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江
2019-11-28
曹意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莱辛在《拉奥孔》中论断,具有视觉属性的物象是绘画的特殊题材。在时间上相互连续或部分相互连续的物象被称为行动,而行动乃是诗歌的特殊物象。人们由此相信,绘画表现静态的形(form),它将千变万化的世界之某一瞬间凝结在二维平面上而成静态之像。与之相对,言语是时间的艺术,借字句节奏连缀而传达线性意象。人们通常援引莱辛的观点来说明诗画的区别,并将之与贺拉斯的“诗如画”相联系。其实贺拉斯之语亦可翻译为“画如此,诗亦如此”。既然如此,画和诗一样,也能表现时间。因为,无论是在诗歌中还是绘画中,“形式”与“时间”都是人类组织对物质世界体验的两个轴心。许江认识到传统诗画界定中的问题与机缘,以他特殊的绘画语言去证明:绘画实际上集这两个轴心于一体,而平面、静态的绘画形式本身即是表现时间的载体。
在许江的作品中,形式与时间创造了绘画再现的内在不稳定性,使绘画平面具有了多重推论的可能性。在西方思想史上,形式有两副面孔:形式=理念,即无形;形式=坚实的形状。前者是心灵内在的观念,后者为外在于心灵的观念,然而,它一直是与稍纵即逝的感觉,与经验的细节相对立的。中国哲人也讲“大象无形”,无形乃天地之本,形乃大一。情感与经验如飘飞的雪花,形状各异,千变万化。这万千的变化归于“大一”。时间与形式,实际是共生相成的。在许江的绘画中,被再现的实体的形式是画家思考与绘画行动的时间记录,但作为视觉再现,时间比形式具有更多的内在的不稳定性。
许江 葵园十二景——六叟图 布面油画 180cm×200cm 2005年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形式与时间。我们觉得易于找到向别人讲述时间的方式,但难以发现向人们演示时间的手段。言语,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在连续之中令我们感到一种不属于空间的秩序。我们运用时态和连词表现顺序与变化。相形之下,一幅画表现一个或多个实体,自身就具有某种永久形式。将之视为某种再现,就是承认这个空间片段具有某种稳定的特征。许江的画,用激越的笔触、层叠的色彩,取消了这一时间与形式的界限,画家本能地将绘画转化为“表演”,充满独特的时间意识与历史感的“表演”,亦即通过某种具有表演性质的形状、色块再现时间。这种时间序列就是“历史的风景”的实质内容。许江的画证明,人类既用言语讲述故事,也用图形讲述历史,我们在许江画面上见到的每一个构形,都会立即在我们想象中演化为形式存在的潜在空间,每一个游离于静态之外的形式变化,都会为我们激活一个新的空间。
许江、孙景刚、邬大勇 国美春秋——清明 布面油画 300cm×900cm 2018年
许江 葵园十二景——安公子 布面油画 180cm×200cm 2005年
许江 无地花 布面油画 280cm×1080cm 2010年
许江 东方葵——金塔 布面油画 280cm×540cm 2014年
许江 东方葵——狂飙 布面油画 280cm×540cm 2014年
许江 晚风为谁而追 布面油画 280cm×720cm 2009年
许江 秋葵会否变红 布面油画 280cm×900cm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