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营锦江机器厂搭建人才成长成才平台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2019-11-28陈海牛孙佳兵唐玉霞

四川劳动保障 2019年10期
关键词:比武高技能人才队伍

陈海牛 孙佳兵 唐玉霞

今年8 月底,2019 年成都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单和首席技师制度企业名单出炉,国营锦江机器厂被认定为成都市支持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单位。该厂的“李旭劳模工作室”“梁学成技师工作室”被认定为2019 年成都市首席技师工作室。截至目前,工厂已有4个市级首席技师工作室。这是工厂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的缩影。

近年来,这家有着60 多年历史的航空装备修理企业重视发挥技能人才的传承引领作用,以技能比武、大师工作室为载体,大力培育技艺精湛、精益求精、创新创效、群众公认的工匠典型,打造了一批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精明能干的装备维修保障领域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队伍,为军地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搭建舞台 营造学比赶超氛围

“谁英雄谁好汉,技能竞赛比比看。”近年来,国营锦江机器厂以素质提高为重点,工作落实为基础,多层面、全方位开展群众性岗位技能比武活动。工厂充分利用技能比武促进学习技术,以技能比武培养高技能人才,以技能比武搭建人才展示舞台,不断提高职工素质和技能水平;充分利用技能比武活动以训促赛、以赛带训,让广大一线职工立足岗位勤练技能、增强本领,并从中选拔技能出众的人员参加全国、省市级技能大赛。

在工厂,职工之间学技能、练本领的“学比赶超”蔚然成风。2016 年以来,工厂先后有10 余名职工在国家、省市级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2017、2018 年组织了90 余个竞赛工种的比赛,参赛人数达2200 多人次;在2019 年4 月举办的武侯区数控车工、冷作钣金比赛中,工厂职工包揽了两个工种的前6 名;职工瞿德锋获评首届“金牌蓝天工匠”、全国技术能手;2019 年,工厂11 名职工荣获首届成都工匠荣誉称号;职工吴传华被授予第二届“四川工匠”荣誉称号。

今年3 月,工厂隆重表彰了140 余名技能比武获奖职工。“工厂就是要大张旗鼓地表彰这些技能人才,营造出有本领吃香、学技术光荣的氛围。”工厂陈厂长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让获奖选手倍受鼓舞和振奋。

|瞿德锋带领工作室成员解决生产难题|

健全机制 打通人才发展通道

“工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人才是第一要素的关键。当前,工厂的人才数量、质量还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需求,我们要着力解决好高技能人才培育问题,让更多工匠脱颖而出。”在谈到工厂的长远发展时,陈厂长如是说。

工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坚持“人才兴厂”战略,不断与时俱进探索人力资源机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推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开发,鼓励职工勤学善思、锤炼技能、成长成才,为打造高素质职工人才队伍注入了不竭动力。工厂持续完善了《岗位成长规划管理办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管理规定》,建立健全了职工技能成长激励机制;实施幼狮计划、鸿鹄计划,建立青年骨干人才培养机制。为激励更多的职工提高技能、成长成才,工厂在职称评定、评先推优、薪资增长、职工疗休养、选送学习培训等政策方面对技术专家、工匠能手等人才都给予了一定倾斜。工厂还通过员工能力素质提升考核、单位及班组内部竞技比拼等途径鼓励职工锤炼技艺,不断提升岗位技能。

根据职工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工厂不断加大对培训体系、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全方位的建设投入,通过培训中心实施基地级、常态化、多形式、大范围的职工技术技能培训,想方设法为职工队伍“提素”保驾护航。工厂推进培训能力建设,培训中心获评成都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资质,通过校企合作、跟研跟学等形式,每年有计划、有梯次的组织送外培训,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为企业的长足发展积蓄了人才资源,也为职工打通了成长成才的发展通道。

示范引领 打造创新人才队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充分发挥技能人才领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提升工厂员工整体素质,推动工厂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为工厂的发展建设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工厂按照成都市“三室一制”的工作要求,选拔专业技术高超、具有钻研精神、获得工厂及以上技能大赛奖项、有一定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的技能大师作为工作室带头人,健全工作室制度流程、完善设施设备,提供资金支持,大力推进工作室建设。工厂先后成立了10 余个以劳模、工匠、技术专家为带头人的大师工作室,围绕技术创新、解决生产瓶颈问题开展攻关活动、传承技艺绝活、培养帮带新人;聘请工匠、技能大师担当新员工的培训教员,作为练兵竞赛活动指导老师、评委、教练员等,让工匠大师们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发光发热。

作为工作室的领军人、成都市“技能带头人”的吴传华对青年职工进行专业技能、工艺技术等多方位的传输指导的同时,更注重给青年职工压担子,使他们带着问题学、带着压力学、带着责任学,工作室的年轻职工很快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生产技术骨干,多名职工在技能大赛上获得数控铣工、车工的一等奖和二等奖。

一个个项目的攻关告捷,一个个鲜活的榜样形象,工匠精神在职工心中萌芽生根,大家在榜样的示范引领下,精益求精、争做工匠,也取得了一项项硕果。2018 年度,工厂建立的工作室攻关计划立项37 项,实际完成30 项,完成率为81%,同时完成了68 项生产急需任务;传带培养了23名技术承接人,完成160余个培训学时;陈跃工作室“某型发动机整流器叶片更换方法”和胡海波工作室“Safir辅助动力装置起动试验模拟器的设计制作”2 项攻关项目申报专利获得受理。吴传华工作室被命名为“四川省职工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江山工作室被命名为“四川省机电冶煤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如今,在国营锦江机器厂搭建的职工成才的舞台上,一批批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们不断成长,实现个人与工厂的共同进步,为将工厂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直升机修理基地,为装备保障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比武高技能人才队伍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高技能人才“四元三阶六同”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比武激活力 实干写担当
比武
比武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人才队伍:发展机制待完善
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