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把好人口调查入户登记关

2019-11-28李艳红

商品与质量 2019年37期
关键词:调查员入户人口

李艳红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统计局 山西运城 044000

人口抽样调查,是准确及时掌握每年人口变动情况,为国家检验人口政策和人口计划执行情况提供可靠的调查数据。通过人口抽样调查,可以了解全国人口数量、结构、素质、分布、居住和迁移等情况,为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服务提供决策支持。人口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人口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并根据所得的数据推断总体相应各项指标值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只调查被抽取的一部分样本。要保证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质量,就要努力做好各环节的工作,入户登记是调查的许多业务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人口调查提取原始资料的关键,调查资料是否正确,与数据质量直接有关,决定人口调查工作的成败。每年都要进行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结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无奈,不禁对如何做好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工作加以深思。

1 入户登记遇到的难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人口日益增长、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流动人口变动愈来愈频繁、人户分离现象更加普遍、人们法律意识和戒备心理增强,都增加了人口调查的入户登记工作难度。

1.1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思想严重

部分人群对人口抽样调查工作重视不够,人口抽样是为政府正确掌握人口数据,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从社会发展角度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社会对这个调查的认识不够充分,所以不配合及一般程度配合占比较高,如不加以重视,则会影响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

1.2 城乡调查难点不同

城市新建小区是最难调查的,入住率低,配合程度差,流动人口多,居住复杂,邻里交往少,造成调查登记“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话难问”,特别是农村人口在城市购买商品房,不定期居住,调查员难以鉴定是否为调查对象,直接影响了人口调查工作;农村人口居住简单,调查员知根知底,人口易查清,难点在于外出人口多,尤其长期外出人员,多年在外,邻居、亲戚都不知道现居住具体地址,具体从事工作等详细信息,调查表难以填报准确[1]。

1.3 社会治安原因使得被调查户心存戒备

同时近年来受上门推销保险、兜售产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被调查户每当听到敲门声,大多数人都提高警惕,需调查员再三说明情况才肯开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调查进度。

1.4 调查对象不同入户难

部分调查对象有财产安全、个人隐私等顾虑,瞒报、虚报现象严重存在,很难得到详细的调查资料信息;个别调查小区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少数家庭不理解,产生不满情绪,不愿接受调查;有些高收入人群怕露富,以隐私被侵犯的理由拒绝调查;自由职业者、征地拆迁对象,因有不满情绪而抵制调查,甚至辱骂、伤害调查员;特殊行业服务人员,因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不愿透露个人有关信息;不法人员,因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调查人员有时会受到一些特殊人员的口头恐吓、身体骚扰或暴力威胁等现象,导致调查工作难以正常进行。

1.5 调查的时间很难掌握

对于农村地区,调查人员较容易进行入户调查,如果户主不在家,调查人员可以到村里、地里去找;但是,城镇的情况更为复杂,大部分居民都住在楼房里,白天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家,所以他们不轻易为调查人员开门;或者正好赶上居民休息,不积极配合调查;还有些个体商贩,白天不在家,晚上收摊较晚,调查员要等到很晚还要去打扰,造成一次入户成功率占到50%左右,二次入户成功率占20%左右,有些还需要经过三次、四次,甚至五次入户才能见到调查户,这些问题势必严重影响调查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1.6 “两员”素质制约调查质量

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是人口调查具体承担者,肩负着各项调查工作任务,其文化素质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经验的多少、业务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农村,由于很多青壮年或有一定文化、劳动技能的人员外出经商或务工,留守多为老年人、妇女儿童或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很难选聘到适合的调查工作人员,加之运用PDA现场采集数据,在业务技术处理上提出了高要求,使得熟悉情况的老调查员不会使用PDA,会使用PDA的年青调查员又不熟悉情况,就造成每个小区需要两个调查员,但是经费又不允许,给调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惑。

2 解决入户难问题的对策分析

2.1 加强组织领导

工作干得好坏关键在人,领导的态度决定工作的成效,领导要确实把工作抓在手上,以强烈的责任感严格选调调查人员,扎扎实实进行培训。同时,与各乡镇、社区主要领导协同作战,相互配合,建立完善的奖惩考核机制,从思想上强化认识、提高觉悟,从制度上加以约束,促使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推动数据质量提升。

2.2 强化部门协作

提前做好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工作,争取得到理解和帮助。充分发挥派出所、计划生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的作用。这些部门在基层都有自己的组织队伍,对人口管理规范化。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和人才力量开展人口调查[2]。

2.3 建立整体联动机制

与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楼长、物业管理人员等有关人士建立良好关系,了解各户基本情况,在上门登记时,在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楼长、小区物业管理员等熟人的引导下进行入户登记,大大降低了人口调查的难度。村、社区要强化走访制,完善社区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居民家庭档案,充分掌握所辖区域内的居民家庭及个人信息,这样既可以认真履行社区工作职责,优化人口管理,堵塞漏洞,促进治安管理,又可更好地配合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为人口抽样提供便利,提高工作效率。

2.4 做好宣传工作

在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中,宣传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户外广告等新闻媒介加大宣传力度,使被调查者充分了解调查的意义、目的和要求,消除思想顾虑,依法配合调查,如实申报人口信息逐渐强化群众的认知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积极营造良好调查氛围。

2.5 提高入户调查技巧

(1)树立形象,态度友善。人口调查是一种政府行为。调查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的形象。因此,调查人员应衣着整洁,礼貌大方,这不仅是他们个人形象的展示,也是他们对被调查者的尊重。要根据年龄、职业准确称呼对方,亲切交谈,给居民留下良好印象。

(2)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提高被调查对象积极配合的关键是使开场白简洁明了,意图明确,重点突出,亲和力强,包括我是谁,我想做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这次调查,说明不会占用对方太多时间,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希望得到对方的理解和支持[3]。

(3)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先问一般问题,然后问敏感问题,先完成简单问题,然后再询问复杂问题。随着调查的进行,被访者的警惕性和戒备心也会降低,此时,询问一些敏感的问题,受访者合作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有利于调查的正常开展。

(4)营造环境,拉近距离。在住户家中如发现一些问题或自己可以解决的事情,可以善意的提醒和帮助以拉近与住户的距离。如果住户提出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与民生政策有关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不能一下子拒绝,因为调查人员代表着政府形象,应该以真诚对待受访者,并尽最大努力反映居民实际问题。

(5)择时入户,分类调查。调查员要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确定入户时间,例如周六周日在上午九点至下午一点半,下午三点至下午六点,晚上七点至晚上九点半,工作日利用中午和晚上下班以后再入户登记,同时选择入户时间时要注意考虑他人,尽量减少调查工作对被调查人日常生活的影响。对入户调查时不在的住户,一是通过楼长、知情人、物业部门和邻居等了解该住户一般在家时间、联系电话等方式,采取多次不同的时间段上门或者在住户门口留有纸条、打电话再预约时间;二是采取白天看门窗,晚上看灯光的办法,判断住户是否在家;三是对租房户,可以采取联系房主的方式进行询问。

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每年都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特点,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被调查人口的多样性,决定了调查员在入户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多样性。调查员在不停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经验,积累询问技巧,在互相交流中借鉴好的经验方法,通过观察和思考,结合不同受访者的实际情况,使用灵活巧妙的技巧可以有效地解决“入户难、进门难”等困难,使每个被调查家庭积极配合调查,如实申报调查资料,以保证源头数据真实可信。

猜你喜欢

调查员入户人口
提升乡村社会调查员素养浅析 以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员为例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浅议房屋征收稳评入户应注意的问题——以某旧城区改建项目入户调查为例
我国家事调查员运行现状研究
探讨三网融合及光纤入户技术的应用
关于FTTH平移入户难解决方案的有益探讨
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方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