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汇市延续小幅震荡+分化格局

2019-11-28宋迪编辑张美思

中国外汇 2019年1期
关键词:基本面态势走势

文/宋迪 编辑/张美思

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政策延续分化态势、市场避险情绪高涨等,共同导致2018年最后一个月的外汇市场呈现窄幅波动而略有分化的走势格局。

进入2018年最后一个月,全球金融市场仍然不平静。主要国家经济增长数据不理想,几大央行纷纷公布利率决议,美国股市再次大幅下跌,法国政治形势紧张,英国“无协议脱欧”风险仍存等,不断挑动市场的神经。在上述形势的作用下,本月全球外汇市场继续呈现小幅震荡态势,各币种走势有所分化。以下笔者将对12月主要币种走势和背后的成因进行梳理与分析。情绪转弱的打压下呈下行态势。其中,加元/美元月初开盘于0.75,12月27日收盘于0.74;澳元/美元月初开盘于0.74,12月27日收盘于0.705;纽元/美元月初开盘于0.69,12月27日收盘于0.67。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整体仍呈贬值态势,但贬值幅度继续缩小。

影响汇市的主要因素

汇市整体走势格局

2018年12月,全球外汇市场整体呈现小幅震荡态势,同时,各币种走势略有差异。

首先,美元指数在12月受到市场对美国2019年经济增长放缓预期和美联储加息未超市场预期的打压而整体呈现小幅下行态势:月初开盘于96.99,随即下行;下旬,受美股下行引发避险情绪的影响,出现小幅反弹,12月27日收盘于96.78。

非美货币方面,欧元受本区域经济增长疲弱和政治风险频发的拖累呈现窄幅震荡态势,欧元/美元月初开盘于1.13,12月27日收盘于1.14;英镑在脱欧进程不确定性的主导下,呈现先下行后反弹的走势,整体震荡下行,美元/英镑月初开盘于0.78, 12月27日收盘于0.79;日元12月受到市场避险情绪的支撑有所上涨,美元/日元月初开盘于113.7,12月27日收盘于111.18。商品货币则在风险

纵观2018年12月的汇市,其走势的背后有以下几大主导因素。

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前景均不乐观

美元的基本面方面。当前,市场普遍认为美国2019年的经济复苏可能放缓,美元走强的态势因此会有所减弱。就业数据方面,美国11月ADP就业人口增加17.9万,为近三个月最低;11月非农就业人数为15.5万人,不及预期及前值,显示劳动力市场强劲增长的势头已有所放缓。贸易数据方面,美国10月贸易逆差增加1.7%至555亿美元,贸易逆差连续五个月增长,其中10月单月为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美国2年期及5年期国债收益率十年来首次出现倒挂,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于未来美国经济转弱的预期。虽然月中美国公布的零售数据好于预期,短暂提振了美元指数的走势,但整体来看,美元指数面临的基本面前景较前几个月有转弱的风险,但相对其他币种的基本面而言仍有优势。因此,美元本月仍主要维持震荡盘整态势,并略有下行。

欧元基本面方面。多项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依然较为疲弱。11月欧元区PMI终值高于初值,但仍不及预期,显示制造业前景并不乐观;核心CPI增长较为缓慢,商业乐观情绪跌至2014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法国政治局势和意大利财政问题的扰动,使得市场对欧元区经济的看法并不积极。这使得欧元缺乏摆脱近期低位震荡态势的动力。

英镑基本面方面。12月公布的部分经济数据表现不尽人意,加之脱欧进程的反复波动为其经济前景蒙上一层阴影,导致英镑小幅波动。

日元基本面方面。日本的经济数据仍不容乐观。日本2018年第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修正值为-2.5%,低于预期值-2.0%,为2014年以来最大的萎缩幅度,家庭消费下滑0.2%,企业支出季率下降2.8%,低于预期值-1.8%,且创出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虽然12月日元因避险货币的属性有所获益,但基本面仍对日元构成牵制。

商品货币基本面方面。澳元、加元、纽元的基本面态势都较为疲弱。其中,澳大利亚2018年第三季度GDP按年率录得0.3%,低于预期值0.6%,为两年来的新低;按月率录得2.8%,低于预期值3.3%。同期公布的数据还显示,澳大利亚第三季度家庭消费放缓,储蓄率下降,房地产市场也出现大幅降温的风险。因此,市场对澳元的看法转弱,促使本月澳元整体呈下行态势。加元和纽元与澳元的情况类似。整体来看,商品货币的基本面数据不甚积极。

新兴市场货币方面,阿根廷、巴西、土耳其等国的基本面整体延续近期的疲弱态势,但在主要经济体增长前景集体放缓的背景下,对美元的贬值幅度继续收敛。

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继续分化

2018年12月,美、欧、日、英等央行宣布了本年度最后一次利率决议。其中,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使得基准利率上调到2.25%—2.5%的区间。这是美联储2018年的第四次加息。对于2019年的货币政策路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会按照原有计划进行,但美联储同期公布的加息预期点阵图则出现下移,显示大部分联储委员对2019年加息次数的预期由之前的3次下调至2次。这使得市场对美联储2019年放缓加息步伐的预期有所升温,对美元造成一定的压力。

但相对其他央行的利率决议,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仍相对领先。欧央行确认,将于2018年12月底结束QE,并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同时承诺,至少到2019年夏季,关键利率会保持在目前水平,直至确保欧元区中期通胀率持续接近2%的水平。但鉴于当前欧元区经济基本面较为疲弱,政治风险频发,市场普遍认为,欧元区是否能在2019年夏天首次加息,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欧元区仍将保持零利率状态。

英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75%不变,且将2018年第四季度的英国经济增长预期从0.3%下调至0.2%。对此,市场认为,在脱欧形势真正明朗之前,英国央行不会加息。日本央行决定继续维持目前超宽松货币政策不变,将短期利率继续保持在-0.1%的水平上,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澳联储宣布,维持利率水平1.5%不变,并依然保持低利率支撑经济的看法,同时指出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并小幅上修GDP预测至3.5%。但鉴于澳大利亚经济面临房地产市场下行和消费放缓的风险,再加上此前澳联储官员表示央行有降息的空间,市场认为,澳联储短期内不会加息,甚至在2019年还有可能降息。

因此,整体来看,美联储与其他主要央行之间的货币政策仍处于分化态势。这也对美元和主要非美货币走势造成了影响。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非美货币目前仍未获得上行力量的支撑。

市场避险情绪仍然高涨

2018年12月初的G20峰会上,中美两国首脑达成一致,决定暂停加征新关税,并给予两国90天的时间来达成新的协议。这一消息在短期内缓和了市场的避险情绪,风险偏好受到提振,一度使得澳元等商品货币受益上涨,日元等避险货币承压。不过,这种情形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诸多风险事件使得市场的避险情绪再次高涨,并一直延续到月底。

首先,欧洲方面风波不断。一方面,法国的抗议示威活动持续。法国“黄背心”示威活动已持续一个半月,目前已经进入第六轮,对法国的社会治安和经济活动造成了冲击,法国总统马克龙也面临政治上的极大考验。如果该运动继续发酵,将对法国乃至欧元区的经济政治造成影响,令欧元承压。另一方面,意大利政府的财政预算案问题虽然在月中和下旬出现缓和,但上半月则对欧元造成打压。意大利政府之前提出的财政预算案中,把2019财政年度赤字占GDP的比率设为2.4%,遭到了欧盟的拒绝。市场一度担心,意大利政府会采取强硬立场而遭到欧盟的处罚,这将令意大利经济遭受重大打击,进而对欧元区经济造成影响。月中意大利提出新的预算案,将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降至2.04%,并与欧盟达成协议,下旬新的预算案在意大利参议院获得通过,使得这一事件的风险有所缓和。

其次,英国脱欧前景的不确定性风险仍在,这也是主导近期英镑走势的最重要因素。当前,英国脱欧谈判的进展缓慢,市场对英国“无协议脱欧”的担忧仍存,而12月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又宣布推迟英国议会对脱欧协议的投票,令市场对英国脱欧前景的不确定性的担忧大为上升。与此同时,保守党启动了对特蕾莎·梅领导能力的不信任投票,虽然特蕾莎·梅涉险过关,暂时保住了首相一职,但执政权威受到影响。英国政治前景的不确定性因此也有所上升。这对于英国脱欧而言又增添了风险。

最后,金融市场大幅波动,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避险情绪。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令澳元等商品货币受到打压;美国股市在月底的快速下行,更是令市场避险情绪大为高涨。日元作为避险货币获益上扬,美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提振。

综上所述,主要经济体增长前景放缓、货币政策延续分化态势、市场避险情绪高涨等因素,共同导致2018年最后一个月的外汇市场呈现窄幅波动而略有分化的走势格局。在当前全球经济政治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外汇市场的波动态势将会得到延续。

猜你喜欢

基本面态势走势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近演化态势与特征
202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
2019年12月与11月相比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态势
关于证券投资的行业选择与上市公司分析
对伟星股份的基本面分析
试论中国股票市场的基本面与技术面联合估价
全球主要指数走势点评
全球主要指数走势点评
全球主要指数走势点评
全球主要指数走势点评