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血的准妈妈,这个产前检查必须做
2019-11-28赵晓明吴文娟编辑青鸟
文/赵晓明 吴文娟 编辑/青鸟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常见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合。
哪些情况会导致ABO溶血病和Rh溶血病?
◇ ABO溶血病
在母婴AB0溶血不合中,仅1/5新生儿发生AB0溶血病。
AB0溶血病可发生在第一胎(40%—50%),与母体曾受自然界中类似A、B物质的抗原刺激,已具有抗A或抗B抗体有关。
◇ Rh溶血病
Rh血型系统最常见5种抗原,其抗原性强弱依次为D>E>C>c>e,故Rh溶血病中以RhD溶血病最常见。Rh抗体只能由人类红细胞Rh抗原刺激产生,因此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
新生儿溶血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1. 出现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病理性黄疸。
2. 出现新生儿贫血现象。
3. 新生儿溶血严重的会导致胎儿水肿,做常规B超时会发现胎儿心率方面的异常现象。
4. 溶血严重的婴幼儿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全身反应。如宝宝嗜睡、不爱喝奶、精神不好等症状。
如何预防新生儿溶血病?
1.准备怀孕的夫妻最好做一个产前血型筛查的检查。如果妻子是O型血,丈夫不是O型血,妻子就要进行血型抗体检查。抗体值不高可以正常怀孕;如果抗体值达到了可能引起胎儿溶血反应的阈值,就要根据医嘱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降低阈值再怀孕。
2.如果已经怀孕。孕妇的血型是O型,孕期要加强产检(如定期B超等)的力度,及时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
3.有溶血症可能的婴儿,出生后要及时地做溶血排查,及时发现有无新生儿溶血症,早发现、早治疗。
宝宝已经患有新生儿溶血病了,该怎么办?
1.光照疗法:降低血清胆红素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2.药物治疗: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早期应用临床效果较好。白蛋白增加游离胆红素的联结,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3. 换血:当血清胆红素水平依据不同胎龄、不同日龄达到换血标准时,需要进行换血疗法。ABO溶血病只有个别严重者才需要换血治疗。
4.纠正贫血:早期贫血严重者往往血清胆红素很高而需交换输血。晚期贫血程度轻者可以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以促进骨髓造血,但贫血严重并伴有心率加快、气急或体重不增时,应适量输血。输血的血型应不具有可引起发病的血型抗原和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