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升路径研究*

2019-11-29张敬客蒋君毅

科技与创新 2019年21期
关键词:诚信意识大学生

张敬客,蒋君毅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苏州 215104)

诚信是人与人相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逐渐被淡化。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

1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在充分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高校的自主能力,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使其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主动加深对诚信的认识,遵循诚信道德行为规范,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诚信是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笔无形资产,是每一位大学生都应当遵循的生存和发展理念。因此,每一位大学生都应当树立培养诚信品德的意识,将诚信融入日常,不断提升自我修养。

2 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的表现

近年来,受网络文化冲击的影响,高校大学生诚信危机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攀比,缺乏独立自主能力,诚信意识不断弱化,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2.1 学业诚信缺失

2.1.1 考试作弊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都采用修学分制,修满一定量的学分就可以顺利毕业。原本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给出的最低标准,然而现在很多学生在修学分时就只要求及格,平时不努力,考前靠突击,考试时作弊,考试过程中夹带小抄、偷看他人试卷,甚至还有替考等行为。很多人认为考试作弊在高校已属正常现象,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了,这种默许成了越来越多人作弊的借口。作弊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更映射出一个人基本的诚信品质。

2.1.2 学术抄袭

毕业论文是对大学阶段专业知识学习的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然而有些学生依然不肯认真对待,一直拖到最后才开始着手写论文,还有些学生压根就没打算写论文,而是找“枪手”,或者知网上随便下几篇相关的论文,复制粘贴,稍微改改,凑成一篇论文,敷衍了事,这种行为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拿到多篇相似论文,完全背离了论文写作的初衷,也直接影射了现今高校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

2.2 借贷诚信缺失

国家出台相关资助政策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轻经济负担,只要满足相关条件,准备材料即可申请。有些学生了解了相关资助政策后,通过各种渠道想方设法地开具虚假贫困证明,用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申请批准后用助学贷款消费享乐,完全违背了学校助学贷款的初衷;也有一些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学校的资助,毕业后不主动还款,还恶意隐瞒自己行踪,试图通过隐匿行踪来躲避还款,这不仅破坏学校的形象,也给国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阻碍了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

2.3 就业诚信缺失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求职压力也越来越大,部 分毕业生为了提高竞争力,通过编造简历内容,试图在众多应聘简历中脱颖而出,这不仅是个人诚信问题,更给学校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在面试过程中,部分毕业生对自己各方面能力夸夸其谈,结果言不符实,在参加工作后往往表现平平;还有一些毕业生“骑驴找马”,一旦遇到薪酬待遇更好的单位,立马跳槽,这种随意毁约的行为不仅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对毕业学校的声誉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2.4 人际交往诚信缺失

大学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一群人,他们拥有同一个目标,就是求知。原本相识即是缘分,学生之间应该好好相处,珍惜这份难得的学生情谊,然而总是有学生在与其他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不真诚,不能坦诚相待,甚至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大学中的男女恋爱关系,追求时为获取对方信任可以信誓旦旦,在一起后转脸又能轻易摧毁诺言,给他人带来无尽的伤害。

3 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3.1 社会诚信意识淡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通过网络接触到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潜移默化中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这其中也不乏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它们通过网络渗透到高校,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导致部分学生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出现了扭曲,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有些学生开始弄虚作假,并且将失信看作正当得利的手段,这种想法不仅违背了社会诚信道德价值标准,更是在腐蚀大学生的思想,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3.2 高校诚信教育体制不健全

目前各大高校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比较重视,学生手册中有很多对于诚信的具体要求,但实效性不明显,主要是因为缺乏健全的诚信教育体制。

在现行的高校教育内容中,缺乏系统、专门的诚信教育课程,对于诚信教育的内容也没有明确的界定,这就影响了诚信教育课程的推进。诚信教育大都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缺乏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缺乏实践过程中的领会。另外,在现行的高校管理制度中,缺乏诚信评价机制,奖惩不明,诚信边界行为无法及时进行干预,缺乏记录学生行为的诚信档案,对学生管理上的威慑不足。

3.3 家庭诚信教育缺失

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时间是最长的,因此,父母的行为、品质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品质。然而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父母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业上,以考上好大学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孩子,而忽视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诚信教育力度薄弱;甚至有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自私自利、钻空子,这都会对子女的诚信意识培养产生比较负面的影响。

4 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升对策

4.1 加强诚信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教育环境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只有与社会环境相适应,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国家需要出台诚信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强社会信用体建设,通过加强社会信用监督和宣传教育,加大诚信奖惩力度,让失信者无处可躲,从而营造出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而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又可以反作用于社会诚信体系,推动其不断发展完善。

4.2 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高校诚信教育工作的开展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单一教育形式,不断拓展和创新诚信教育的方法,给大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诚信教育。通过校纪校规来规范学生行为,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以应对各种考试,让诚信理念渗透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去。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不断强化自身的诚信意识,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和感悟诚信内涵。

4.3 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管理体系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时候,往往缺乏制度约束,使得部分学生仍然徘徊在诚信边界。这就要求高校首先要制订相关管理规范制度,以学校规章制度为具体准则对大学生的失信行为进行有效约束。通过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能够将道德层面的问题上升为制度层面问题,同时还可以降低道德实践过程中的偶然性。通过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经济等几个方面的诚信表现,对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个人诚信档案不仅会对学生产生心理压力,有效约束学生行为,还可以作为综合素质考核评奖评优的参考,以及日后毕业求职或撰写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在校表现时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信用评价,尝试实现与社会征信体系的联动,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管理数据库,实现征信体系对接,学生在校诚信记录在毕业后自动进入到社会征信系统。比如学生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行为会严重影响其社会征信,这样就可以大量减少类似行为。

4.4 突出家庭诚信教育

家庭诚信教育与学校诚信教育同样重要。学校诚信教育注重对学生的专门指导和诚信意识的培养,家庭诚信教育要求父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培养其诚信行为。作为父母,都非常清楚社会信用对一个人的影响,但是往往又认为孩子还小不需要去刻意教育引导,而诚信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良的行为习惯待长大后很难改变,这就要求父母从小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5 结语

诚信是立身之本,是社会发展的道德基础,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体现了社会诚信状况,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才能推动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力量,主动规范制度建设,积极完善诚信教育体系,创新诚信教育方法,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才能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猜你喜欢

诚信意识大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