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洞庭湖地区民间音乐产业化研究
2019-11-28侯新兰
侯新兰
(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 岳阳 414000)
一、引言
为了实现文化复兴,助推民族复兴,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十九大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在乡村伦理复兴、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2018年中共中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积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国务院2014年公布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明确规定“:繁荣湘楚文化需要加强湖湘文化、楚文化、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保护洞庭湖区生态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原真性和完整性……立足湖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文化旅游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众所周知,随着时代和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民间音乐的生存环境恶化,其种类减少了、功能转变了、传播方式和传承的手段变化了、受众的人群缩减了。没有了刀耕火种时粗狂的劳动号子;没有了漫山遍野的山歌;没有了田头水边吟吟浅唱的小调……但是村头雅俗共赏的花鼓戏;祠堂庙宇的诡秘音调与现代电子乐的结合;村口屋场的锣鼓喧天;高亢的山歌;校园咿咿呀呀的民间小调;各种礼俗仪式上的民间器乐依然若隐若现,时不绝耳,民间音乐会随着时代发展也在重新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民间音乐。自由自在、富有诗意的民间音乐并不是农耕社会“落后”的代表,它不断调适、不断扬弃、不断创造、不断积累镶嵌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宇宙万物没有绝对静止的和不变化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即使我们今天花大代价研究民间音乐如何保持传统不变异,也不可能原汁原味的保护在真空罩中,民间音乐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活态存在才更有魅力。新时代下民间音乐生存与发展既遭遇了寒流,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发掘和保护我们传统民间音乐资源,也让市场成为民间音乐创意与发展的土壤;可以增强乡土的认同感和社区村落的凝聚力 ,扩大区域文化影响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在文化产品展示与输出的同时,传递与彰显了本地区的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
21世纪的经济学将由文化和产业两部分组成,文化产业已经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明确为战略产业或者支柱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芬兰等国家已经抓住了文化创意经济带来的机遇,创造了自身跨越式发展,充分证明了音乐文化艺术在推动一个国家、地区的地方经济、城乡建设和产业转型中的巨大价值。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中预言艺术既是文化财产,又是经济源泉,艺术将使旅游业大受裨益。2017年《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的出台,确立了音乐产业发展工程的重要地位。《2018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以数据充分证明2017年中国音乐产业继续增长,以音乐创作与表演、消费、传播为内核的产业联动效应进一步彰显,产业链开始升级和融合,向多元领域延展;音乐产业已经成为拉动中国泛娱乐消费经济的不可忽视的主要力量。《2019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音乐产业集聚区发展专题报告》报告进一步显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园区)具备较好的资源整合和政策优势,也涌现了“音乐港”、“音乐城”、“音乐特色小镇”等音乐集聚区的建设高潮,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音乐产业发展。说明中国对于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研究日趋重视与完善。
洞庭湖地区包括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长沙市望城区和湖北省荆州市,共 33 个县(市、区)。目前,国内学者尚未对洞庭湖地区民间音乐产业进行专题研究,但有从民族音乐学、民俗学、音乐人类学等角度对洞庭湖地区的民间音乐给予关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20世纪50年代中国研究所14位音乐工作者与湖南文化局4人组成了18人采访队,历时74天,采访了44个县,对湖南地区的民间音乐的埋藏量、分布情况、专业人才以及整理研究的人力进行了普查,形成了《湖南音乐普查报告》(1958年9月由中国音乐研究所编成,1960由音乐出版社出版)收集和记录了当时湖南地区民间音乐的活态现状。20世纪80年代全国音乐分类普查后出版的《湖南民间音乐集成》和《湖北民间音乐集成》等。民俗专家林河对沅湘民间巫舞与《九歌》做了大量关联性研究;周耘《荆楚遗风——跳丧》(1990)提出洞庭湖“跳丧”舞是古楚遗风,对音乐本体和源流进行了研究;代宏《湘北洞庭湖区古代歌舞音乐寻踪》(2006)从出土文物、古籍、民俗习惯以及现存民间歌舞探寻了湖北洞庭湖地区民间歌舞巫性特征;齐琨《以简单表述复杂——湖南省湘阴县七龙村儒教丧葬仪式音声结构研究》(2014)对洞庭湖区湖南省湘阴县七龙村儒教丧葬仪式与音声进行分析,探讨村民在仪式音声表述中,以简单构成复杂,以简单表述复杂的特征,呈现当地人的文化选择,也反应出中国百姓哲学而艺术表述事物共识;侯新兰《汨罗江流域“打倡”之“祭龙头”仪式音声研究》(2017)对洞庭湖区汨罗江领域巫风遗存“打倡”请神祭祀仪式进行田野考察、反思民间仪式行为,信仰、音声作为整体研究对象,提出汨罗江流域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策略。上述对洞庭湖地区民间音乐进行了个案研究,为本论文研究提供了基础,但是缺乏对民间音乐资源产业化的系统研究。
本论文立足乡村振兴背景,以洞庭湖地区民间音乐资源产业化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市场经济语境下,关注社会音乐文化现象的同时,也要正面应对文化背后其经济性,充分挖掘洞庭湖地区民间音乐的创造力和能动性,民间音乐如何实现从濒临消失到逐渐恢复,从零星点点到规模产业化发展模式。
二、洞庭湖地区民间音乐产业化研究背景
我国民间音乐与市场结合,并不是这个时代出现的新兴事物。早在我国古代文化市场就已经出现了传统文化产业的萌芽,形成了古代文化产业资源。汉代,民间歌舞百戏业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从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中可以看出歌舞百戏娱乐盛极一时的情况,歌舞场面热闹,也有一些外国艺人来中国演出的画像的记录,不仅传播了他们的文化和技艺,也是为了卖艺求利,促进了当时文化市场。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出现了专门供唱戏的瓦子,即古代戏院,一般分布在热闹繁华的御街。《东京梦华录》描述了宋朝汴京勾栏瓦肆及其繁荣的景象:“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纳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引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里的“棚”就是戏院中的观众席,能够容纳观众千人,到今天也是很大的戏院了,可见我国古代文化市场繁荣的生动景象。明清以来,出现了许多专门以经营为主的艺术行业,如歌舞业、娱乐业、书画业等,这些行业在当时已经带有商品经营的特点,产业化形态非常明显。20世纪初,我国现代形态的文化产业资源也已经出现,如上海的歌舞业曾经红极一时,之后再武汉、南京等城市先后都出现了许多文化产业门类,旧中国戏曲非常发达,许多城市出现了大量以经营戏曲为主的戏班子和艺人,当时经营意识就已经非常突出了,民间戏曲已成为一种产业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形态的文化产业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2009年国务院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国文化产业进入了新阶段,此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质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的决定》、《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颁布,为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利用民间音乐资源打造区域特色和提高竞争力已经成为共识,文化产业也成为了区域的重要产业,富有特色的民间音乐资源不仅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老百姓表达情感,寄托情怀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洞庭湖地区民间音乐资源现状
洞庭湖地区跨湘鄂两省,接纳湘资沅澧四水,由河湖港汊、平原、环湖岗地、丘陵、低山等组成的碟形盆地,构成了“山水林田湖草“的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民间音乐文化生态丰富样式:如敬秧幡神、喊歌踩田、龙舟竞渡,渔歌互答、舞龙耍狮、迎傩祭神、歌舞百戏等。炎帝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两宋后的湖湘文化、近现代新文化和红色文化融为一体,忧国忧民情怀和经世致用的哲学传统,使洞庭湖地区文化与中原、齐鲁、吴越、秦晋等几大文化区有明显差别。洞庭湖将“吴楚东南坼”开,吴音与楚音始终 绕在洞庭湖上,加上洞庭之南因接纳湘资沅澧四水,楚音与吴音汇入了清越之吴音、悲怆之楚音与粗犷之湘音交响成洞庭洞地区民间音乐之源。西周时期楚文化滥觞期,与中原文化亦步亦趋,大同小异,到春秋逐渐形成绚烂炽烈情感的独特风格。楚音就以悲为美的音乐特性,以屈原为代表,哀伤之音为主调,庄重肃穆的丧葬和巫傩仪式音乐中。楚人信巫重鬼,其音乐打破工整与对称,充满跳跃的灵性和浪漫诡橘色彩。楚歌音调以商调为主,“引商刻羽,杂以流徵”,故洞庭湖地区民歌音律中有 :3↑ 5 6 6 ↑ 5 3 特征。“姑苏太守青娥女,流落长沙舞柘枝”,洞庭湖区唐代的歌舞音乐,南宋时百戏盛行,俳优共度。“扯江西、填湖广”大规模移民,使弋阳古调传入并衍变,形成湖南高腔,且融入洞庭湖民歌基本音调。战争时期,用新编曲艺创作了革命歌谣、小调、鼓词、莲花闹等通俗作品,洞庭湖地区民间音乐资源丰富多彩,具有区域特点,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区域民间音乐不断融合、消失和发展创新。
20世纪50年代湖南民间音乐普查收集了大量的民间音乐,记录整理了1000多首,当时湖南民间涵盖的种类繁多,有民间歌曲、风俗音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剧音乐、民间器乐、宗教音乐以及民间仪式音乐等。“文革”遭受了严重摧残,80年代开始复苏,但随着生活方式变革又陷入“断流”困境。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非遗工作,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各地区、各民族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和传承状况。2005年开展了首次全国性的非遗资源普查活动,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从湖南省、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方网站查询,截止到2019年洞庭湖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项目主要有:湖南岳阳市巴陵戏、洞庭渔歌、平江九龙舞、临湘花鼓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7个,屈子祠祭典、华容夹叶点子、白羊田天狮舞、平江、临湘、岳阳“花灯戏”、皮影戏、平江民歌、云山民歌等省级保护项目20多个,楚鼓舞、聂市十样锦、湘北山歌、二弦戏、打倡、长乐山歌、嗡琴艺术、华容番邦鼓、竹马戏等市级保护项目有30多个,县级保护项目有100多个。湖南常德有荆河戏、常德丝弦、常德高腔、鼓盆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7个,夯歌等省级保护项目20多个,桃源虾灯舞等市级保护项目39个。湖南省益阳市有南县地花鼓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赫山区兰溪山歌、益路花鼓、益阳弹词等省级保护项目,洞庭小调、六步溪山歌、清塘山歌、大栗港胡呐喊、八同牌子等市级保护项目。湖南望城地区有望城皮影戏等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等。湖北荆州市有荆河戏、说鼓子、啰啰咚、马山民歌、鼓盆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荆州挑担围鼓、松滋滚灯舞、监利秧田歌、石首跳丧鼓、五虾闹鲇、汉剧、荆州花鼓戏、、湖北小曲(汉滩小曲)、公安道情、石首跳三鼓等省、市级保护项目。
从官方数据显示洞庭湖区民间音乐资源非常丰富,我们课题组成员从2015年开始一直在洞庭湖区进行民间音乐的田野考察,考察中发现非遗保护项目普遍存在重申报、轻保护;资金少、传承人青黄不接、受众人群少、地方执行力度不到位等问题。2005年首次非遗普查中收集到的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多种手段记录下来的非遗档案材料,几乎只存在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档案馆,还有大部分由于缺乏专业人员整理,正规的档案室保管,一大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和资料已经遗失、发霉、受潮、损坏无法使用了。即使国家级的非遗保护项目,如湖南岳阳的巴陵戏、常德的常德丝弦、湖北荆州也因为资金严重不足,缺乏群众基础而岌岌可危。目前洞庭湖地区民间音乐生态出现失衡,其多样性和有序性受到破坏。音乐品类的消失、技艺的失传、功能的庸俗、内涵的肤浅也如同自然生态一样遭受了自然与人为的破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指出,人类文明的起源是挑战和应战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挑战和应战,就不会有新文明的诞生。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民间音乐产业化发展不仅是自自身的需求,也是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呼唤。
四、洞庭湖地区民间音乐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尔·布迪厄在《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中指出:“在文化场域中传统的教育、科学和艺术都具有了资本的意义,都可以变现为一种资本的形式。以当代艺术为代表的文化生产已被纳入社会范畴加以新的认识,改变了传统艺术的个体性质,于是文化资本开始进入了文化生产领域,影响着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民间音乐也像其他事物发展一样,经历着生长、发展、变化、衰朽、再生的过程。有效保护洞庭湖地区民间音乐资源,并使音乐文化资源转化为音乐文化资本,以一种可感的物质化和符号化形式呈现出来,既是一种承载区域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现代人思想、观念、才智、创造力的表达方式。洞庭湖地区民间音乐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模式有:
(一)洞庭湖地区民间音乐资源在民俗活动、节庆假日和非遗展中的活化模式
2005—2009年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性的非遗资源普查活动,对洞庭湖地区民间音乐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主要有,一是将普查的具有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民间音乐资源收集、整理进行博物馆式静态保护;二是结合市场需求,在社会、政府、民间合力协助下进行活态传承。毫无疑问,民间音乐资源保护如果只是将其“冻结”,与世隔绝,就会成为古董和文物,不利于延续其生命力,保护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在重视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使其活起来。
洞庭湖地区民俗文化中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而又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是岁时节令风俗。除了春节、端午和中秋三大传统岁时节日外,还有一些特色节日如立春节、清明节、重阳节、十月朝节、腊八节、晒袍节等。2006年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鼓励、支持通过节日活动、展览、培训、教育、大众传媒等手段,宣传、普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促进其传承和社会共享”。各省市县区也都利用这一契机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示活动”,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传承、开发、利用和发展文化事业、带动文化产业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非遗的传播手段与途径更加多元化。如2009年湖南汨罗地区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批准世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时间跨度较长,一般从五月初一到十五,内容丰富,老百姓参与狂热,至今还流传“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端午赛龙舟民谣。从插艾叶挂菖蒲,全家在堂屋包粽子、放雄黄炮、喝雄黄酒、偷神木、赛龙舟,祭龙头,唱赞词、祭屈等这一整套丰富、独特端午习俗,都有神秘的仪式和独特的文化内涵。龙舟下水之前举行的“祭龙头打倡”仪式,其仪式中坛师们跳着粗犷的舞步,吹着牛角和海螺,摇着作响的师刀,吟唱着诡秘音韵,简洁的锣鼓声、在青烟缭绕、香火弥漫、令旗摇曳、阵形奇特的仪式空间中祭告屈子,并祈求赐福消灾。远道而来的百姓争先恐后观龙舟竞渡,赛龙舟震天的锣鼓和号子……是洞庭湖区百姓对国富民安的祈求,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是对屈大夫深深的怀念,当然也成为未婚男女相亲的极佳场所,周边的店家、商家更是彩旗招展,商品琳琅满目。洞庭湖地区端午举行盛大的祭龙头、祭屈等仪式,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节庆活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民俗活动常常伴有民间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活动等。汨罗市政府每年都会借助这项民俗活动举行相关的系列活动,2019年举行了“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暨第十五届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开幕式和民间龙舟赛、中国民协高端论坛、“更有清流是汨罗”文学采风(第二季)和端午诗会、《屈原》音乐剧汨罗首演、屈子文化园文旅系列活动、第二届“屈原杯”汨罗江国际龙舟拉力赛等,大大推动了汨罗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2019年在湖南岳阳市举行的“祖国长盛·非遗常青”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示活动。共分为遇非遗、见非遗、品非遗、赏非遗、论非遗五大板块, 14个市州非遗展示项目用现场演绎、再现的形式,让观众身临其境。
(二)洞庭湖地区民间音乐与旅游业等结合
洞庭湖地区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应与其生产生活、民俗、田园风光和地方化的饮食、服饰等文化资源结合,使之成为乡村旅游特色资源, 将音乐文化资源与市场,科技有机相结合将会给传统乡村单一的模式带来新的活力,发展为乡村文化新产业。既能够调节和优化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且能够促进城乡融合,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更重要是可以丰富文化产品的供给,满足农村百姓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还可以对民间音乐进行开发式传承,保护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多重经济和社会价值。
1.增强民间音乐资源体验性设计与开发。洞庭湖地区民间音乐要进行产业化发展,价值观是产业化发展的核心,是民间音乐资源保护与发展的精神归宿;民间音乐的各种音乐艺术的表现是载体;维持产业持续向前的动力在于消费,体验性是民间音乐资源保护与发展实现的手段。菲利斯·皮尔斯(Philip Pearce)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发展提出了皮尔斯旅行生涯阶梯理论。他认为,放松、刺激、人际关系、自尊和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分别构成游客旅游的动机。伴随着消费社会和大众审美时代的到来,地方文化内涵无疑是核心竞争力,因为与传统的以“吃、朱、行、游购、娱”为主的旅游业相比,现代旅游业更加注重游客对文化以及文化产品的体验与感受。如以湖南常德为例,2018年国庆黄金周的桃花源景区常德文旅融合的首次尝试,据初步统计,短短的7天时间国庆黄金周景区接待了游客16.52万人。特色擂茶、常德米粉还有桃源石雕和木雕等十多个非遗项目的现场展示,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桃花源景区每天两场的“百团大赛”展演,如具有代表性常德丝弦、汉剧高腔等戏剧曲艺,将常德民俗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在2019年春节庙会期间,在城区广场,传统曲艺与现代歌舞相融的《武陵欢歌闹元宵》吸引数百观众,河对面的常德河街,龙灯狮舞、采莲船、蚌精戏妙趣横生,而傩戏、渔鼓、丝弦、皮影等轮番上阵,更有香气四溢擂茶席、长龙宴、杀猪饭让人垂涎欲滴。桃花源景区当天接待游客1.03万人次。如湖南汨罗市委、市政府邀请同济大学、清华大学规划设计团队设计的屈子园,是集文化传承、遗产保护、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文化工程,历经7年,投入11亿元,将龙舟竞渡、屈学研究、休闲娱乐、艺术欣赏、民俗展示融为一体,形成了满园尽带湘楚韵、大江饱含端午情的文旅融合新格局。正在规划设计在景区开设各地方民间音乐、民间戏曲体验馆,让游客可以感受当地的戏曲表演的化妆、戏服、模拟唱腔和表演等以及民俗表演。旅游与非遗的结合,逐渐成为都市人乡愁情结的寄托,不仅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活力,而且也使景区文化内涵得以提升,增强了历史底蕴,使旅游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2.开发民间音乐文化产品。民间音乐资源要成为国家或者地区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要通过文化产品的影响力来实现,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的一种表现形态。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资源不仅能够为文化发展提供最直接的保证,还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文化产品在展现和输出的同时承载了本地区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国内首部大型实景剧《印象·刘三姐》成功上演,不仅极大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优秀范例,利用广西优美的山水为特色的自然风光与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借助现代科技特殊现场效果和视觉冲击,使各种艺术元素和文化内涵达到完美结合。据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04—2013年,《印象·刘三姐》共演出4500场,累计接待观众超过1000万人次,其中境外观众约200万人,缴纳各项税费近2亿元。这台实景剧不仅仅是经济效益提升,更为重要的是有人从各个方面对这台演艺带来的带动作用做过分析:(1)促进地方就业——《印象·刘三姐》除了有演职员,还有后勤保障人员共750多人,雇请当地农民有400多人,间接带动餐饮、住宿、商品售卖等服务业就业,占阳朔当地人口的5%;(2)增加农民收入——在《印象·刘三姐》之前,当地农民收入主要靠务农,而现在,村民白天在家干农活,晚上参加演出,收入成N 倍的成长;(3)提升村民素质——过去村民整体素质偏低,现在农民眼界开阔了,文明素质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村容村貌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印象·刘三姐》整个演出带动阳朔当地的GDP 年增长5%;(5)增加地方税收——2004 —2013 年,10年缴纳各项税收近2亿元,成为地方纳税大户;(6)促进地方旅游发展——以前游客仅仅坐船观赏桂林山水,几乎不会住在阳朔,而这台演出改变了这种状况,让桂林旅游产品由单一观光型向多元复合型转变。
洞庭湖地区自古便有“好巫鬼,重淫祀”名闻天下,其民间宗教信仰展现出独特性和多样性特征,体现在人们的信仰习俗中。从先秦到汉唐荆楚湖湘民间宗教信仰风俗非常盛行,汉代王逸在《楚辞章句》记载:“昔楚国之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比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宋代朱熹在其著作《楚辞集注》中也认为:“湖湘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祀必使巫作乐,歌舞以娱神”。屈原的《九歌》对沅湘流域间的祭祀迎送鬼神、禳灾祈福的瑰丽宏伟场面做了极为精彩的描述,至今依然是洞庭湖区老百姓中重要的祭祀仪式活动。我们应该结合洞庭湖地区的水文化、巫傩文化、流放文化等进行编创具有区域特色的文艺作品,结合民俗活动进行推广。2019年5月端午节,湖南汨罗屈子文化园开演大型原创音乐剧《屈原》以屈子文化为引领,促进汨罗文化旅游新发展;以龙舟精神为动力,加快端午文化产业新发展;以《屈原》音乐剧为桥梁,助推艺术旅游新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湖南常德的民间音乐采用了“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大量民间艺术经过研发、生产,打造了一批能唱响地方、走向全国、走出国门的文化品牌。如2004年常德市歌舞团应邀携常德丝弦、常德高腔等精彩节目赴马来西亚巡演一个多月,走遍了13个州,场场爆满,创收60余万元。再常德丝弦小小传承人前往澳洲参加“小小传承人”第二季2018年中澳青少年非遗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常德市作为全省唯一参加的市州代表,一曲《请君听我唱丝弦》惊艳南半球,为传统戏曲的传承与传播做出来表率。如桃源县九溪镇的板龙灯、鼎城区周家店镇的吹打乐等不仅在当地老百姓中形成了较好的口碑,成为本土文化品牌,而且常德丝弦、常德高腔、鼓书等项目的文艺节目在全国“群星奖”和其他类国家级、省级大赛中频频获奖。
(三)洞庭湖地区民间音乐资源转化、升级模式
将部分民间音乐文化资源进行转化与升级,使其成为一种动态的、可变的、多向的因素,成为一种活跃的市场要素,对其进行整合,在整合中去适应文化消费市场的需要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民间音乐也不可能孤立存在,也会受到外界影响,并与其他文化保持密切联系,它并不是一成不变地、被动地将过去的文化传统进行继承和延续,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注入新的特质,不断进行创新。 2019年1月份《光明日报》发表《2018年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中指出:“文化产业领域风起云涌,未来文化产业的亮点和新趋势主要体现为:互联网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文化消费需求的提高促进了内容产业的提质升级,文化与旅游部门机构的调整加速了文化与旅游等多个行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文化产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近几年来,短视频、直播等应用迅速扩展,也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的消费时尚,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最大的亮点。2018年初,短视频在三四线城市的用户规模和使用时长都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带动行业市场规模迅速增长,也给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带来了快捷有效的传播方式。如湖南汨罗江流域百姓祈求神灵保佑请神祭祀民间习俗“打倡”,曾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余毒,濒临消亡,仪式中的歌、舞、乐、念、诵音声、仪式行为是巫风楚韵的主要体现,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但近3年来,通过朋友圈、抖音等微视频的传播,被越来越多老百姓关注,并被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进行了拍摄和跟踪采访,也顺利申请成为了市级非遗保护项目。湖南已在民间音乐资源整合与升级方面已经做了初步尝试,如在2019年长沙“非遗展”主场活动通过传、辩、咏、品、鉴、听、触、写多种形式,动态展示湖南非遗丰富多彩,特别是“抖转新遗”专题讲座邀请抖音“非遗合伙人”计划负责人向非遗保护工作者、部分传承人以及市民介绍如何以抖音为平台传播非遗,凝聚更多关注,形成保护共识。以热门电视剧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吸引年轻人,如湖南卫视拍摄的《思美人》电视连续剧,剧组远赴汨罗,前往屈子文化园体验民间祭祀打倡仪式形式以及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是近几年首次历史人物题材的影视剧与其文化源头进行了无缝对接,将屈原精神与荆楚文化的呈现以现代的、青春的、贴近青少年的方式进行传承,大大激发了年轻人对自己家乡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洞庭湖区民间音乐资源产业升级可以结合本土文化的影视精品,搭建文化IP经济生态圈。2019年8月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指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技术基点,重点突破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创意设计、文物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文化旅游等领域系统集成应用技术,开发内容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化体验技术应用系统平台与产品,发展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数字化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将大大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近年来IP内容改编的热潮始终在持续各大互联网,文化IP也成为有特定粉丝群体的文化标识。如2018年腾讯NEXT Studios和腾讯功能游戏联合开发了一款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尼山萨满》新奇的非遗VR漫游,借助皮影戏、剪纸等非遗元素,以其独特的音乐节奏和玩家手中神鼓使年轻人不仅感受游戏的刺激,也能够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5G时代,民间音乐可以借助VR/AR等数字技术,将影视、游戏还有衍生品等进行持续布局,上下游产业链条,借助IP与营销手段结合并变现。这些成功的案例可以运用在民间音乐资源转化与升级上,当然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扶持、大量愿意投身于民间音乐收集整理、改编创作的专业工作者、企业的运作以及社会的广泛参与,才能加速音乐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实现产业化。
充分利用洞庭湖地区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市场开发,通过文化产业途径,使音乐文化资源产生文化资本效应,加速对音乐文化资源的转化和开发利用,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知名文化品牌,不仅对构建洞庭湖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生态发展有积极意义,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文化振兴,人与社会和谐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