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汉字,看中国纤维的发展(三)
2019-11-28吴迪
文/吴迪
随着丝织品的发展,对其染色、印花的技术越来越精深,创新了印花工艺,称为缬(音协),包括夹缬、绞缬、蜡缬等染法,为我国印染技术做宝贵的贡献。夹缬是用两块图案花版将丝帛对折夹在两板中间,然后在镂空处涂刷染料或色浆,除去镂空版,对称花纹即可显示出来,技术最实用,逐渐流行于全国;绞缬是用线来扎束布帛成绺,染后放开自成花纹,最后布料上就出现了由深而浅、具有晕渲效果的花纹;蜡缬就是蜡染,于帛上先做图样,后依样涂以蜜蜡,浸入染料中,待蜡脱落,花样重现。采用这种印花方法,可以得到特殊风格的产品,在现代仍保留了这种染色方法。
蚕桑丝绸业在我国纺织生产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栽桑、育蚕、缫丝、织绸技术有了全面的发展,丝纺织技术水平远高于对其他纤维的加工技术。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蚕桑丝绸业中心,以后通过各种渠道缓慢地传向境外,先后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国的丝绸产品闻名于世,并与当地人民的创造相结合,使丝绸生产水平大大提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与毛有关:羖、犛、罽、褐。
中国利用毛纤维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很遥远的时代。早在夏代初期,地处北方和西北的兄弟民族就已经有加工过的毛皮和毛纺织品了。从石器时代起,随着狩猎技术的提高和畜牧业的发展,开始利用这一类纤维,只不过使用的比例低于植物纤维。
羊毛是那时毛纤维的大宗,羊字简单生动,从古至今一直保留。另外还有羖(音古)指山羊,利用山羊绒于纺织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新疆是山羊绒的原产地之一。古代兄弟民族很早就利用牦牛毛纺织,如藏族的祖先西羌人聚居游牧于甘、川、青、藏等地,古籍记载他们居住的帐篷都是“织牛尾或羖羊毛覆之”,犛(音毛)就是牦牛。
古代的毛织物细者统称为罽(音即),粗者统称为褐(音贺,不算罕见)。《诗·豳风·七月》所说,“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十分流行。这里褐指粗毛织物,是当时北方劳动群众的主要衣料之一。而精细的高档毛织物则多由王公贵族和富裕阶层享用。
到了元朝,毛纺织品由于是蒙古民族喜爱的传统服用织物,需求量骤增,毛纺织生产规模较前代有了新的发展。我国有许多天然牧场,生活在那里的各族人民对养羊法和毛纤维的加工利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埋藏在地下的毛纺织品文物虽已陆续有所发掘,但与丝、麻纺织品文物相比就少得多,还有待进一步发掘和整理。
与棉有关:氎、緤。
我国种植和利用棉花最早是汉代从海南岛、西南和西北地区开始的,比麻、丝和毛晚了许多。南北朝时的新疆已开始种植棉花,并用以织布。中国古代没有棉字,只有绵字,指丝绵。随着棉织物的日益增多,为了同蚕茧的绵相区别,大约在6至11世纪之间,才演变出现今天的棉字。(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