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鞋的物理性能检测

2019-11-28卓燕琼

商品与质量 2019年15期
关键词:物理性能试片鞋类

卓燕琼

深圳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我国是当之无愧的鞋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鞋的质量与消费者的健康卫生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穿着需求,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家贸易地位,缩小与国际先进国家对标准的认识定位距离,我们需要学习并建立一些物理性能检测方法来衡量鞋子的质量,常见的衡量鞋子性能的指标主要有面底粘合强度、大底耐磨性、防滑性和整鞋耐折性等,本文将以这四种常见的指标来浅谈鞋的物理性能检测。

1 鞋类的物理性能检测

1.1 面底粘合强度

在目前市面上销售和出口的鞋子中,大多数鞋子的制作都需要使用胶来粘合,并且粘合处的强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鞋子的耐用性,此外,使用胶粘合的鞋子与硫化鞋、缝线鞋、注塑鞋、等其他不使用粘合剂的鞋类相比,具有生产周期短、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外观种类多等明显优点,是广大生产厂家的首选[1]。

1.1.1 方法种类及适用范围

胶粘鞋的粘合强度主要通过鞋帮拉出强度、帮底剥离强度和帮底粘合强度表征。由于粘合的强度对鞋子使用的耐久性有着很大的影响,业内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检测标准来检验鞋子粘合处的强度,欧州标准常用有三种,BS 5131 5.4-1979,此标准适用于鞋底延伸出鞋面的模造鞋和胶贴鞋。

1.1.2 简要操作步骤

上述三种方法都需要在成品鞋上取试片来测试。BS 5131 5.4-1979是从鞋子左右脚,内外腰以垂直的角度切鞋面、内底和外底,做成一只宽为25mm,楦底边沿到鞋面的距离大约为30mm,楦底边沿到鞋底的距离大约为15mm的试片,不用除去内底。用拉力机的上下夹具分别夹住试片鞋面部分与鞋底部分,拉开约10mm,记录平均值及初始的峰值,除以试片宽度即为胶着力,通常用N/mm表示。

1.1.3 结果解读

在剥离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试片的破坏类型,测试完成后除了计算剥离强度,还需评估试片剥离的破坏类型和各种类型占试片剥离面积的百分比,精确到10%。试片剥离的破坏类型上述三种标准都归结于以下:(1)胶水到材料的粘合力不足;(2)表层材料被破坏;(3)深层材料被破坏;(4)胶水中间被撕开;(5)胶水间没有胶合力;(6)胶水间的胶合力不足;(7)材料表面涂饰层先被撕开(出现起始峰值)然后再沿涂饰层与基布层撕开。

此物理性能的检测结果为试验过程中的平均剥离强度,可以较好的表示成鞋面底粘合强度;并且检测仪器精度较高,技术要求比较低,不需要设计一套全新的实验仪器。因此,至今在业内仍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作为出口欧洲鞋类产品标准的指定引用检测标准。

1.2 鞋底耐磨性

鞋底耐磨性是鞋类商品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因为鞋底耐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鞋子的寿命,并且鞋底耐磨性是大部分消费者在选购鞋子时都会考虑的重要因素,所以各大协会都建立了鞋类商品耐磨性的测量标准[2]。

1.2.1 方法种类及适用范围

欧洲常见标准为ISO 4649-2010,EN 12770-1999,ISO 20871-2001,BS 903:Part A9-1988,method A,SATRA TM 174:1994 &SATRA TM193:2004等。

1.2.2 简要操作步骤

DIN测试方法的主要步骤为:首先裁取3个直径为16±0.2mm圆形试片,表面不平整的应先打磨,试片厚度不小于6mm,如果单层试片达不到规定的厚度,可以通过加垫片来拼凑。其次,用标准橡胶对砂纸进行校正,标准橡胶片的重量损失要在180-220mg之间,才可进行下面的测试。第三,试片上机测试,程序同校正时一致的,即称量试片的重量并记录;然后把试片安装在试片座上,露出2.0±0.1mm的厚度;选择试片与滚筒的垂直压力为10±0.2N或者其它压力,并调整机器,使试片测试时不会转动;取下试片, 将试片边沿的毛边清除掉再称量其重量并记录。最后,另取试片测密度,记录数值。

1.2.3 结果解读

测试试片损失质量与标准橡胶校正值转换成后得出相对质量损失;或者相对质量损失与密度比得出相对体积损耗。此数值越大表示越不耐磨,反之越小越耐磨。如果报告中有注明测试行程为1/2时,表明测试过程中,试片估计在磨完40米全程的距离时,重量损失会大于400mg, 则在磨到20米(1/2程)的距离时, 重新调整试片,使试片突出2mm,再继续磨完40米的距离。若磨完40米后的重量损失大于600mg,则在磨到20米的距离时,停止测试并称重,结果要乘于2,且要在报告中注明。

1.3 防滑性

鞋的防滑性能代表着鞋底材料品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鞋子穿着的舒适感和安全性。防滑性作为鞋子的重要物理性能测试之一,国家相关部门、各大协会也出台了相应的检测标准来衡量鞋子的防滑性能,欧洲市场常用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鞋类和联合贸易研究协会制定的两种标准。

(1)方法种类及适用范围。从测试原理上对鞋类防滑性测试进行分类,一般可分为动摩擦力检测法和静摩擦检测法法。欧标ISO 13287-2012及SATRA TM144-2011都是动摩擦力检测法。I

(2)简要操作步骤:第一步,用标准的溶液及工具对鞋底清洁及预处理。第二步,试样安装。用合适鞋楦头、假脚安装好鞋子或大底,材料或天皮有固定的工具。安装时鞋内切线应与测试界面轴线(即运动方向)平行,天皮则与轴线有10°夹角。第三步,选择测试模式。前掌模式:以曲折位置为接触点中心,垂直压力作用在接触点中心,抬起后跟,不接触界面;后跟模式:后跟与垫块完全接触(鞋跟和测试面形成一定的角度),后跟边沿距离垫块边沿2-3 mm,垂直压力作用在接触区域中心;平接触模式:鞋底平触界面,垂直压力作用在前掌后跟接触点的中心位置。第四步,选择压力。对于法国码40(英国码6.5)及以上的鞋子选500±25N,对于法国码40以下的鞋子选400±20N。第五步,鞋子与界面接触运动。前掌模式时,界面运动与鞋头方向相同;后跟模式及平接触模式时,界面运动与鞋头方向相反。第六步,记录结果。

(3)结果解读。报告最终的数值为动态摩擦系数,系数越大,表示越防滑,但是过大会影响脚的舒适性。欧洲市场各大买家的要求一般为0.3-1.25之间。在报告上显示的压力,测试界面,润滑剂,测试模式都是影响动态摩擦系数的重要因素。这些不同因素反映出不同穿着条件,能更直观代表鞋子的防滑性能。

1.4 耐折性

成鞋耐折性检测的主要是考虑到人行走时鞋子弯折处的损耗较大,很可能出现在弯折处断裂的情况,为了加强鞋子的耐折性,相关部门已经设立了相关的检测标准来提高鞋子的耐折性。

1.4.1 方法种类及适用范围

目前欧洲买家成鞋的耐折性测试通常选择鞋类和联合贸易研究协会制定的标准SATRA TM92-2016《成鞋的耐折性能》。适用于所有种类的成品鞋。测试原理:在成品鞋曲折部位以一定角度进行反复曲折,在预先设定的时间或者曲折次数后评估鞋子的破坏情况,曲折的次数或时间以及曲折的角度均取决于测试鞋子的类型[3]。

1.4.2 简要操作步骤

首先,于中底上画连接鞋头与鞋跟中心点的直线,成为中心线;在中心线上从鞋跟量取到前掌的距离,这个距离标准给出了不同码数对应不同数值,并做上记号;所做的记号点靠近鞋跟方向5±1mm处画中心线的垂线,此垂线即为该鞋的曲折线。

1.4.3 结果解读

结果主要有三类:鞋面材料的破坏,表现为褶皱、分层、裂痕、断纱;鞋底材料的破坏,有不同深度、宽度的裂纹;鞋面与鞋底结合处破坏,最常见的是开胶,胶水问题或者工艺问题。哪个部位的破话都决定着鞋子的耐用性,这三种决定因素如果能够控制在同一水平,既能节约成本,又能让消费者对产品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因为物尽其用。

2 结语

随着我国鞋类产品出口量不断增加,为我国加工出口贸易量的增长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这四种常见的物理性能也是买家、工厂、消费者首要关注的,贸易协定中的必检项目。欧标方法通俗易懂,还原性高,处于业内检测技术的领导地位。各大检测实验室,检测人员也要不断提高其自身检测技术,以推动我国鞋类检测技术水平同国际先进检测技术看齐。不管买家、贸易商还是工厂,根据需求,可以自备一些简单的仪器,通过自测,及时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提高鞋子的质量和穿着舒适度,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使其满足消费者的切身需求。

猜你喜欢

物理性能试片鞋类
页岩气集输管道生物膜的形成及腐蚀行为研究
一种基于多电极体系的新型顶部腐蚀监测传感器
秦山核电厂海水管道内壁阴极保护系统有效性评价
镁砂细粉粒径对镁碳砖物理性能的影响
高温高压水化学环境T22材质均匀腐蚀行为研究
淘宝鞋类店铺双11直播数据
天猫鞋类店铺双11直播数据
“鞋王”百丽净利降四成
国内外婴幼儿及儿童家纺产品安全法规解读(物理篇)
对于水泥物理性能检测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