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笔生花

2019-11-28彭杰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学教材语文

彭杰

【摘要】新课改提倡一种新的教材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十分认同这一观点。教师要“授人以渔”,首先要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使学生“得法于课内”。作文教学,亦应如此。语文教材可以说是学生信手拈来的写作源泉,因此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要重视语文教材,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在此,结合中学语文教材的相关篇目,谈谈我的些许做法。

【关键词】语文;教材;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刻画人物

很多学生喜欢写记叙文,尤以记人、叙事类的记叙文常见。无论是记人抑或叙事的记叙文,都离不开对人物语言的描写。恰当的语言描写,能够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直接鲜明地反映出某个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正如鲁迅所言:“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而学生在写此类记叙文时,多采用传统平铺直叙的写作方式,如通过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一些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并呆板地平实叙事,毫无新意。

为此,我们不妨借鉴语文教材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写好上述记叙文。“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介绍人物出场的写作方法,就是采用“先声夺人”的方法制造悬念,避免了直接介绍出场人物的平淡,从而给读者鲜明的印象,激发强烈的阅读兴趣。

例如,鲁迅在《故乡》中对杨二嫂的出场描写就是一个典型:“我”和宏儿正在闲话,沉重的心情刚趋于平静。这时,突然间传来杨二嫂尖利的怪叫——“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在杨二嫂未显庐山真面目之前,这一声尖利的怪叫,使得一个沾染许多铜臭的市井泼妇的鲜活形象就先夺得了读者的注意。再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出场,用的也是“先声夺人”的笔法。文中贾母安排下人为林黛玉配人参养荣丸,在众人“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正”时,一声高叫:“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就即刻把读者的注意力从林黛玉和贾母等人身上转移了,并急于想知道这“放诞无礼”的来者是何方神圣,从而突出“泼皮破落户儿”“凤辣子”——王熙凤在贾府的特殊地位。此外,《琵琶行》(并序)和《李凭箜篌引》两篇课文中,作者白居易和李贺也没有直接从细节描写出场人物,而是通过天籁般的乐声,引出技艺超群的琵琶女和李凭,其表现效果与《故乡》《林黛玉进贾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艺术实践告诉我们,在作品中描写人物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作手法用得恰当,就可以有着一笔拘定人物“三魂六魄”的力量,不仅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弦,而且能推动情节的发展,进一步深化文章主题。

在作文训练中,彭燕丽同学在《家庭趣事》一文中写下这样一段话:“爷爷,我们全家最开心的是你啦,就你最多名字,阿爸、外公、爷爷、舅爹、姐夫、海伯、海叔、亚海……谁的名字都没你多啦。”放学回家还没跨进家门口,就听到大厅传来趣稚的童语,不用说,又是我那可爱的“话痨宝宝”小外甥女来啦。“未见气人,先闻其声”,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童形象立马呈现在读者眼前。

二、“巧妙设喻,侧面说理”——论证观点

在考场作文中,议论文是众多学生选择的文体。而议论文重在通过阐述事理来论证论点。但我在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在写议论文时运用的论证方法单一呆板,写作形式难有新颖之处,读起来索然无味。其实,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议论类文章,其论证方法不落窠臼,很是值得我们写作时借鉴。其中,设喻论证法就是一种极好的借鉴手法。

所谓设喻论证,就是通过打比方来论证论点。它可以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设喻,也可以引用寓言故事来从侧面讲述道理。运用设喻论证法,可以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讲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使读者易于接受作者所持观点。

譬如,鲁迅在他的《拿来主义》中,以“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并且用对待宅子的三种不同态度,分别比喻对待文化遗产的逃避主义、虚无主义、投降主义。这样说理,形象生动,让人折服。再者,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亦是运用设喻论证进行说理。“好战”的梁惠王自认为“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深知若直接向梁惠王提出以仁政治国的主张,断然其不易接受。故孟子在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这个问题前,先侧面用“王好战,请以战喻”的方式启发梁惠王,接着水到渠成地引出“施仁政”“行王道”是解决“寡人之民加多”的唯一途径,自然能使梁惠王心悦诚服地接受其主张。还有,荀子的《劝学》也使用了设喻论证法。如先用“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让人易于信服。

纵观上述,学生写议论文时运用设喻论证的方法,能使原本抽象的说理浅显易懂,更具说服力,让读者心服口服。

专题写作中,罗高荣同学在论证道德与素养的关系时,就作了很形象的设喻。“人是一棵树,而道德是树的根,素养是树之果”, “一棵树的存与亡,在于它的根部;一棵树的成与败,在于它所结的果实,才能引以为荣,成为一棵有用的树!”这样,巧妙的设喻道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作用,没有道德,就谈不上素养;只有让道德之根扎得深入,才能结出素养之果。

三、“情景交融,理趣合一”——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又叫借景抒情,是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段。它是以具体事物为寓情物,表达作者内心丰富而复杂的情感态度。此寓情物,可以是日月星辰,也可以是花草鸟兽,等等。这些自然之物,被作者摄入文中,并赋予其人格化的特点,通过对其细致临摹,来倾注作者情感,表露心迹,达到理趣合一的艺术效果。

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托物寄情类文章,无论是古文,还是现代文,都占有相当的比重。文以载道,教材中高明作者笔下的写景状物文字,无不蕴含着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因此,分析这类文章的基本特点,探寻它们的一般写作技巧,对提高学生这方面的写作水平有极大帮助。

例如,周敦颐在他的《爱莲说》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勾勒出莲的君子形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通过对卓尔不群的莲的特点描绘,凸显了作者对君子刚正不阿的高洁人格的渴慕与敬仰。再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于大革命失败后不久。严酷的斗争现实使朱自清极度烦闷不安,自然“心里颇不宁静”。 通過荷塘月色多处美丽景象的描写,不断地反衬心里的 “不宁静”,之后含蓄而深切地点出“不宁静”的原因。作者追求宁静,却难得宁静,于是荷塘月色就成了他达观恬淡心性的寄托及表白。

由此可见,写好一篇托物言志类文章,关键在于选择合乎典型,能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物象,来挖掘其内在含义,从而阐明作者的情感态度。

我曾让学生选取生活中的某一物,写一篇托物言志作文,其中不乏喜人佳作。刘少云同学写的《牵牛》,立意别出心裁,发人深省。“原先它只是一株瘦弱的小苗,不成气候。那时,它成天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于是,凭着这副嘴脸,它欺骗了一株青竹,开始悄悄地向上长”,“它爬上了最高端,地位稳固了,于是便置自己的恩人于不顾……密布的叶子挡住了每一丝温暖的阳光,发达的根须贪婪地抢着养料”,“牵牛——这个贪婪的坏家伙忘了一点:自己是靠竹子扶持的”,“昨夜的一阵好风,吹倒了逐日枯朽的竹子,也扯下了这可恶的牵牛”。文章极具理趣,含义深远,读起来别有一番味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灵活使用教材,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寻找教材中的“源头活水”,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在模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最终写出“清如许”的文章来。

猜你喜欢

中学教材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