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过山河岁月
——我在纤检30年

2019-11-28张玲

中国纤检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制丝纤检转基因

文/张玲

“经纶天下,衣被苍生 !”洋溢着理想信念和青春热血,我走进重庆纤检,一干就是30年。

30年的时光,我和我的所一起从新民街18号走到枣子岚垭正街56-1号,再到今天的云杉北路50号,共同经历了由重庆市纤维检验所到重庆市纤维织品检验所,而今到重庆市纤维检验局的更替;共同见证这个团结、光荣的集体一天天发展壮大!其间的艰辛与光荣,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30年的时光,我从初来时一个不谙世事的懵懂学生,到入党,成长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标兵、质监工匠,纤检成就了我,让我有了一段平凡而又骄傲的人生经历。

纤检工作有苦、有累、有坎坷。直至今天我依然清晰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去偏远山区抽样的情形。那时没有通讯工具,交通条件也很恶劣。在人畜混杂、肮脏拥挤而又破旧的远郊车上,我们一手抱着生丝,一手拉住车门,挂在门也关不上的车门边上,颠簸在蜿蜒崎岖的山道,其间滋味,恐怕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切体会。也记得2002年12月—2003年1月我们奉命去湖北枝江做“国储棉出库检验”的情景,时值冬天,现场检验在长江边的一个叫刘巷的孤岛上,露天作业,寒风刺骨,没有一个人叫苦。实验室检验借用宜昌纤检所的实验室,因实验室条件所限,因此检验工作通常错开进行,晚上宜昌所的同志下班后我们进实验室工作,白天检验部分项目、处理数据,每天只能休息4~5小时,被宜昌所同志戏称“拼命三郎”!

宜昌所郭所长对同志们说:“看看重庆所的同志们在怎样工作!好好学习!”听到这些,心底自豪,不管走到哪里,我是纤检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我身后这个集体。也许正是那些年的艰苦生活锻造了我的品格和意志,让我有足够的信心与勇气去面对任何困难与挑战。同时让我有机会走进棉花加工、茧丝生产各个环节,近距离贴近农、工、贸全生产链,与行业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体会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喜怒哀乐,真正做到:同呼气、共命运、心连心!

纤检工作有喜、有乐、有成就。我和我的同事们共同努力,开启了我局棉花、茧丝、麻类纤维国家公证检验工作,我局成为首批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国家实验室。从2006年至今,每年开展干茧、生丝公检。为指导行业发展、为政府谋篇布局提供有效的技术依据。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以及10余项专题研究;撰写多篇专业论文,参与编撰“标准宣贯教材”“ 蚕茧生产培训教材”等实用专业教材等。因我们团队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获得上级部门嘉奖。

由于近年来茧丝绸行业波动较大,发展困难,为落实重庆市“十百千万”优质蚕茧工程,推动茧丝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一方面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大力宣传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为切实帮助行业脱困,我们在桑、蚕、茧、丝、绸以及制品等多方面申报并开展多项科研攻坚项目。我们到蚕桑基地技术服务,办培训班教蚕农养蚕技术,春种前重点提示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生产管理等重要技术内容,提供技术保障,以有效提高蚕茧质量,帮助园区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多年来下到各产茧区,开展“收烘技术人员”培训班,受众累计达上万人次。每年茧季下基层,都会听到人们亲切地叫我们“老师”,便感到由衷的欣慰!

2008年,我局与中国工程院向仲怀院士合作开展了转基因彩茧项目研究,当时,日本科研团队已于早些时候率先向世界宣布了成功将转基因彩茧试缫成丝的消息。为不落于人后,我们挑起了重担,运用现代纺织工程技术、制丝基础理论等专业理论,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生产技术相结合,研究出了适合于转基因彩茧全新的制丝技术,于2008年11月13日成功缫制出彩丝,为实现转基因彩茧制丝、织绸和成衣等丝制品产业化迈出了关键一步。通过不断的理论分析和工艺改进,2009年,我们织出了世界上第一匹转基因丝绸,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件转基因丝绸服装,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国庆献礼送往北京展出。2011年4月,我们团队完成了《转基因彩茧创新制丝工艺研究》,该项目成功突破了转基因彩茧缫丝困难的难题,为实现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我们所做的突出贡献,获得了重庆市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局第一次获得重大科技奖励,相关的3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实现了我局科研专利成果上“零”的突破。

多年来,我们一肩担着行政职责,严格监管,维护棉花、茧丝等纤维生产、流通领域正常经济秩序;一肩担着技术职责,服务民生,促进纤维及其制品质量水平提高。我们用智慧和劳动践行着爱党爱国、服务民生的赤诚。

我不能用很铿锵的言辞来诠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神圣命题,但我明白,我是纤检人,是纤检这艘航船上的一名小兵,我和这个光荣的集体共同经历了30年的风霜雨雪、阳光彩虹。这个集体成就了我的光荣与梦想!纤检是一所学校、一个舞台、一片良田,是我的家。搓麻成绳,作茧成衣。30年很长,我从新兵变成老兵!30年很短,时光依然仿佛昨天!

那些曾经走过的山河岁月,那些感动过我的人和事,像生命的列车,依然一站一站地延伸!我们纤检人勇于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始终滋养着我,引导着我,成为我力量的源泉!

猜你喜欢

制丝纤检转基因
基于责任矩阵的卷烟制丝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探索
探秘转基因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纤检》
转基因,你吃了吗?
烟草制丝车间的除尘技术探究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
制丝工艺中真空渗透的测控与信息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