是偏执。据说有些传媒竟然将“不说假话但说大话”,“不将零说成一但要将一说成十”作为传播箴言,这与造谣撒谎有什么区别呢。
3 褒扬“善”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坚持德育为先。这种要求有着严肃的现实针对性。
不能不正视令人痛心的现实。相当一段时间以来的相当一部分学校和科技传播媒体,迎合少数学生家长和部分受众,教育教学和科技传播理念误入歧途,最主要是重“智”轻“德”,而轻视德育的智育重的往往只是考试成绩、竞赛名次或各种不切实际的小聪明,如此的“智”导致部分学生与受众遇事“首先想自己、其次仍然想自己、最后还是想自己”,培养出一部分可怕或可恶的精致或粗陋的利己主义者。
善为人之本,善良是一个人最根本的立足点。曾几何时,我们过多地崇尚竞争,教给学生和受众形形色色的灰色甚至黑色的“下三滥”。曾经有许多人以欣赏的口吻引用如下寓言:甲乙遇到老虎,甲蹲下紧鞋带,乙不解地问,紧鞋带有什么用,难道我们能比老虎跑得快吗?乙回答,我不需要比老虎快,只要比你快就行了。这大概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可是受众从中潜移默化地会得到什么启迪?危险时刻,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勇敢,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勇敢地保护他人,可是任何一个善良者,都会为自己的卑劣与怯懦悄悄脸红。直到前不久,高考升学率极高的某著名中学仍以一分干掉多少对手来激励学生。
我们给受众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类社会不是动物世界,竞争需要严格限制范围。市场充分体现竞争,也要遵循法律与商业道德,也要照顾整个产业链的生态,赢家通吃早已是被大家诟病的商场陋习。体育竞赛比商场竞争更激烈,但是也不能使用兴奋剂。即使将竞争到你死我活的战争,现代战场也有规则。
无论什么人,善良都使他们赢得社会的尊重,都使他们内心安宁。而他们能不能善良?教育与有责焉。唐山曾经遭受1976 年的大地震,解放军和全国人民关心我们,给予我们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所以唐山人最懂“感恩”,任何一位解放军官兵都会得到胜过亲人的接待,外地客总会觉得唐山人格外友好,因为我们知道正是他们和他们的前辈拯救过我们,滴水之恩尚且涌泉,何况危难之际的拼死相救!
如果说智力、知识、趣味是一堆柴草,善良恰恰是一颗火种,它的点燃才是人的光辉、人的光彩、人的光芒,而人与人的这种相互映照才让人类温暖。
4 追求“美”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新的重大政治论断,不但表明中国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于教育教学和科技传播工作者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怎样组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怎样组织科技传播,我们树立什么标准呢?
当我们温饱尚未解决时,考虑问题主要是有没有;总体小康后,考虑问题主要是多不多;马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虑的主要问题是美不美。如果说过去主要是物质需求,现在更多的是文化需求。教育教学与科技传播是典型的文化,而判断这两者高低的标准,更多的是受众的心理感受、获得感、幸福感。
组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组织科技传播,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领导者。领导者当然负有更大的责任。然而教育教学与科技传播的特点与物质生产有极大的不同,这两方面对从业要求更高,一位优秀教师、一位优秀科技传播者本身自带流量、自带热量、自带光量。一位从业者能够直接影响一批人。所以,我们要充分尊重自己、充分发挥自己、充分挖掘自己,立“美”之言,成“美”之功,厚“美”之德。
战略部署要美。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顶层设计,教育界和科技传播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做出各自的安排。如教材编写、课堂组织、教学手段、各种辅导如何配合,如何选题策划、采访编辑。再如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与传统手段如何融合,如何建立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与传播。“教育+互联网”“科技传播+互联网”如何加持。数字校园与数字媒体如何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学生、受众提供优质资源,加快缩小城乡教育教学与科技传播差距。
执行落实要美。战略靠战术实现。教育教学与科技传播的特征就是难以像物质生产一样量化和标准化。这确实成为考核的难点,也使某些稀松不作为找到搪塞的借口。天使在细节,魔鬼也在细节。一般意义的受众是抽象概念,我们面对的可不是概念而是一位具体的个性化的人。比如我们一直努力重视乡村教育,努力关心乡村教师,党的十八大后出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就是一个精彩的执行落实范例。2013 年9 月启动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中西部708 个连片特困地区县,惠及130 多万乡村教师,人均月生活补助近300 元,少数地区最高人均月补助达到2 000 元,出现城镇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的可喜现象。
适时调节要美。任何战略任何战术,都是相对而言。万物皆流,万物皆变。正确的办法是因流对流,以变应变。教条主义要不得,经验主义也要不得。我们科技传播曾经对“50 后”“60 后”有效的方式,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用于“80 后”“90 后”,如果我们自以为是,难免适得其反。比如,我们为强调某方面的迫切性,过去喜欢用某某“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时候了”的句式,对年轻受众如此表达,或者让人家一头雾水,或者让人家指为逻辑不通。怪谁呢?不能说年轻受众喜欢“挑刺”,只能反思我们自己墨守成规。
注释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②广东教育出版社《语文·必须四》。
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知识产权指标2019年报告》。
④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⑤毛泽东1957年11月17日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时的讲话。
⑥东方出版社《蒙哥马利元帅回忆录》。
⑦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⑧罗素《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