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下的山西农村劳动力培训策略研究
2019-11-28陈普青
陈普青
[摘要]通过对山西省农村劳动力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山西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必要性。在培训方式、培训组织实施以及培训效果及考核方面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山西省农村劳动力培训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劳动力;培训
[中图分类号]F724.6;F323[文献标识码]A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通过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我们可以看出,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教育和培训是脱贫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着力于山西省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中的现状,通过分析和总结,针对当下农村劳动力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相應的对策和决策措施。以期为山西省农村脱贫攻坚提供依据,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提供借鉴。
1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
根据山西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18年末,山西省常住人口3718.34万人,其中乡村常住人口1546.46万人,占比41.59%。但是从产业占比上来看,山西省2018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18.1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740.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4%;远远低于第二、三产业的42.2%和53.4%。由此可以看出,占比超过40%的农村人口仅仅产生了4.4%的增加值。因此,农村经济及农村劳动力需要进一步的开发。
从全省的劳动力配置情况来看,截止2017年末,全省年末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756.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参与劳动力为670.7万人。占比为24.3%。另根据2018年3月山西省统计局发布的山西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2016年末,全省农业生产经营人员801.2万人。按性别分,男性437.3万人,占54.6%;女性363.9万人,占45.4%。按年龄分,35岁及以下145.4万人,占18.2%;36~54岁365.1万人,占45.6%;55岁及以上290.7万人,占36.3%。按受教育程度分,未上过学22.7万人,占2.8%;小学223.2万人,占27.9%;初中469.9万人,占58.6%;高中或中专75.9万人,占9.5%;大专及以上9.5万人,占1.2%。因此从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来看,山西省农村劳动力需要培训开发,急需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劳动者效率。
2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培训方式方面
目前,山西省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方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培训、企业参与型培训、学校参与型培训、农民自主型培训四种。针对这四种培训方式。政府主导型的培训主要是依靠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为农村劳动力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但是,政府主导的培训涉及到农业、劳动、财政以及教育等部门。各部门之间缺乏领导主体,出现各自为政,缺乏相应的沟通和协调。更无法谈及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等问题;其次,企业参与型和学校参与型培训尽管计划及效果相较于政府主导型的培训好一些,但是,山西省大部分企业和学校都在城镇,距离农村较远,造成培训时间较短,培训的深度和对农民的需求了解不到位等情况。最后,农民自主型培训效果较好,但是这种培训主要是以经验作为支撑,对培训人员进行言传身教,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不能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及普及。
2.2 培训组织实施方面
目前,从培训场地上来看,山西省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场地主要是在固定培训场所和生产种植养殖一线。在这两种培训中,在固定培训场所中培训次数明显多于生产种植养殖一线的培训次数;从培训教师上来看,目前培训教师主要是来自山西省内中高职院校、农科所等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来自企业或行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较少,此外,来自河南、山东等农业大省的专业技术人员也较少;从培训内容上来看,山西省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偏重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比如:计算机、月嫂、家政、厨师、缝纫等占据培训一半之多,而相关本地特色产业培训不多。培训内容很多缺乏前期的调研和分析,没有具体区分农民们的具体培训需求,不能切合当地实际,造成培训内容老旧或太过超前。
2.3 培训效果及考核方面
在调查中发现,有30%的劳动者对培训内容不感兴趣,有将近一半的劳动者对培训内容没有完全理解。有34%的劳动者表示不会再参加培训。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上,政府主导型和学校参与型的培训大多没有设计培训效果的考核,更无从谈起培训后的跟踪与改进。企业参与型的培训效果较好于前面两种,但在培训后的跟踪与改进设计也较少。
3 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效果的对策
3.1 整合资源,做好培训规划
四种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方式需要统筹规划,需要政府对其资源进行整合,并做好合理的规划。使其能够进行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培训,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各级政府应该建立相关农村培训的牵头单位,比如由县一级劳动人社部门牵头,统筹规划和组织全县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企业、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部门需要提前报备,各乡镇一级的劳动人社部门做好相关的培训人员的组织、场地的准备以及培训过程及效果的评估。只有这样形成网格化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才能够优化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果。
3.2 夯实培训内容,做到对症下药
首先,是农村劳动力培训师资库的建设。由市县一级的劳动人社部门牵头,通过推选、考试、试讲等方式,并针对农村现有生产方式进行师资的分类和筛选建立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师资库。师资库的培训教师定期进行相关的农村调研和外出学习,每一年劳动人社部门要对师资库教师进行相应的调整。建立相关的淘汰机制。以此提高师资的培训水平和培训效果。
其次,农村劳动力培训内容的选择和把控。山西农村劳动的培训必须基于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培训内容的把控上,地方劳动人社部门必须做好培训需求的调研和分析工作。使得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培训的培训计划、培训实施以及培训效果的控制等工作。
最后,丰富农村劳动力培训方法和手段。农村劳动的培训目前主要的培训方法以现场实践教学为主。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可以开展远程培训、在线培训等。在教学手段方面,除互动教学外,可以借鉴学校教育,采用翻转课堂、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等手段。以此激发学员的培训参与度,最大限度的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3.3 构建培训考核评估体系
首先,培训前,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需求分析。可以以村为单位,对学员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村委组织需求调研表的发放、填写以及回收。县市一级的劳动人社部门对需求进行分析。然后在培训师资库中选派相关的师资进行培训。在此需要注意需求调研表设计的合理性以及针对调研表分析的准确性。
其次,培训中,做好培训过程的评估。要对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反馈,要对教师在培训中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进行评估和反馈,此外还需要对培训过程中的培训场地、培训管理制度、培训后勤服务等做好评估。
最后,培训后,建立学员后续跟踪服务体系。第一,每次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完成之后,相关学员都要填写培训意见反馈表;第二,每位学员在培训后一段时间,必须对学员进行相关的培训跟踪。根据这些情况,相关师资和培训机构做好相关的培训总结工作。
[参考文献]
[1] 黎家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财政支持问题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5(05).
[2] 王雅丽.影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因素及机制研究[J].经贸实践,2015(11).
[3] 廖正娟.湘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模式现状及改进[J].人才资源开发,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