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下采购核算制度的完善

2019-11-29外交部钓鱼台宾馆管理局

财会学习 2019年9期
关键词:企业化会计核算核算

外交部钓鱼台宾馆管理局

随着当前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的不断变革与完善,财会制度不断优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的改制。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逐步与市场接轨,朝着企业化管理的方向发展。相应地,事业单位的采购核算制度也开始向企业化管理采购核算制度方向转变。由于企业采购核算制度更有利于事业单位竞争和体制改革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采购核算制度向企业采购核算制度进行转变是必然趋势。然而,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中的原有的一些财务、会计管理的落后理念需要积极转变,相应的财务、会计、采购等核算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创新。

一、完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下采购核算制度的意义

(一)是事业单位科学长久发展的必然要求

事业单位是我国政府重要的政务部门,担负着国家赋予的各种形式的任务,为社会提供各种生活、生产服务,其同时具备公益性与经营性。然而,国家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要求不如企业单位严格,在财务经费、预算、采购等使用环节中缺乏必要的科学指导与管理,导致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各种财务管理上存在不规范管理的情况。尤其是事业单位的采购核算,它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是事业单位科学、长久发展的有效保障。完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下的采购核算制度不仅是管理与发展模式的企业化转变过程,更是事业单位科学长久发展中对采购核算制度优化的必然要求。

(二)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编制的优化需求

采购核算制度是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当前企业管理中财务会计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采购核算报表是财务报表的核心内容。只有会计妥善执行,才能确保当前会计年度和下一个会计年度的预算满足政府机构的发展需求。所以说,完善事业单位的采购核算制度,是为了优化对事业单位会计报告编制,是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管理方向迈进的重要举措。

(三)是我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迫切要求

完善事业单位的采购核算制度,不仅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采购能力,也是促进和推动我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需求。国库集中支付的先决条件是国库单一账户系统,包括可靠的金融支付信息系统和实时的银行间清算系统。付款时,申请是通过预算单位进行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并转移资金。收款人将获得一个单独的帐户。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要求之下,事业单位的采购资金需要通过单一账户提供。

二、我国事业单位采购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核算意识淡薄

我国长久以来的行政体制造就了事业单位的多行政级别,致使一些事业单位存在官僚主义作风,使得整体上下对采购法制意识的淡薄成为常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采购人员对采购核算的性质以及重要性的错误认识,往往导致了工作实施的不规范现象以及各类违规采购事件发生,给国家和单位的形象造成严重的影响。根据相关调查,在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机制的管理中,有超过90%的国家公务员缺乏对采购工作的正确认识,没有采购核算的概念和意识,对采购预算、编制程序等内容有极少的知晓度。采购核算观念的淡薄导致事业单位的采购人员对采购信息的随意性较大,导致采购信息不全,造成资源浪费。

(二)采购资金划拨程序混乱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采购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划拨,然而有很多事业单位在采购资金划拨的程序上显得极为混乱,导致采购工作不能及时、准确、完备进行,致使采购核算中出现偏差,造成财务会计管理中的混乱。造成这种混乱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在一些工程项目当中,中标企业可能采用低价进行工程的转让,导致资金不能真正落实;二是在资金划拨过程中,通过事业单位自身的财政支付,没有走国库集中支付程序;三是事业单位对自身采购的监管不规范,导致采购中随意更改项目、超额支出汇报延时等,影响整体采购核算。

(三)采购信息不足导致核算偏差

事业单位的采购核算是政府采购资金去向的体现。事业单位采购资金的预算需根据基本的项目支出来确定。虽对各个项目中采购的额度具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具体的采购核算中,财务人员还需要对采购资金进行具体分析。但是,许多事业单位在采购资金分析环节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单凭辅助核算和科目信息不足以对相关的业务是否划归为事业单位采购进行准确的判断,只能通过对采购执行数据的季度、年度数据的汇总进行分析。然而,数据汇总中的项目只能查找出一些较为明显的项目如会议、招标等,但是对于那些较为分散的采购品目却无从查起,且这些品目的采购数量、种类繁而杂,在采购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大。采用大致品目查找的方式必然会导致采购信息的完整性不足,同时还会导致采购预算、核算等环节中对这部分超额支出划归直接支付,这与正确的事业单位采购管理与会计核算相悖,都会导致统计数据不准确。

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下采购核算制度的完善策略

(一)更新采购核算管理理念,提升企业化采购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在朝着企业化管理方向转变的过程中,要求相关的会计核算人员不断更新采购会计管理理念,改进采购核算方法,提高采购效率与质量。破除传统委托采购模式,使事业单位的采购工作与流程更加自主规范,为采购人员提供集中采购选择,促进采购项目的正常竞争。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积极探索区域合作采购模式,进一步强化管理采购分离机制,促进采购核算的规范化。

(二)规范采购程序,严格监管采购资金动向

一是有必要规范资金支付程序,这也是监督资金的先决条件。当事业单位为采购工作分配资金时,必须严格遵循付款程序的流程。在支付过程中,有必要确保资金真正落实在需要购买的货物中,资金严格按照合同支付,并保存支付过程中的文件,以防止前后数据的不一致。二是必须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材料使用和购买物品的选择进行严格审计,以确保事业单位的采购符合政策的要求。三是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交换平台,为采购核算报表编制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该平台能够真实反映出事业单位在不同时段、不同项目中的采购情况,并在季度和年度报告中真实体现,对年度报表应当进行严格审核与评审,确保信息统计没有缺漏,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三)科学核对采购信息,保证核算无误

事业单位应当以企业化管理的严格规范,将采购中所支付的每一笔资金都反映在会计核算中。需要在采购核算中明确表明项目或者业务是否在政府采购范围内,并依据这些标记对事业单位的采购支出进行筛选。在采购核算中,应将会计人员、基本采购信息等根据采购管理的采购计划以及合同信息等,加入到会计凭证中。在事业单位采购信息的设定中,还应对采购的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和细化安排,实现采购的集中与分散双重规划,有利于各部门间的对账。

四、结语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下的采购核算制度优化与完善是社会发展、政府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的必要措施。当前,事业单位必然提供采购核算管理的意识,加强对采购程序的规范管理,科学核对采购信息,实现采购核算能力的提升,逐步朝企业化会计核算管理靠近,真正实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企业化会计核算核算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国企党建如何防止“空泛化”——陕煤党建工作引入现代企业化管理理念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及其仿企业化路径探索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