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关注童心、童真、童趣
2019-11-28吴丽
【摘要】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里面包含着儿童的生活,承载着儿童的梦想,诠释着儿童的情感体验……陶行知说,“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呵护童心,引导童真,激发童趣,让学生快乐地徜徉于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天地中。
【关键词】童心;童真;童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案例一:呵护童心——莫让童心偏了方向
【案例描述】
在绘本故事《屋顶上的小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屋顶上的树,站得比谁都高,它就以为自己是这世界上最高的树啦!有一天,下雨了。有一只小鸟飞过屋顶,看见了屋顶上的那棵小树,就落在上面想避避雨。小树扭扭身子说:“干吗在我这儿避雨呀!看你满身都是泥,把我弄脏了怎么办。”说着,它就把小鸟赶跑了。
教学中,当我问起“为什么屋顶上的小树会把小鸟赶跑”时,孩子几乎异口同声:“因为小鸟身上有泥水!太脏了!”
【反思与实践】
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曾提出“情绪ABC理论”。A.即诱发事件,B.即信念和态度,C.则为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后果。真正影响我们情绪、引发行为后果的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孩子们脱口而出的回答,看似正确,实则不然。作为教师,不能在孩子们洁白如纸的心灵上信手涂鸦,更不能让稚嫩的童心偏了方向,必须对其加以正确引导,以形成合理的认知。于是,我和学生展开这样的对话:
师:你们认为这是小鸟的问题。如果可怜的小鸟飞到咱们班的窗前,你会拒绝它的请求吗?学生纷纷摇头。师:为什么?生:小鸟多可怜啊!我得帮帮它。生:小鸟身上的泥水即使弄脏了我的衣服也不怕,我可以洗啊!生: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我们得相互帮助!……师:瞧,你们说得多好!同样的小鸟,被你们毫不犹豫地接纳,却被小树毫不留情地拒绝。那么小鸟被拒绝究竟是谁的问题呢?生:是屋顶上那棵小树的问题。 师:你们真棒!生活中,我们每一天都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对待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态度,正是因为态度不同,才导致情绪和行为的不同。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朋友,他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他曾经说过: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影响我们情绪和左右我们行为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老师希望,你们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保持正确的态度,这样,你的情绪和行为才是合理的!
案例二:引导童真——这样的童真要不得
【案例描述】
一次习作训练所给的素材是:猎人抓走了小猴子……要求学生通过合理想象,续编故事。
孩子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续编是他们的强项。小家伙们小脸通红、小眼放光,真让人感动,可他们续编的故事却让人笑不出来。因为无论是小猴子机智勇敢地逃离险境,还是小动物们齐心协力战胜猎人营救了小猴子,猎人的结局几乎都是悲惨的:可恶的猎人终于被打死,小动物们欢呼胜利!
【反思与实践】
孩子们表现出的“邪恶”与“残忍”让我困惑——“人之初,性本善”,20余年的教师生涯让我始终坚信孩子们是最纯洁的天使,他们向真、向善、向美。然而此刻我却迷茫了:这份“邪恶”与“残忍”从何而来?后来,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人性是具有二元性的——光明与黑暗,崇高与邪恶,巅峰与深渊。透过表层,从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来看人类的天性,我们会发现最基本的善良和尊严。马斯洛认为,当人们表现得不那么善良和正派时,那只是因为他们正在对压力和痛苦做出反应,或者因为安全、爱和自尊等基本的人类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这种解释让我释然并认同——孩子们是在感受到了“小猴子被猎人抓走”的痛苦后,做出了相应的反应,他们正在宣泄着内心的愤怒。孩子们以其稚嫩的笔触,写下了他们最真实的心声——赞扬机智勇敢,歌颂齐心协力,表达“惩恶扬善”的主题。
然而在“懲恶”的过程中,这种“童真”却是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的。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在成语教学、课文教学,甚至在名著阅读指导过程中进行“法制意识”的渗透,如在引导学生理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时,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西门豹》为了破除迷信,把相互勾结危害百姓的官绅和巫婆毫不留情地扔到河里时,在与学生共同阅读名著《水浒传》的“拳打镇关西”“血溅鸳鸯楼”等章节时,我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以暴制暴看似合情合理,但只在法制不健全的古代社会才行得通,在如今的法制社会是完全不行的,我们必须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和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案例三:激发童趣——寻找遗失的童趣
【案例描述】
三年级的一篇课文《马齿苋》描述的是几个山里的孩子身无分文,但进城的欲望却很强烈。于是天没亮,孩子们就钻进豆棚、菜垄去采马齿苋,然后进城卖野菜换钱,吃饭、照相、购物、逛公园……尽情地玩耍。虽然辛苦,但孩子们沉浸在欢乐中,因为他们终于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换来了这份喜悦,而这段经历也成为作者童年最美好的回忆。课上我以读代讲,希望学生能在读中体会这群农村孩子的快乐,但遗憾的是学生虽然声情并茂,但却不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仅仅是朗读技巧的体现。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读得不够充分,还是缺乏情境创设,情感无法自然流露,或者是城市孩子对文中所描述的农村生活太过陌生?我只好重新调整教学设计,准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加深对内容和人物情感的理解。于是,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童年中快乐的生活经历,学生们的回答逐渐丰富起来。但当我问起有谁像文中的小作者那样曾经通过辛勤的劳动换回喜悦的时候,孩子们举起的手又慢慢放下了。可经过再三引导,学生的回答又变成了“我通过努力,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我每天反复练习弹琴,终于通过了八级考试”……更令人遗憾的是,孩子们的脸上并未出现灿烂的笑容,在众多答案中,我也没有寻觅到我所期待的那份童年的快乐。语文课带着遗憾结束了……
【反思与实践】
语文课结束,我的内心是酸涩的:孩子们的“童趣”遗失在哪里了?“语文即生活”,当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中遗失了可贵的“童趣”,语文课堂上又怎能品悟出这种“童趣”呢?
按照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人的思想认识具有直觉性,即不经逻辑分析推理,能一下子领悟到学习对象的本质特征,从而由感官的体验而有所悟。学生一定是从原有生活中获取情感体验,从而建构和完善自己新的情感体系。
因此,以生活为本,丰富学生的童年生活,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成长,才能拥有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于是,我在班级中开展孩子们喜欢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活动——“家有萌宠”,让学生体验陪伴生命成长的快乐;“小鬼当家”,让学生体验艰辛劳动过后的快乐;“我的责任田”,让学生体验尽职尽责带给他们的快乐;“微信速递”,让学生体验同学之间零障碍沟通的快乐……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学会生活的同时,我也在着力引导学生密切语文和生活的联系,通过讲故事、写日记等方式,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离不开生活,而学好语文恰恰能为生活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阿尔伯特·艾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3]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吴丽,女,1978年生,就职于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