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域公共品牌 推进河南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11-28吴笑天
吴笑天
当前形势下,粮食安全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国内外粮食和农产品市场正在重新洗牌,保持和强化河南省粮食产业优势,必须以创建粮油主导产品的省域公共品牌为抓手,厚植优势,补齐短板,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粮食和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首先,粮食安全的内涵发生了变化。2013年以来,我国主要粮食产品形成了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格局。近年来,通过深入推进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情况有所好转,但其反映的结构性问题和粮食库存消费比高企的格局没有改变。在这种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就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以前是有产量有数量安全就有保障了,而现在看,能否保障粮食安全主要取决于粮食竞争力高低。如果国产粮食质次价高,如果企业更愿意用物美价廉的进口粮,我们就是花很大代价把粮食生产出来,也只能存在库里,这样最终饭碗还是没有能够端在自己手里。我国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保护制度,保护程度不高,一旦突破既定额度,我国的小农户就要直面激烈的国际竞争,其结果可想而知。
其次,全国粮食大省的角色越来越重。目前,全国粮食生产的区域集中程度越来越高,真正的粮食产销有余省只剩下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和河南,河南每年调往省外的原粮正常年景已超400亿斤,小麦占全国跨省流通量的1/3强,粮食大省地位大大强化。此外,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产不足需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进口植物油再加上进口油料和大豆榨油占消费量的80%。中美贸易战以来,我国迫切需要提高自我保障程度,花生替代大豆的步伐加快,河南作为全国第一花生大省在国家粮油安全中的地位也在强化。总体看,在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河南已别无选择,必须通过提高粮食核心竞争力图生存,必须破解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们的“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统一”这道难题。
粮食和农业的优势及短板更加凸显
河南已经形成一个涉及全产业链的庞大的农业产业体系。2018年,河南农业总产值达7500亿元,作为农业后加工领域的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2万亿元,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家居”等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也近1万亿元,“农业—食品—轻纺—家居”已构成河南第一大产业群体,总规模近3万亿元。再加上装备制造业中的农机制造、农产品加工机械和化学工业中与农业投入品密切相关的化肥农药等产业,农业全产业链的总规模会更大。如果再考虑到我们自上而下健全的农业关联部门及其农业科研院所,可以说围绕粮食和农业,在河南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体系,其体量及其产业链的健全程度,可以说无与伦比,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基础。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农业小规模分散兼业经营的短板约束越来越紧。从产业链视角看,河南农产品后加工业面对前向环节不是规模化的农场,而是分散的农户,这是一种不平衡的结构,是我们最大的软肋和短板。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进而农业市场化、标准化水平低,是造成当前河南乃至全国主要粮油产品供需不匹配、国内外价格倒挂的根本原因,不仅农民收入低,而且也明显拖累了后加工业的发展。
当前,农业产业链的两端正在发生劇烈变化。在消费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供给提出绿色优质甚至个性化、定制化的要求;在加工端,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市场作用下不断升级,产业更新步伐加快。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短板约束越来越紧。解决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取决于农民市民化带来的农业规模化、企业化,对此我们必须有历史耐心。从中近期看,还是要继续发挥后加工企业对整个产业链的组织协调作用,通过订单农业、垂直一体化等方式,向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粮油种植环节传递、施压,倒逼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使农业走上规模化和标准化的道路。
区域间的新一轮竞争已全面启动
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条件下,一些省份跳出传统的干预式支持方式,越来越把引导支持建设农业区域公共品牌,作为强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引领作用的有力举措。
如江苏省在对本地稻谷优势进行深度挖掘提炼、对江南鱼米之乡和姑苏文化进行深入梳理的基础上,依托江苏省粮食行业协会,推出省域公共品牌──“苏米”,该标准是一项全产业链控制的团体标准,包括稻谷生产技术规程、稻谷储运技术要求和大米加工技术规范等,投入使用后,对加工环节和种植环节都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样成功致力于这一实践的还有“吉林大米”“天府菜油”“山西小米”“齐鲁粮油”“广西香米”“荆楚大地”等。在河南,“新乡小麦”的区域品牌效应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当前,国内农产品市场正在激烈的竞争中重新洗牌,河南农业要在这一背景下保住原有的优势,增加和扩大新的优势,做优做强农业全产业链,必须聚焦省域公共品牌建设。
河南应尽快研究谋划“豫麦”“豫花生”省域公共品牌
与企业品牌不同,区域公共品牌的特殊性在于品牌权益不属于某个企业、个人拥有,而为区域内企业和个人共同所有。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区域公共品牌往往成为政府支持农业及其加工业发展的抓手。
河南围绕小麦、花生两大主导产品打造省域公共品牌的条件和基础比较齐全。从自然地理条件和文化积淀看,河南是小麦、花生生产的最适宜区,产品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小麦、花生种植加工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从产业、技术支撑看,小麦、花生是河南主打农作物,生产和加工主体众多,产业规模大。围绕粮食和农业集聚了一大批农业科研院所,具有强劲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当前,国内外粮油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带有趋势性的变化。为应对激烈的区域竞争,河南正在积极谋划建设“中国粮谷”,打造全国粮食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建议把省域公共品牌建设作为突破口,按照“政府支持、协会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对全省小麦、花生两大主导产品的地域特征、人文积淀、产业基础和发展趋向等进行深度系统研究,创建“豫麦”“豫花生”等省域公共品牌,研究颁布全产业链控制的标准体系,引领粮食产业升级,倒逼对小农户的提升和改造,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