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1000核岛建设工程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探讨
2019-11-28李旭明
李旭明
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1
1 AP1000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形势
AP1000采用模块化施工技术,颠覆了先进行土建施工、后进行安装的传统施工方式。安装与土建几乎同时开始进行施工,在主要模块安装就位后,立即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导致形成大量低于混凝土表面的房间,由于永久性通风系统还不能投入使用,所以会形成较大数量的受限空间。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01年到2009年8月,我国在受限空间作业中因中毒、窒息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共2699人,每年平均300多人。
2 受限空间危险源识别
根据AP1000施工特点,受限空间内作业主要有热作业、机械设备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同时由于配合上述作业,还需进行临时照明安装、清理除锈等。根据现场施工经验和相关安全学资料,AP1000受限空间作业有害因素有:通风不畅,有害气体不易排出;空间内部一般较为狭小;空间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受限空间多为金属结构;空间内部高处作业较多;空间内部温湿度较高[1]。
3 控制措施
3.1 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措施
(1)安全警示。在各受限空间入口明显处张贴警示标识,警示标识采用反光材料制作,内容包括受限空间编号、名称、受限空间作业管理要求、受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受限空间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及应急救援联系方式等。
(2)安全监督检查。将受限空间检查表纳入项目部现场安全检查标准化表格,每天对各受限空间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不定期对受限空间环境和作业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输入信息化管理软件中,通过计算机统计分析违章趋势,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3)培训教育。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大,要求进入人员必须经过项目部受限空间作业专项培训,明确作业主管人、作业监护人和作业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注意事项,给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发放受限空间培训帽贴,现场作业中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人是否经过培训[2]。
3.2 消除环境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1)设置临时通风措施。空气流通不畅是受限空间作业最大的危险源之一,为保证受限空间内的氧气含量在允许范围内,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设置临时通风措施,通风措施应设置为压入式送风,如采取通风后,监测出的环境空气指标人不能满足作业要求,则须增加通风措施,保证作业环境满足要求,并定期检查通风系统运行情况。
(2)封闭管理。对受限空间实施封闭管理,在受限空间入口处设置隔离门,并上锁。施工队需进入施工时,在办理作业票的同时,向工程部借用受限空间门钥匙。该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未办理作业票私自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的情况,同时也可以落实受限空间内部文明施工和通风措施维护的责任单位。
3.3 完善管理制度
(1)落实各类人员安全责任。作业主管人、作业监护人、作业人员及审批人员需清楚的了解作业中各自所负有的安全责任,熟练掌握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状态下所需的自救技能[3]。
(2)作业许可制度。受限空间一般作业空间比较狭小,且空气流通不畅,所以应避免多个作业点通知作业,落实受限空间作业许可制度,可以有效控制受限空间作业人数,可以清楚的掌握现场受限空间作业开展情况,可以控制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实行双许可制度,即受限空间内部动火作业须办理受限空间动火作业专项许可,加强对受限空间内部火源控制。
(3)环境检测。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后,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必须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害气体浓度值等检测工作要求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
(4)危害评估、告知。定期对受限空间及有可能是受限空间的区域进行评估,识别作业范围内的危险有害因素,并发布、告知现场施工人员,确保作业人员能清楚的了解受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在受限空间作业施工入口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告知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防控措施。定期对项目部全部施工活动进行危险源辨识,通过统计过去违章、事故事件情况,结合老员工工作经验,采用LEC评分法,确定危险源等级,并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
(5)严格配备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在有限空间实施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可采用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害,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6)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制定受限空间作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应急响应组织机构,明确应急响应中的人员职责和响应流程,定期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发布应急联系方式等[4]。
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作业救援要求的应急物资:至少包括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船型担架,救援三脚架等。应急物资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物资状态良好,随时可以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