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019-11-28阳娟

商品与质量 2019年15期
关键词:活动课生活化环境

阳娟

重庆市长寿区桃源小学校 重庆 401220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学习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揣摩和理解前人,从而改变社会环境,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在素质教育下,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教学中的重点,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锻炼思维能力和总结创新能力。通过社会实践课程,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开阔视野。从而对学校的教学做出有利的补充。然而,当前的社会实践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一些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上,在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上。他们过分依赖教材和资料,不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二是教学手段单一,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三是教学设备缺乏,不能创造良好的综合实践教学环境。

2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

2.1 贴近生活,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小学生往往更愿意去深入了解、探索和研究。人类学习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学习,更好地了解其他事物和环境。才能趋利避害,更好地生存下去。在小学综合实践课上,选择更贴近日常生活的科目进行教学,无疑能够激发小学生更大的兴趣。通过社会实践课,把生活和学习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比如在小学科学课上,有一节围绕植物的课,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学校户外活动。或者在公园里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观察学校或公园里有什么植物,这些植物有什么特性,什么样的植物适合什么样的生长环境,植物对环境的影响等等。这不仅能让原本枯燥的教学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通过触摸、观看具体的学习实例,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2.2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学会灵活运用。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体验生活的积累。因为有很多知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热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2.3 联系实时热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导致很多学生自私自利,缺乏责任心。将综合实践课程与社会实时热点有机结合,一方面,我们可以把学到的知识整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学以致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近年来,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教师可以根据时事新闻,联系课本知识点,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与我们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环境问题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2.4 找准切入点,提高学习效率

在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选择更贴近生活的知识点,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因此,准确选择切入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5 依托家庭,拓展信息渠道

学校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充分配合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利用多种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假期可以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去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 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以所学知识为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大胆探索,在探索中总结积累经验,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实践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补充了传统教育的不足。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既简化了教学,又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对培养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和思考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在实践课程中接触社会实时热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轨,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三观。

猜你喜欢

活动课生活化环境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活动课
漫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