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9-11-28蒋正国

商品与质量 2019年15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建设

蒋正国

镇江市城市干道建设监理处 江苏镇江 212016

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交通出行是城市居民不可缺少的活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城市交通需求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交通拥挤和交通堵塞的现象日益突出。无论是我国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都不同程度上出现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困扰着城市发展的重大难题,交通拥堵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突出的影响。这体现在:第一,交通拥堵造成时间延误。这既浪费了城市居民大量的出行时间,增加了居民的机会成本,又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据诺贝尔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研究发现全球每年因拥堵造成的损失占 GDP 的 2.5%;第二,影响交通安全。交通拥堵易使人们在等待的过程中产生焦急烦躁的心理,特别是严重堵塞可能造成驾车人和乘客的烦躁不安和心理失衡,增加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影响到交通安全;第三,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增加城市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堵导致汽车频繁的怠速,加重了城区的空气污染,影响城市低碳环境的建设,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无疑,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是摆在世界各国政府及城市建设决策者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有必要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寻找有效的治理对策。本文将基于交通位的概念对交通拥堵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原因

(1)是道路建设速度跟不上城市拓展速度和机动车增长速度,路网密度偏低。2017年城镇人口777万,达到规划人口的65%,但目前快速路仅建成48%,主干路仅43%、次干路仅28%,道路建设的速度,特别是主次干路与用地、人口规模的实现率不匹配。近三年,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4%,而主城区道路长度年均增速仅3%左右。

(2)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由于城市规划布局的不合理,特别是城市功能布局的不完善,导致大量不合理的交通位的产生。许多城市在建设新城区时,把新城区设计并建设成“卧城”,商业服务设施相对缺乏,交通服务严重滞后。导致居民工作地点远离其居住地,导致大批的居民每天早晨像海潮一样涌进市中心或在城市另一头的工业园区,晚上则像退潮一样千辛万苦返回“卧城”。例如,在北京,居住在通州,上班地点在海淀,这导致了刚性的通勤需求,而这种交通位在规划合理的情形下是可以避免的。交通位的产生是与城市规划布局、交通布局、区域空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正是城市综合规划,决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人口、就业岗位等分布,在宏观上决定了交通发生、吸引、分布和城市交通的主要流向与流量。但在城市规划中对交通规划布局考虑不够的情形下,易引发不合理交通位的产生。

(3)道路交通资源建设安排不尽合理,分布与需求不协调。近五年主城区道路建设主要分布于内环以外地区,而机动车的使用主要集中于内环以内,中心城区道路设施承载力已经基本饱和。

2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缓解策略

2.1 完善系统大数据共享价值

在借助大数据分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在于采集数据成本较高。在诸多路段普遍建设数据采集传感器的成本较大,如果仅以政府资金作为建设成本,显然难以维持长期的数据采集业务。完善交通系统的大数据共享价值是优化交通路段拥堵信息大数据采集的主要方案。这种共享价值在采集交通拥堵数据之后,为线下实体提供有利于阶段性发展决策的数据信息,然后将交通数据采集的成本进行商业分摊,降低单独采集和分析处理数据的成本,让交通大数据应用降低城市路政开支。例如,在建设机场附近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时,可以引入多个参与主体,包括地面处理公司、航空公司、海关、零售商、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等。每个参与主体都需要对各自领域的交通大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将数据信息共享。发挥出大数据进行对于辅助其他交通事务管理的支持作用。例如,零售商的大数据采集可以分析旅客分流情况、机场班次大数据分析可以为城市新入客流做出客观判断。将诸多终端影响交通情况的大数据信息进行共享,有助于交管部门整合交通大数据资源,并构建更为合理的交通拥堵治理方案。

2.2 引导交通位的合理产生

居民有权自由选择自己的出行方式,政府应通过引导和调节保障每个人出行权利的实现。政府在提供多种方式和更多数量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公共交通装备基础上,应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和调节居民的交通位的选择。交通管理部门在现有既定布局的基础上做好车流、人流的组织调配,对交通进行监控、指挥、引导与疏散,以改善交通秩序,提高交通运行质量。居民通过价格、时间和舒适度等对比确定自己的出行方式,政府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出行比例,城市交通在合理引导和调节过程中健康发展。政府可通过提高行车成本,推行机动车限行措施,降低公车的保有量,限制私家车的使用,积极提倡市民绿色出行。

2.3 实行城市交通时空分流,减少交通位的重叠和交叉

城市交通时空分流是从时间和空间上来改善交通高峰的交通位过于集中的问题。在时间方面,在上下班高峰期,按不同的行政区域适当错开上下班时间安排,从而避免上下班交通拥堵的问题。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改变机关、事业、学校等部门的作息时间,实行不同的上下班时间。工商企业则根据错时上下班原则,结合自身生产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确定上下班时间。在空间方面,由于大城市交通拥堵严重的一般是位于市中心繁荣地带的老城区居多,而老城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改造或扩容的难度很大,因此,可以通过在郊区建立卫星城,增加多个城市分中心的办法来缓解原有市中心的交通压力。时空分流的实行依赖于信息化、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技术的应用,应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的不断应用。

3 结语

伴随着我国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代步工具数量以及种类也变得越发丰富,更多私家车涌入城市有限道路上,交通的需求总量呈现直线上升的变化趋势,交通供需关系十分的紧张,其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致使我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升新形势下大城市的软环境舒适度,其中以交通为切入点是重点之一,通过加强政府主导交通发展、强化交通部门道路管理、提高广大市民交通遵纪守法程度,同时加大新型交通形式(如轨道交通)建设与创新是大城市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关键,通过有效的措施来改善人们的出行生活状态,不断提升新形势下交通参与者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交通建设
水泄不通
繁忙的交通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小小交通劝导员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城市交通旅游电子地图的研究与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