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越“接地气”越挣钱
2019-11-29李洪波
□ 李洪波
近期,欧洲咨询公司发布报告称,未来10 年对地观测卫星数据与服务市场将以年均9.4%的速度增长,估计到2028 年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121 亿美元。
然而,2019 年全球航天经济规模已接近4000 亿美元,未来10 年可能达到万亿规模。相比而言,对地观测市场仅仅是航天经济大蛋糕的一个零头。那么,商业航天里到底哪些业务最来钱呢?
一说到商业航天,吃瓜群众首先想到的是造卫星和发火箭。事实上,商业航天的业务领域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基础设施业务类,一是产品与服务类。如果按照大类比较,就总收入而言,基础设施类业务和产品与服务类业务多年来基本各占半壁江山,两大类业务各自的年收入规模通常在1000亿~1500 亿美元上下波动。
其中,按照大类来分,基础设施业务类主要包括:地面站和设备、卫星制造、商业发射三大主体业务,以及保险费、研发、商业载人飞行等衍生业务。产品与服务业务类则主要包括:视频、定位导航与授时、卫星通信、音频广播、对地观测等五大块业务。
大家可能想象不到,在航天基础设施类业务里,“闷声发大财”的竟然是最没有名气的地面站和设备类的业务,其全球总收入连年保持在千亿美元的规模。位居第二的是卫星制造,2019 年总收入已接近200 亿美元,但也只是地面站和设备类业务收入的1/6。而商业发射业务的总收入在60 亿美元上下,不到卫星制造业务收入的1/3,只是地面设备类业务的零头。保险费收入则全球不到10 亿美元,研发收入不到3 亿美元,商业载人飞行的船票收入目前还只是定金,只有千万美元量级。在产品与服务类业务里,最赚钱的竟然是视频(卫星电视)类业务,全球总收入有近千亿美元。其次是定位导航与授时类业务,总收入在900 亿美元上下。卫星通信类业务排列第三,也有200亿~300亿的规模。而音频广播的收入只有60 亿美元上下了,对地观测类业务的收入则在30 亿美元上下。
稍作排列可以看到,商业航天业务领域里,赚钱第一梯队业务是有千亿左右规模的三类业务:地面站和设备、视频、定位导航与授时。赚钱第二梯队是百亿规模的卫星制造和卫星通信业务。赚钱第三梯队是音频广播、商业发射和对地观测,都在几十亿美元的量级。保险费、研发、商业载人飞行的船票目前都属于挣点零花钱的边缘业务。
抛开边缘类的衍生业务不谈,不难看出,在基础设施类业务中,商业发射是收入的低端,而产品与服务类的收入低端是对地观测。这二者共同的瓶颈都是业务规模受限。事实上,商业发射的总收入低是历史性问题,也将是持续性问题。现在,全球航天发射的年度总次数一般也就百次左右。即便今后进入上万颗大型星座的高密度部署时代,一箭多星、星多箭少仍是必然。受发射次数的规模限制,其在航天经济大盘中的占比将始终受限。
而对地观测业务面临的则是如何尽可能拓展用户群体的问题。当前商业市场的卫星应用主要是3 种:通信、导航、遥感。其中,通信和导航的服务应用已经可以普及到公众个体,因而规模效益非常明显。而对地观测市场仍然更多的由政府和国防部门买单,故而规模性发展非常受限。
总体而言,在商业航天的业务链条中,越是“接地气”,收入越高。一般而言,地面设施设备的收入高于非地面的,越接近终端用户的业务收入越高,越接近普通民众的业务收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