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州纤检:风雨兼程70年

2019-11-28李云升

中国纤检 2019年11期
关键词:随州市检验局纤检

文/李云升

随州纤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起起落落,由弱到强。值此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首随州纤检走过的路,我们风雨兼程,荡气回肠。

上世纪50年代,随州地区就有了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属于县政府的一个直属部门。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州纤检逐步撤并划转到了食品、粮食、供销等部门,“文革”后期机构就没了。据随州老纤检人讲,现在的小东关街道居委会附近的一处民宅,就是当年“随县纤维检验站”的办公驻地。如今,我们还珍藏着“随县纤维检验站”的老招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呼唤着我们,随州纤检获得了重生。1987年随州市人民政府重新设立了随州市纤维检验所,1991年在省纤维检验所的指导下正式开展工作,2004年更名为随州市纤维检验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纤检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全省纤维检验机构进行了整合,随州市纤维检验局更名为湖北省纤维检验局随州分局,隶属湖北省纤维检验局领导。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的存在,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存在, 70年来,专业纤维检验机构伴随着共和国的脉搏而跳动,伴随着国家的强盛而壮大。

1991年11月,随州市纤维检验机构在3名工作人员的忙碌中开始运转,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那时候,一切从零起步,大家为了创业,没有休息天,起早摸黑,进企业,搞服务,创收入,当年实现了收支平衡还有结余。办公场所是主管部门标准计量局的5间房子,开办经费是自己筹措借来的,唯一的一部棉花含水率检测仪,是从企业租来的。到1993年底,我们申请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资质,通过了棉花检验一个产品、11个参数。购置了第一部业务检测车,固定资产5万余元。

1996年,随着棉花产业向西部内陆新疆棉区转移,内地纤检机构的检验业务不断下滑,面临着生存危机。大家开始跑市场,扩领域,抓监管,不断开拓纺织品、服装检验检测业务。

2004年,国家开始棉花体制改革,以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纤检机构打头阵,为国家建立棉花产业新体制做出推动性的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和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确定了棉花质量检验和监管工作的主体地位。但是,随州纤检没能列入到国家棉花公证检验实验规划布局,我们再次面临着生死考验,那时候,我们的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单位账户连续几年决算都是赤字,开展业务的差旅费都是个人借着、垫着。但是大家咬紧牙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跑市场,上项目,找任务。

三伏天,参加南方老商品棉、国储棉出库公检,同志们爬上10余米高的棉垛去称重、抽样,头顶着仓库屋顶,人就像进了一个大蒸笼,男人们赤膊上阵,汗水和着棉花、灰尘,热气腾腾,裹成了粉蒸肉,女人们只能把自己包起来,苦不堪言。没等洗去夏日的疲惫,转眼到了三九天,同志们又背起行囊,踏上征程,迎着零下20℃的寒风,为了国储棉收储和监管棉公检,战斗在天山脚下。

我记得,为了保证检验数据准确,老同志杨淑敏一刻不停地盯着电脑,每天加班到凌晨2点都是常态,时间长了双眼落下了见风流泪的毛病;黄忠军同志的父亲去世时,他是家族中唯一的儿子,却没能守在父亲身旁尽孝送终;付晓红同志住院刚做手术没几天,就急着办理出院手续,去了棉花公检现场;张新军同志的弟弟出了车祸,他急急忙忙地安排了一下,当天就登机出发,按时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了工作,谢晓明同志的腿折了,头碰破了,包扎缝了10余针;刚参加工作没几天的黄毅灿同志中暑病倒了,打完吊瓶,仍然坚持工作。

这一点点、一幕幕,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正是由于每个同志的付出,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携手挺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成就了今天的随州纤检。如今,我们有了2000平方米的检验检测办公用房,300多平方米的恒温恒湿实验室,60余台(套)仪器设备,检测认证能力覆盖了棉花纤维原料和纺织品、服装等40多个产品、47个参数。目前,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正在规划建设省级汽车内饰检测中心。

通过大家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社会各界对随州纤检的服务能力和社会价值广泛认可,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期待,随州纤检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随州纤检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拼搏下,伴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

随州纤检只是全国纤检的一个缩影。70年来,专业纤维检验机构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而奔腾起舞,也必将与共和国的未来一样,阳光灿烂,前程似锦,充满无限的希望。

猜你喜欢

随州市检验局纤检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纤检》
随州市民宗委命名24个“民族团结之星”经营户
随州市命名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经营户
湖北省随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向市民宗委赠送锦旗
加拿大发布食品安全检测公告
交通运输部正式履行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
随州市羊布病综合防控净化措施的探讨
越南23家鮰鱼生产企业获准对美国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