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脚的功劳真大

2019-11-28王冠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19年40期
关键词:汪伦走路李白

王冠

甲: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你知道人一出生,最早参加学习的是什么器官吗?

乙: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嘴呀!你看婴儿,一出娘胎就哇哇地哭起来了。

甲:错!婴儿的第一次啼哭是出于本能,而不是学习。原来在妈妈肚子里,呼吸的任务由妈妈代办,出生后要自力更生了,所以要用哭来启动呼吸。

乙:那你说婴儿最早参加学习的是什么器官呢?

甲:当然是脚呀!你看,新生儿出生时,虽然不能站立起来,就开始用脚蹬了,而且是持续不停地扭动。当他能够站立,用双脚支撑起整个身躯时,就更喜欢动脚了。孩子用脚来学习,大胆地向前迈出第一步,虽然要面临跌倒的挑战,但第一反应就是爬起来,然后继续向前迈步,再跌倒,再爬起来……

乙:跌倒,爬起,爬起,跌倒……你有完没完呀?

甲:说“没完”对,人这一辈子就在不断地跌倒,爬起中度过。每一次跌倒,你都不愿说这就是最后一次。

乙:爬不起来不就是死亡?我最怕死了,你别跟我谈这个好不好?

甲:嘻,看你这怕死鬼的样子!还是回到刚才的话题。每个人小时候都是这样学会走路的,“跌倒了,爬起来!”我们无数次重复这两个动作,从来没有抱怨,也不会退缩,就这样我们学会了走路。

乙: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路是靠脚走出来的,一点不错。

甲: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告诉我们:即使走一千里路,也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乙:古代确实有很多哲学家说的话非常有哲理。古代中国人称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这是怎么回事呢?

甲:是这么回事,中国古代医学家发现人的脚有60个与身体相通的反射区,分别对应人体的各个器官,奔跑、跳跃、跨越,脚的各种运动直接激活心肌,心肌有力量,才可以给身体提供能量。所以说,“人立先立脚”。对了,你喜欢旅行吗?

乙:那还用说吗?游山玩水,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光,可是人生一大快事啊!只是苦了我们的腿脚,一天跑下来,都要累瘫了!

甲:现在旅行有汽车、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古时候旅行主要靠徒步,顶多是坐船。诗人李白就是这样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有一次,他到安徽泾县桃花潭游玩,当地人汪伦热情地接待了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原来是汪伦与乡民来为李白送行了。

乙:这是李白《赠汪伦》的诗句,送汪伦是流传千古的美谈,人人皆知。你跟我说这些干什么呢?

甲:真笨!我这是“抛砖引玉”,懂吗?诗里有个脚的动词,表达了朋友间的深厚感情。是哪一个词呢?

乙:“踏”呗!谁不知道呀?

甲:别小看了这个“踏”字,却与游相关呢!比喻说“踏春”“踏青”“踏雪”,都谈的是旅行之事。“踏”其实是在用脚学习,用脚记忆,用脚来表达人们的感情。

乙:你說得太高深了,我这种低智商的人哪里理解得了呢?还是说点简单点的吧!

甲:行啊,你喜欢玩游戏吗?用脚玩的那种。

乙:喜欢呀!踢毽子、踢球、跳绳……我都喜欢。

甲:很好。这些看似很简单的游戏,却设计得非常科学。它们可以帮助你训练眼到、心到、脚到的能力与协调性,完成脚、眼、心之间的密切配合。手和脚都有一套特殊的学习能力,手脚灵活了,人就变得灵敏快捷。

乙: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以后要多动手多动脚,舞动生命的激情,感受大地的律动,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甲:因此我们从小就要从“跌倒了,爬起来”开始。

乙:我听你的。

猜你喜欢

汪伦走路李白
为什么鸡走路时一直在点头?
赠汪伦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会走路的树
赠汪伦
学走路
倒下的那一刻
好好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