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的视角探索高校就业指导效果提升路径
2019-11-28叶兰谢涛
叶兰 谢涛
摘要:本文以调查问卷的真实数据为支撑,从学生和企业两个维度来分析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企业对大学生的思想、诚信和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评价,探索高校就业指导课有效性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就业现状;企业评价;提升路径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承担着向社会培养人才的使命。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现象并存,大学生最终需要走上工作岗位创造社会价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是就业指导课主要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目前分析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的学者很多,但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研究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有效性及其提升路径比较少,如何提升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有效性,缓解就业形势和招工难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就业现状
调查样本广东某高职院校2018届理工科毕业生进行匿名填写,发放问卷745份,共有效收回问卷680份。
(一)从学生的角度
从调查样本的结果来看,样本毕业生就业范围基本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占84.26%),相对偏远的粤东西北地区和自己的家乡,高校毕业生选择的意愿不大。调查显示75.59%的学生进入私企工作,而每年进入国企、公务员系统和事业单位的同学数量很少,原因在于他们基本上对于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都不熟悉,同时也不想了解,认为自己学历比较低,很难考上。
(二)从企业的角度
目前,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数量庞大,而企业招工难的原因在于录取人才和岗位匹配程度不高、企业招工成本高、人才流动大等特点。中小企业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主战场,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关系到高职学校学院学生的就业问题。现在在市场求职的学生主要是95后,他们思想相对开放,吃苦耐劳的能力相对不够,对工作环境和待遇方面有着更高的期望,同时,他们面对困难往往有畏难心理,跳槽的现象比较严重,给企业对人才持续培养造成了很大困难。
二、企业对大学生的评价
在调查样本中,企业对调查对象的评价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企业对样本中的理工科高职学生的评价比较高,对于他们在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方面,认为他们都具备这方面的素质,很满意的达到了68.7%;在团队合作精神上和职业道德总体评价上,对调查样本学生很满意的达到了69.8%。同时,在诚信问题上,企业评价很满意的达到了80%。从样本数据看,企业对学生各方面的满意程度比较高,主要集中体现在思想品德、工作的主动性、责任心、团队精神和诚信等问题上。同时企业对高校就业指导课很满意的为61.8%,说明高校在此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就业指导课有效性的提升路径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同时却存在企业招工难的现象。在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高校开设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对毕业生找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高校开展的有关就业指导方面的活动,也是毕业生是走上工作岗位,对社会有初步了解的重要指引。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上如何有效地提升指导效果,真正成为学生和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学校应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高校应该根据目前市场需求,企業招聘的特点,学生专业及学生思想教育等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真正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包括就业形势、就业信息收集、简历制作、面试、就业政策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以往的研究中,也有学者认为,制定系统的符合大学生就业个性发展要求的大学生择业就业指导课教学, 向学生提供富有建设性意义的毕业就业指导服务, 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毕业就业方向, 对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将就业实践活动的展开作为第二课堂学生实践活动。高校可利用生涯工作室,就业指导老师等资源,主导开展简历设计大赛、模拟面试等活动,让学生在感受比赛紧张的气氛和残酷竞争的同时,不断打磨简历,提升面试水平,让他们在身经百战之后从容淡定。另外,高校也可以通过邀请企业资深的人力资源主管,给同学们召开如何提升面试水平、如何做一份让HR牢牢记住你的简历等主题讲座,通过企业人员进校园,让同学们更加真实的感受自身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改进。
3.完善就业实践基地建设。高职学生是社会的技能人才,他们在学校学习就会侧重技能的练习,并且考取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强,但是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操作,往往跟企业的真实生产线有一定的区别。企业的环境更加真实,能实实在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通过技术操作生产出产品,会更有成就感。因此,根据高校专业的设置,与关联度高的企业开展实践基地建设,是对学生参与实际生产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提升学生实操水平,顺利过渡到社会进行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马超.分类招生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改革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19(0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