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9-11-29朱恒伟张琦马洪新刘豪睿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22期
关键词:工科课程体系车辆

朱恒伟,张琦,马洪新,刘豪睿

(德州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引言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 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新工科”建设是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模式,要求车辆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对高素质、高技能和创新型。在新工科背景下,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将会为我校工程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指明方向。既能强化学生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意识,又着重培养学生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教学拓展等教学过程进行探究。符合新形势下车辆工程专业发展方向和新的专业办学模式定位。

1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处于“产业升级,企业转型”的战略发展阶段。“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从贴牌加工向创造自主品牌升级。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现代汽车技术正在逐步实现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使驾驶变得越来越安全、智能。车辆作为一个集多学科于一体的工业产品,庞大的汽车产业是国家经济的有力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汽车制造生产从粗放向集约型的升级转变,对车辆工程专业的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就变的越发迫切,需要从事新型汽车研发、设计、工艺、生产现场管理、技术服务等与此相关的工作的并具备其它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综合人才,尤其是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量极大。

随着中国制造2025、新工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对车辆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行业发展的趋势及新特点对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需求;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赋予了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内涵;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升级赋予了汽车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新使命。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在前期办学基础上,依托新工科专业建设背景,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深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着力加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新工科”建设是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对于车辆工程专业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要求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对高素质、高技能和创新性,对于大学生工程实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经验及情商等综合能力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工程实现能力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利用专业软件画图、建模、仿真等综合能力,以及设计图纸的工程转化能力;学生熟练掌握新型汽车理论和知识、实践技能以及新技术。掌握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汽车整车制造四大工艺,以及完成新型汽车的试验、检测、调试等环节,培养学生应用新型方法和测试设备检测及评价汽车综合性能的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注重矢量学习,即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学习。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接触汽车制造及设计开发环节,通过任务驱动教学的方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升学、就业过程中都能终身受益。

同时在日常教学中着重加强学生的时间规划能力,培养时间意识,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通过制定严格的任务时间节点,合理规划时间,平衡其他事务与学习的关系。重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多渠道建立人际关系,锻炼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并提供接触社会渠道,促进对外交流能力。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实施路径如图1 所示。

图1 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3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为了适应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要求,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坚持以社会需求作为课程的重要来源,以学生作为课程的最根本的服务对象。为保证教学过程有序进行,同时满足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我校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成仍然采取模块化结构形式,整个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以及独立设置的集中实践环节,专业教育课程又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其课程体系形成过程如图2 所示。在专业(方向)模块,专门设置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方向的专业课程,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车联网技术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方面的专业课程,部分课程还设置了见习、参观、实验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具备系统深入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专门知识,加深学生对相关汽车领域的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图2 新工科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4 新工科车辆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

通过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践以及考核环节的改革,使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基本具备从事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能力。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在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还需要培养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方面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需要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建立多学科交叉协作竞赛型创新团队以及建立校企联合实践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方式来实现。

4.1 以本科生导师制为依托,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车辆工程专业现有开展学生导师制培养体制,学生将依托导师项目或实践性课题开展实践活动和创新研究工作。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导师指导下,组建相关课题团队,以课题组为为单位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该计划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兴趣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项目选题。参与项目的每一位学生通过参与项目的申报、研究、阶段汇报、结题汇报等环节,不仅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解决了实际技术问题,使项目成员的创新意识、开发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4.2 建立多学科交叉协作竞赛型创新团队

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车辆工程专业将继续鼓励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电动车设计大赛等富有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比赛。

汽车工程学院现已组建大学生方程式车队,FSC 大赛着重培养学生利用专业软件画图、建模、仿真等汽车综合设计能力;掌握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汽车整车制造四大工艺,具备基本的汽车制造能力;学生驾驶自己设计的赛车参赛,必然要进行试验、检测、驾驶等环节,培养学生应用一定方法和测试设备检测及评价汽车综合性能的能力。这种以大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于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经验及情商等综合能力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

4.3 建立校企联合实践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学院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先后成立了德州市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汽车节能技术研究所,进行新能源汽车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借助于校企合作关系,继续拓展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践和实习基地,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赴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并且提前解除社会生产实际和前沿装备制造工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

4.4 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

培养出色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要有优秀的教学团队,对于车辆工程专业需要有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即要有普通高校教师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又应当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培养应用型的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内部教师的培养,将教师派到企业去进行工程训练,了解企业先进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方法,同时充分利用产学合作的契机,直接从生产一线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5 结语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培养需要从整合理念、深度融合体系、学生考核方式、多维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的搭建、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在新工科背景下对车辆工程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将有效拓展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有力促进我校车辆工程领域高级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工科课程体系车辆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德国车辆来波兰加油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车辆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