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制造强国需产学研联合创新

2019-11-28

中国科技财富 2019年3期
关键词:产学研高端制造业

文/本刊记者 史 诗

“多年的创新投入增加,使我国制造业的产品、创新产品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制造业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一些重要领域的产品已经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苏波在《中国经济大讲堂》开讲时作出如上解读。

数据显示,中国的制造业,目前是联合国所分类的39大类、191中类和525个小类里面全世界唯一的各类产品都生产的国家,有220种以上产品的产量是世界第一位的。

然而,我国制造业面临大而不强、效益不高、国际化经营能力不足等主要问题,航空工业、集成电路、高端数控机床、农业机械、高新更医疗机械等领域与国际差距较大。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进一步转型升级。面临着制造业研发投入、增值率、利润率、国际化率、人均产出率偏低,国际知名品牌较少,装备制造和核心部件受制于人;芯片等核心技术亟待突破等不利局面。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

苏波指出,我们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高端供给不足,高技术的产品、高端装备、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满足中国整个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的需要。

“一大批过剩的产能不能退出市场,影响到整个资源的使用效率。我们一些产品的质量,资源使用的效率、效益比较低,想要投入最少的资源,获得最高水平和最大的产出,我们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苏波说。

苏波建议,要不断地推进制造业的结构性调整,培养发展一批优强的大企业,在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方面,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集群,然后利用各个产业各自的优势,不断地提高集群发展的效能。

苏波还表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是国内大量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最好机遇。

针对如何不断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苏波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建立联合创新机制。“对于重大关键工程,需要国家专项去推动和引导;对于企业为主体的项目,要不断地推进去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这种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对于大量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要进行所有权的改革,允许个人持股甚至作价出售,去推动其产业化;还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跟踪世界新技术发展,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当中占领先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再次回归制造业;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凭借人力资本优势,积极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全球经济贸易环境错综复杂,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热点。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紧缺,资本脱实向虚,高新技术和高端产业领域人才结构性缺失等问题逐步显现,加快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推动制造业强国建设有怎样的战略规划?

“首先要用数字化使我们的加工、设计、制造、管理优化,要使过去的机械化变成数字化;其次在数字化的基础上,要把各种数据互相联网,在更大的范围共享共用;最后再利用数据的控制和互联网来操作,来提高加工的功能。”苏波说。

此外,苏波认为,不能再走科研院校以及企业各自为政的方式,而一定要紧紧围绕制造强国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组成由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猜你喜欢

产学研高端制造业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高端油品怎么卖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澳”式无双开启高端定制游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