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能力

2019-11-28刘盛兰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信息化时代中,知识信息正在以无法想象的速度增长、更新,种类繁多、内容庞杂,在如此巨大数量的信息中,获取到想要的信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中,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处理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本文中,笔者首先介绍了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处理能力的必要性,然后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能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信息搜集;信息处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生产、生活及学习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巨大而显著的变化,而对于信息进行搜集、处理的能力也将成为现代人在信息化时代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不仅能提高现代人类综合素质的发展,更为人们提供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与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处理能力的现实必要性

信息搜集、处理能力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查找、提取、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应总称为信息能力。信息能力作为现代人类应具备的最为基础的能力,也体现了其文化水平的高低。因此在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具有非常现实的必要性。

(一)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信息化时代中,信息作为人类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正在以想象不到的速度发展、更新。只有更快、更准确地从如此庞杂的信息中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才能更好地适应今后快节奏的社会生产、生活。因此信息能力作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为人们的终身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二)是学生学习方式、方法转变的必然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为学生最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 要求学生应自主地获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必要的筛选、分析与整合。这就意味着只有学生具备了必要的信息能力,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

(三)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俗話说,活到老,学到老。尤其是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不进行持续性的学习,就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具有终身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信息能力的具备能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处理、应用到必要的信息,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可能性。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处理能力的策略

(一)传授给学生必要的搜集信息的方法

如何在众多的学习信息中搜集到必要的、有用的信息是需要一定方法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首先就需要教师应注重传授学生搜集信息的有效方法。(1)书籍查找法——最为常规的搜集信息的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通过书名、目录、小标题等关键性的词语迅速地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2)网络查找法——最为快捷、广泛的搜集信息的方法。网络查找法是以互联网巨大的资料库为基础的一种信息搜集的方法,现阶段也成了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或网址,如百度、搜狗、雅虎等。然后指导学生通过输入关键词进行必要信息的查找,并将查找到的资料进行复制、粘贴等操作。(3)采访调查法——互动性的搜集信息的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简单统计表格的绘制与解读。(4)观察记录法——实践性的搜集信息的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围绕观察的目标进行细致观察的同时,还应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5)交流法——反思性的搜集信息的方法。在交流法中,学生通过倾听、吸取同学间的意见与看法,取长补短,进行自我信息的完善及扩充。

(二)指导学生进行信息处理的手段与途径

(筛选、分析、交流讨论)在学生搜集到大量学习资料及信息的基础上,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将获取到的大量信息进行必要的、严格的筛选。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对于可信度较差、没有针对性的信息要予以剔除,以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误导的作用。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自身的体验与感受对信息进行筛选,将那些无关、无用的信息进行舍弃。只有经过这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过程,才能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最后 ,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讨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将自己搜集、处理后的信息进行分享,并提出自己得出的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交流,不仅能帮助学生完善、扩充自身的信息,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于信息搜集、处理的能力。

(三)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搜集、处理的练习

在学生掌握了必要的信息搜集、处理的方法和途径后,教师应结合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搜集、处理信息的任务,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搜集关于桂林山水的图片、文字及相关文章,既能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桂林山水的优美、宜人,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更在锻炼学生信息能力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以此来增加知识储备、充实资料库。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课外阅读读物,并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摘录、剪贴等形式充实自己的资料库,并定期地对资料库进行整理、复习,提高信息搜集、处理的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如社会调研活动、社区环保活动、各种公益活动等,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搜集到自己感兴趣、需要的信息。

(四)帮助学生养成搜集、处理信息的良好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搜集、处理的机会和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习惯,使学生善于、乐于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处理各种信息,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三、结语

总之,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在信息化时代中最为重要与基础的一种能力。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教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对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黄世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积累[J].科普童话,2019(14).

[2]刘菊.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J].中国农村教育,2019(9).

[3]窦汝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J].好家长,2019(15).

[4]曾丹.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性”“教育性”实践[J].山海经,2019(8).

作者简介:刘盛兰,女,1982年生,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本科,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部编人教版)。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