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水稻提高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的技术措施
2019-11-28薛庆锋徐九文王金艳
薛庆锋 徐九文 王金艳
摘 要:经过多年水稻栽培实践,现提出一系列提高其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的技术措施,基本内容包括:适时晚播,适当早栽,本田提早追肥,据本田苗情及时排水落干,落实好施穗肥、喷施赤霉素等延缓衰老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水稻栽培;生物产量;收获指数;技术措施
收获指数是水稻生产效率的重要体现,在总体生物量一定的条件下,提高收获指数是增产的重要途径。黄发松等认为高生物学产量、高效光能利用及生育早期的快速生长才是高产的模式。有研究表明,高收获指数水稻品种具有更好的茎蘖叶发育特性,更能充分利用整个生育期的光能,特别是在后期光合能力强、效率高;具有更好的光合产物运转与分配特性,光合物质能更多地向穗部分配;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库、源、流协调平衡,库大、源足、流畅,能进一步提高产量。经过多年试验和总结,笔者认为提高其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围绕两个关键问题,笔者进行了大量工作和思索,认为适当的肥水管理是提高营养期生物产量的关键,抽穗后延缓植株衰老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又是提高收获指数的关键。
一、根据抽穗期要求适当晚播
昼夜温差对同化物分配有明显的影响,当夜间温度较高,昼夜温差小时,水稻夜间呼吸消耗大,同化产物向籽粒分配显著降低。而夜间温度低时,夜间呼吸消耗少,利于糖分积累,灌浆期延长,穗重和千粒重增高。高温下灌浆的产量低于清爽天气灌浆的产量。抽穗时间宜安排在日夜温差大的季节,如新乡宜安排在8月25日左右抽穗。对短生育期品种,必须适当晚播,才能在抽穗时躲过高温伏旱天气,保证在昼夜温差大的季节抽穗。
二、秧田肥水管理措施
(一)播种后秧田水分管理
播种后到出苗前,保水性好的秧田必须排水,床土保持旱田状态,在浇透底水的情况下,此期间不浇水,以培育壮秧,否则,通气条件差或处于无氧环境,幼苗生长不正常,芽鞘伸长,不发根,培育不了壮秧。但在发现早晚秧苗无露珠或露珠小、中午新生叶卷曲时,这是缺水的表现,必须浇水。
(二)三叶期后水肥管理
水稻三叶期后,种子胚乳中养分已消耗殆尽,如养分缺乏则影响分蘖发根,这段时期为养分临界期,幼苗对养分缺乏较敏感,所以幼苗期需少量的追肥。视秧田肥力条件每公顷宜追尿素60kg左右。
苗床用水水温要在12℃~16℃,从井里刚抽出来的冷水不能作为苗床用水。当秧苗根部土壤温度低于8℃,外界气温低于10℃时都不能浇水。浇水要避开中午高温期,最好是上午8点前,或下午3点到5点期间浇水,阴天不浇水。
三、本田光照条件好,便于肥水管理
水稻种植宜选光照条件好的田块。植株在光照充分条件下,枝条长得粗壮结实,结构紧密;光照强度不足时,茎叶徒长,变得细长,机械组织发育不全,细胞壁较薄,木质化程度较差,结构松软,质地脆弱,易引起倒伏。光照持续时间不足则会影响水稻的光合结构和活性,造成光合速率下降,并使水稻植株生长停滞。
四、适时提早移植
非短生育期品种一般5~6叶移栽,而短生育期品种4~5叶时移栽,以避免在秧田期因营养竞争使营养生长期缩短而过早进入幼穗分化。
五、本田水肥管理
(一)水分管理
1.移栽后至分蘖达标前保持本田充足水分
土壤缺水影响分蘖,但土壤水分过多,减少了通气,使土壤氧气不足,影响根系有氧呼吸,抑制矿质元素吸收,同时,硫化氢等还原物增多,产生烂根,从而降低对矿质元素吸收。如根系吸水过多,蒸腾作用受到阻碍,体内水量过多,则植物组织嫩弱,抵抗力较差。所以,必须控制好田间持水量。
2.分蘖达标后至幼穗分化3~4天排水晒田
要壮苗必须先壮根,使根系与地上部分之间经常保持适当的比例,即根冠比协调。水稻栽培中适当落干烤田,可以加强根系生长,增加根冠比。水稻在萌发与分蘖期,抗旱性较高,拔节以后开始降低,可在拔节前排水烤田。排水后土壤通气条件好,根系呼吸加强,可提供根系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利于根系生长和主动吸水。排水晒田,可减少N素代谢,提高光合产物的合成,提高C/N比值。因前期营养过于充足,C/N比值偏低,水稻易出现疯长,以后抗逆力和结实率会下降。因此,在秧苗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应立即排水烤田,以增强根系的通透性,提高CO2和O2的流通量,提高光合效能,提高C/N比值。
3.幼穗分化3~4天后本田及时复水,至抽穗后25天开始自然落干
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是水稻水分临界期,这时缺水易使颖花退化。孕穗、开花期水分蒸腾量达最大值,需要水分也最多,缺水将抑制穗分化,影响授粉、受精。乳熟期缺水影响灌浆,从而使空秕粒增多,影响结实率,产量下降。幼穗分化进入四期后本田及时复水,如果稻田土层薄、肥力差则拔节前后就应复水。
抽穗后若处于干旱条件下,光合效率降低,叶内同化物质减少,而穗又是一个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代谢库,此时同化物分配又未受到抑制,源叶同化能力降低,加之穗的争夺,必然削弱对其他库的分配,在干旱条件下叶片与根系易于衰老、死亡,影响稻穗灌浆,从而影响结实率和籽粒的饱满度。抽穗后,田间应保持一定的浅水层。
(二)肥力控制
1.底肥以N、P、K为主,兼顾微量元素和有益元素
施肥宜在生育前期及中期,移栽到本田前应施足底肥,秧苗返青后应适量追肥。施肥上,以N、P、K为主,兼顾施用微量元素和有益元素肥料。底肥应注意N、P、K元素的合理搭配,氮肥过多根系生长有所抑制,并引起徒长,叶大而薄,茎秆柔嫩,抗病害能力减弱;氮肥也不能太少,因为它是保持器官寿命、延长生理活性的重要因素。缺P植株瘦小,分枝或分蘖少,P肥过多时,虽叶内形成的碳水化合物易于向根部运输,但也影响硅的吸收,水稻易于感病,同时影响与锌结合出现缺锌病症;缺钾茎秆柔软,易于倒伏和受病害侵袭,P、K肥能促进N肥的吸收利用。缺镁易得缺绿病;缺硫植株较矮小,细胞分蘖受阻,叶小而呈黄色,易脱落,硅非必需元素,但对水稻却是有益元素,对水稻有良好的生理效应,可使水稻生长健壮,提高对病害的抵抗力。稻田若缺少微量元素和有益元素时,应考虑适量施用。
2.移栽后视秧苗情况提早追肥
追肥应适当提早,保证苗期有足够的营养,可提高秧苗的日产量,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3.抽穗前施穗肥,并适当补硼补钙
灌浆期间植株缺氮,易出现叶片早衰,保氮也就保持了功能叶对碳素的同化效率,这是促进叶同化物质向籽粒分配的基础,也是提高结实率与粒重的关键因素,所以抽穗前必须施穗肥。硼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缺硼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母细胞不能进行四分体的分化。生育器官对缺硼很敏感,引起“花而不实”,即使结实,籽粒亦不饱满。缺钙植株易早衰,導致水稻不结实或少结实,子房中的钙作为引导花粉向胚株生长的化学刺激物,从柱头到胎座都有分布。所以施穗肥的同时必须适当补硼、钙。
六、喷施赤霉素延缓水稻植株衰老
抽穗后20天左右,喷施10-5-10-3M的赤霉素溶液,可明显推迟水稻叶片的衰老。高温、缺水、缺N或各种矿质元素、病原体和短日照可促使水稻衰老,所以抽穗前复水、施穗肥、各种矿质元素的施用、安排昼夜温差大时抽穗等都是延缓水稻植株衰老的良好措施。
参考文献:
[1]黄发松,胡培松,唐绍清,等.中国超级水稻育种研究[A].全国作物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56-60.
[2]陈钊明,何秀英,廖耀平,等.高收获指数型水稻品种粤香占主要形态特性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0(4):5-7.
[3]何秀英,廖耀平,陈钊明,等.高收获指数水稻品种粤香占光合产物运转与分配特性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21(3):5-8.
(作者单位: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