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之死,别让抱怨毁掉人生
2019-11-28哈叔
哈叔
不管工作还是生活中,遇到糟心的人、不痛快的事,太正常不过了。但是,处理方式不同,結局就会有天壤之别。很多时候,那些喜欢一味抱怨的人,最后的结局都不太好。蜀汉后期的大臣杨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杨仪最初是某荆州刺史的主簿,后来投奔了关羽,之后关羽派他出差去成都。到了集团总部成都,杨仪见到了CEO刘备,俩人谈起国家军事大计,竟非常聊得来,杨仪为此大受赞赏,被刘备留了下来,杨仪的职业生涯就此改变。
刘备称汉中王,杨仪被升为尚书,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任命杨仪为丞相多军,代行相府事宜,权力已经不小了。杨仪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大业未成身先死,命丧五丈原,临终前派杨仪组织大军撤退,杨仪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同时斩杀了魏延。后来,杨仪护送诸葛亮遗柩回到成都后,刘禅封他为中军师。
在杨仪看来,自己带回部队,又诛杀叛将魏延,可谓居功至伟,应该接班诸葛亮的丞相之位,而不仅仅是中军师这样一个虚职。而另一边,刘禅任命蒋琬统筹管理国家大事,这让杨仪颇为不满,他自认为比蒋琬的资历老,也更有才能。为此,杨仪终日唉声叹气,遇到谁都要发点儿牢骚,抱怨几句。
有一天,老同事费讳去看望他,杨仪又开始发牢骚,抱怨蒋琬没资格,抱怨老板刘禅不公平,最后愤怒地说道:“当初丞相去世时,我如果举兵投魏,今天也不会落魄到这般田地,真是后悔莫及啊。”不料,费炜转身就将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密报给了刘禅,刘禅勃然大怒,撤了杨仪所有官职,将他贬为平民,流放到外地。
到了流放地,杨仪依旧喋喋不休地抱怨,写信给刘禅,为自己叫屈,攻击诋毁蒋琬等人,语气措辞十分激烈。最终,杨仪连平民都做不成,被抓进了大牢,在狱中自刎身亡。
老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杨仪之死就是死在一张嘴上,死于无休止的抱怨。他之所以没能接班诸葛亮,真怨不得别人。毕竟在职场上,有两条红线是碰不得的:一是抱怨,二是与同事在背地里嚼舌头。因为满腹牢骚的人往往工作起来没有激情,还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所以,从老板和公司的角度出发,爱抱怨的人就是害群之马,必须尽早清理出去。而杨仪就犯了这个职场大忌,不仅在同事面前抱怨,还说老板的坏话,这无疑是一件很愚蠢也很危险的事。
别让一张嘴毁掉你的人生,这是一件很不值得的事,管住嘴,稳住心,好好工作,才是正确的职场之道。
编辑/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