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创新研究
2019-11-28韩雪
韩雪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辽宁大连 116052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促进金融消费升级的政策,希望尽快达到普惠金融的日常标准,借助消费促进经济增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消费已经成为提高经济水平的重要因素,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的“量人为出,勤俭消费”到现在的“超前消费、个性消费”。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为各种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因此,银行必须改善自身业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利用科技金融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
1 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概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消费信贷市场中,消费金融的比重不断提高。在各类消费金融机构中,消费金融是主要的借贷力量,主要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由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和舞台平台组成,这些平台之间有业务合作、股权投资等活动,共同推动了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目前,消费金融有四种模式:一是传统商业银行发展时间相对较长,积累了较好的用户信誉,在实体网络和人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他们参与的消费金融活动主要包括零售信贷、信用卡消费信贷和消费金融子公司。其次,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特点是“小、快、灵活”,个人消费信贷产品很多,发展速度非常快[2]。自2010 年中国银监会批准发展消费金融公司以来,其规模显著扩大,也创造了非常巨大的净利润。第三,电子商务平台与我们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比如蚂蚁金融服务、京东支付、微信支付等,被大多数人使用。消费金融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客户流量巨大,借助支付手段可以穿越各种消费场景。在对客户进行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地控制风险。第四,分期付款平台是将资金支付给卖家,然后用户分期偿还给平台的平台。有分期付款的音乐、鲜花等等,这种消费金融模式的竞争尤为激烈。
2 消费金融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在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面临的问题和风险类型也在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贷款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这里的主要贷款人主要是指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这些都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因此,管理水平和内控工作不适应平台的快速发展,往往会产生各种问题,比如最突出的就是贷款审计工作的不科学性和严谨性[3]。2018,山西招商银行的“租贷”业务存在违规问题。此外,该平台还存在“贷款收费”等问题,无法保护客户的信用信息,往往导致客户不满。随着消费金融机构高杠杆问题的加剧,许多机构倒闭。
2.2 套利风险高
套利风险在“现金贷款”业务中最为突出。客户获得贷款后,资金将直接到达客户账户,因此组织无法控制和管理资金的使用和流动。很多客户会用自己的资金投资于鼎股市场或金融产品,这些都是高风险投资。因此,消费贷款已经成为客户利用资本的工具。2017 年,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对这一行为进行规范,但仍未彻底根除,需要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预防对象。
2.3 客户信息严重不对称
与商业银行和蚂蚁金融服务有一些不同,商业银行和蚂蚁金融服务是在自身客户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掌握了大量的客户信息。但消费金融领域的许多小额贷款公司和阶段性平台客户获取能力相对较差,客户信息不对称问题十分突出,而平台往往不知道客户获取资金的真正目的,很多平台和机构的客户信息是独立的。客户可以同时在多个平台上贷款,负债率很高,所以偿付能力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2.4 第三方代理机构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许多消费性金融机构在拓展业务时需要依赖第三方代理,但对第三方代理的监管不严,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大大增加[4]。由于第三方机构工作人员素质差异较大,为了增加贷款额度,提高自身业绩,他们经常进行虚假宣传,有时为了达到贷款标准而对客户进行虚假信息宣传,这对第三方平台的发展非常不利。
3 商业银行发展消费金融的有效措施
3.1 设立更加多样化的消费金融产品类型
商业银行必须积极拓展养老、教育、旅游、家装等业务,建立更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使抵押质押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完善和优化期限和还款方式。在客户获取方面,我们可以将支付工资的客户、企事业单位职工、贷款客户和在银行多存资产的人员视为优质客户,信贷可以用于这些客户。我们还可以利用机器银行和网上银行产品的优势,更好地开发网上产品。要简化贷款流程,让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时,能够独立申请、实时完成[5]。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利用遍布全国的网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客户对鼎盛理财产品的需求,提高产品的便利性,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实现自身的稳定发展。
3.2 保持信用卡业务优势
一直以来,信用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阵地,商业银行也应积极创新这部分业务。我们可以结合客户消费日和消费需求的差异,发行个性化较强的信用卡,使其再次享受个性化。例如,中国农业银行发行了一张漂亮的妈妈卡,主要为已婚妇女服务。使用这张信用卡,您可以在婴儿购物网站上获得特别折扣。此外,发卡期间还要求微信、手机银行、网银等自助发卡效率,简化申请流程,让客户尽快拿到卡。在与信用卡客户建立良好联系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将客户与银行联系起来。
3.3 积极的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
商业银行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积极与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弥补自身的不足。特别是对于个人信用数据不好的用户,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合作的形式,获取消费者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客户信息,对客户进行多维度分析,对客户个人信用做出更客观的评价,合理控制风险,确定适当的贷款额度。此外,商业银行应与商业管理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推出联合信用卡[6]。互联网金融平台应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社会认知和风险控制能力,商业银行应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拓展客户信息,确保贷款的准确性。
3.4 提高消费金融风险控制能力
商业银行必须重视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建立贷前、贷中、贷后一体化的风险防控体系。结合各种消费场景和贷款品种,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控制环节。在正式发放贷款之前,利用大数据可以建立一个自动的贷款审批和定价流程,还需要严格进行信用报告分析和还款能力判断,以便更好地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减少欺诈事件的发生。在建立贷后监测制度方面,商业银行应积极配合,严格对贷款客户账户的监控,避免客户以其他方式使用贷款资金。商业银行还应寻求优质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从而更好地控制信用风险。
4 结语
总之,随着金融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金融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也应积极拓展这一领域的业务。不仅如此,在发展消费金融方面,还应积极开展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服务,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使其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在网络金融背景下,消费金融不断发展。网络消费金融有利于降低双方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互联网金融产品有利于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为消费者提供金融收入,为社会生产提供资金投入。贷款产品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尽管消费金融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趋势,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金融科技创新是世界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后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信息技术更加发达的未来,只有科技与金融一体化的创新才能在未来激烈的金融市场中站稳脚跟,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抢占未来金融市场制高点的关键。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与时俱进,制定完善的金融技术创新战略,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