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构未来商业新时代

2019-11-28本刊编辑部

商业文化 2019年2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类精神

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

近日,“2019影响力峰会——预见未来”在京举行。30多位来自财经界、科技界、思想界、文化界、投资界、知识付费行业的30多位有影响力的重量级嘉宾做了精彩的演讲和讨论。峰会紧紧围绕抓住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好的历史机遇期,把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示出来、解析清楚。影响力峰会将是一场大家充分交流、碰撞思想、充满智慧的盛筵,为我们预见未来指引方向。本刊甄选数位嘉宾的卓识见解,以飨读者。

中国经济良性发展主要靠市场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云来表示,经济发展的难度和挑战在于是由多个因素的互动,首要关心的是一个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建立了很大的系统和规模,现在需要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有一个良好的结构,持续推进科技现代化,进一步追求高质量的发展。

”现在投资的规模非常大,在建工程175万亿,这还是2016年的数字。这170多万亿是什么意思?是当年GDP的2.3倍左右。这个数字在2002年的时候是1.1倍。这个比例太大了,已经投了非常多了,继续投下去是不是还会有这样的效果?”朱云来指出,投资规模过大也可能成为经济的“灰犀牛”。

另外,朱云来进一步指出,经济发展一定要关注投入产出的效率,也就是说真正经济质量的良性发展主要靠市场。“市场通过需求来供给,如果真正是好的且有效的东西,你自己盈利,别人也愿意花钱买的,就说明你这件事情做得是对的,要用辩证的思维、系统地来检验。理论上计划经济也是对的,前提是它具有足够的信息做支撑。所以最后还是要借助市场的力量。”但他同时提到,市场不是神话,也不是完美无缺,需要一定系统的政策制度来弥补市场的缺陷。

在圆桌的结尾,朱云来总结道,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有很多的积累,它有很多存量的问题,包括投资过多、过剩等,但是跨过这一个坎儿,找对了方法的话,未来潜力还是很大的。

迎接人工智能的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峰会上表示,互联网近年已经是第50年了,50年的互联网到现在还保持互联网流量年増60%,这些增速也会对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予很大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看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比如CPU的芯片、存储器、光纤、移动通信、超算、大数据……用十年的时间来看,有些是60几倍,有些是成本两万倍下降,光纤通信10年100倍容量提升,移动通信10年1000倍的速率提升,超算能力1000倍的提升。

在医学上,现在很多人工智能用在医学上开发药物,美国人工智能能比医生提早六年诊断出阿兹海默病,医疗人工智能的器械也开始投入商用了。

在语音识别方面,人工智能已经超过了人,一般人类语音识别的错误率是5.1%,现在百度对汉语的语音识别,微软对应于的语音识别已经比这个水平要高了。当然,在嘈杂噪声环境下,识别率现在也只有54%,不过人更识别不了,人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包括人脸识别,中国上海依图科技的人脸识别率在万分之一,误失率前提下可以通过98%,银行柜台人员用肉眼比对,误差一般在1%,也就是说机器准确性是超过人的眼睛的。

人工智能对经济效益的贡献,有一些统计,人工智能可以改进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激发消费需求、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有人预测2017到2030年,人工智能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超过GDP的55%,分析了不同国家,其中中国占了全球将近一半,2030年人工智能会带来7万亿美元的GDP增长贡献,占GDP的26.1%,这个数字来源于普华永道,这里面讲了几个领域,是最重要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

AI指数比较高的应用效果比较好的:一是医疗保健,二是汽车,金融服务业不错,制造业反而比金融服务零售业还要低一点,而现在我们首先会在物流上用。要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清华大学张钹院士说,我们现在正在通往AI的路上,现在走得并不远,在出发点附近,但人工智能永远在路上,大家要有思想准备,而这也就是人工智能的魅力。人工智能會使得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或是走到我们的反面,这一切取决于人类自己。

创造顾客需要的价值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表示,我们必须致力于不可替代性,过去改革开放40年,我自己回顾它有两种感受一直在交织,今年我写了致敬40年,我选了一个非常小的样板,顺德40年,因为在那里我跟所有企业家共同互动了20年,我想最能够代表改革开放40年我的感受,应该是我对于顺德40年的感受,所以那本书叫《顺德40年:中国改革开放县域样板》。

写作过程中我有两部分的感受,一是感慨,这个感慨相信大家感同身受,因为开放市场和政府的组合,让我们把财富的力量升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准。可同时我也很忐忑,因为我感觉到了浮躁、泡沫以及我们的欲望,当它组合在一起时我们发现人们内心很难安宁,就像今天很多人讨论焦虑、讨论知识付费,刚才坐在下面听时我在想,如果你决定去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其实红利不红利不应该是你讨论的事情,当你决定了让一个价值成为你的职业、你的商业模型、你的创业以及最终追求的东西时,其实没有风口期。

今天我们会看到互联网技术帮助了非常多的人其实在重新定义行业,它在重新定义行业的时候,就是让这个行业去到一条新道法,当他去到一个新的道上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明显的关系就会变了,你就会产生很多新的知识、新的机会,所以当我们在讲知识付费的时候,同样的道理,就是知识这个行业也因为技术在重新定义,当它被重新定义的时候,这就是一条新的路,这条路同样是产生全新的机会,只是看我们能不能把这条路选择好,不断地去开拓它,如果能,那么你就重新创造了一个道。

2019开始我们是可以比较笃定的,因为你做好你自己就好了,这其实也是我在2019年的时候,我自己在春暖花开写给自己的新年寄语,我希望这是向内求得力量,向外获得共生的时代,愿你我跟上时代的步伐,

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政策框架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在峰会上表示,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经济政策:2013年我们先是针对经济出现的转折性变化提出了三期叠加这个概念;2014年紧跟着提出一个概念叫经济发展的新常态;2015年10月份提出了新发展理念;2015年12月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年末提出了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的时候我们提出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所聚焦的主要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以上理念、思想和战略都是奔着结构性问题去的,都是奔着长期性、内部性问题去的。”高培勇表示。

由此,高培勇得出结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了以下表述: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

换言之,,我们已经初步找到了应对长期及内部结构性矛盾的理论框架,而且这六年多来也围绕着这条主线在做不懈的探索。”他说,“所以我们即使面临问题,但不会感到心神不定,我们是有定力、有自信的。”

预见科技未来

C919飞机型号副总设计师周贵荣在“预见科技未来”环节发表了《大型客机航空电子系统及未来智能技术发展》的演讲。周贵荣为大家介绍了关于民用航空方面的技术,尤其是飞机背后的航空电子技术。

周贵荣表示,航空电子系统技术一直在发展和改进提升,在减小机组负担、提高自动化程度、增加容量、提高安全性、提高运行效率、提高维护性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谈到未来航空智能技术发展趋势上,周贵荣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他表示未来航空智能化应用上最大的一个需要突破的关键是智能化的确定性问题。

”就是它背后是怎么想的,如果智能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不可预知的,那对于高安全领域的应用就会有非常高的风险,未来在智能化确定性和安全性问题解决以后,航空的自动化驾驶完全可以实现。”周贵荣表示。

宅文化中国人比外国人宅

蒙曼表示,宅文化在中国是舶来词,御宅族,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渊源深,以后相互影响的可能性也很大,前两天有一个年度汉字的评选活动,我也说,“汉字文化圈团结起来”,为什么?现在世界四分五裂,很混乱,“群主退群”,但汉字文化圈主要在东亚,分享着共同历史和文化。“宅”这一名词和它背后的含义能在不同国度、不同人群中引起共鸣,所以我觉得也是挺好的一件事。

说到宅,不知道大家同意不同意,一般人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宅,中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宅就是家门以里,不出去就叫宅嘛,所以肯定是男性不如女性宅,或是女性比男性更宅,这是从性别的角度。

另外好像中国人比外国人宅,同样是贵族,外国人做骑士,他们就得像堂.吉诃德那样,没有马,找个驴也得往外走,因为武士是靠剑来征服世界的。中国的贵族,如《洛神赋图》,图里动的是仙女,曹子建看仙女,他是怎么看的?我比一下姿势,《洛神赋》里,曹子建是这样看仙女的(伸着两手),手伸出來是干什么?并不是他惊呆了、震撼了,而是他的两个手各自得有人扶着。那是中国的气派。

曹子建看仙女旁边都跟着一群人,一个人扶左手、一个人扶右手,还有一个人还得在后面拽着他的裾(裙摆),贾宝玉也一样,他去看袭人,一共走出了多远?大家可以回头查一查,(走出了)“二里地”,去看他的丫鬟,搞得人仰马翻,后来说回来时绝对不能骑马,得坐车,为什么?不是怕摔着碰着,是怕人看见不好。所以你看,中国人比外国人宅。

现代人比古代人宅。你看《诗经》里的古代女性,采薇,“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老得采,上外面采。到了五代时就不一样了,讲一个女子“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不懂行的还以为爬山去了,其实那个“小山”是屏风上的小山,小山重叠就是层峦叠嶂,”金明灭”,光透过来了;”鬓云欲度香腮雪”这一句给你指明了这个女性在床上,乌云鬓发堆在脸旁边,”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懒哪,连画蛾眉都懒。

现代人更是这样了,比如说我吧,我是一个粗糙的劳动妇女,我也点外卖,其实就是自己不动手了,劳动人民好像比贵族不宅,这个不重要,得看人类的趋势,其实真得承认,人类因为技术进步越来越有宅的可能了,反过来说宅意味着什么?其实最重要是意味着一件事,越宅对外部世界的要求就越多。我们现在宅在家里,依靠外卖小哥送饭,这是依靠别人的劳动,但这是简单的依靠,贾宝玉的时代、曹植的时代也是那样依靠的,另外一种,你现在宅依靠的是技术的不停进步,所以越宅,你对外部世界的要求就越多,宅能不能导致一些新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是一直在促进技术革新和人力资源调配的网络化,这是一回事。

还有一回事,人越宅,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就越大,这也没有问题,不仅是技术需求,还有一个精神需求,比如我们说春秋战国时代,《诗经》时代的妇女,她的想法更加健康,或者说更加明朗,因为“采采蔷薇,采采茉菖”,为什么“小山重叠金明灭”那位更空虚?因为当她回到宅子里、回到自身时,其实她对精神的需求不是变少了,而是变多了,原来可以通过走向世界得到的抚慰,现在得通过更多精神追求来得到相似的抚慰,所以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丰富。

还有最后一个小话题:宅会不会意味着创造力的下降?原来我们认为创造力取决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人获得知识的途径。宅会不会让人变得只拥有一个头脑,就像几位老师讲的,人会不会因此而退化、变异,更不自由?宅能否引发精神创造的可能?

比方说,我是做唐诗唐史的,我想,李白写的两首最伟大的长诗《蜀道难》和《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奇葩的是李白没走蜀道时写《蜀道难》写得特别特别神奇,李白没有登过天姥山,写天姥山也写得特别神奇,天姥山只是海拔700多米的一座小山,如果李白真的登上去,可能那样的感觉会下降,你会看不到现在诗里呈现出来的天姥山的神奇。所以我说,是不是人专注于精神生活时会产生一种更大、更奇幻的追求。

艺术是人类共通的精神语言

唐双宁表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的精神财富。广义文化包括思想文化、文学文化、艺术文化、民俗文化乃至相对于形而下而言的整个形而上精神世界,其中思想文化占主导地位,是精神世界的核心。

他表示,艺术的本质是美,是人类共通的精神语言;美是净化人类心灵的最佳良药,可以释放人的精神负能量,国外已有医院开始试行”艺术处方”;美可以打破宗教、意识形态边界为人类共同接受;特别是抽象艺术,可以抽出人类共性的真善美,抽出人类的心中之象。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人类面临的主要矛盾可能是物质需求的相对有限性与精神需求绝对无限性的矛盾,唐双宁寄希望于艺术可以缓解乃至解决这些矛盾。

刘亚东:科学发展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前行的。

刘亚东认为,科学除了科学知识以外,它还包括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其中科学精神是统领,它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和理念,它远比科学知识重要。拥有了科学精神会越来越多地掌握科学知识。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批判质疑、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不懈探索、勇于创新、兼容并蓄、宽容失败等等,还有很多。

但是在刘亚东看来,批判质疑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和实质。我们应崇尚科學,不应迷信科学。

首先科学不是万能的,其次科学不代表一贯正确,事实上科学发展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前行的。科学发现都是挑战已知的概念,因而它不可能符合传统的逻辑,所以它引起争议和非议是必然的。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行为过程,也是人类对真理和真相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所以科学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批判质疑。

人类将进入天然气时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金之钧在峰会表示,人类将进入天然气时代。人类走过了木炭时代、煤的时代、油的时代,现在即将进入天然气的时代,未来什么能源可以替代石油成为第一能源?金之钧对此的回答是:大约在2050年前后,天然气将超过石油,成为人类能源结构当中的第一能源,人类进入天然气时代。

同时他也表示,原创性的理论和颠覆性的技术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因为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众所周知,最大的一次油价波动是2008年美国能源危机、经济危机所带来的,而美国人反思后得到的结论是,那是因为科技进步没有跟上,从而给经济带来了不良影响。

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特别是核能以及氢能的开发利用将会是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而这都有赖于科技发展。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人类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拿出精神
谁变成了人类?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